一种环保型聚乳酸纳米纤维合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50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型聚乳酸纳米纤维合成装置,包括第一罐体、第二罐体和第三罐体,所述第一罐体与所述第二罐体相连通,所述第二罐体与所述第三罐体相连通;所述第一罐体的侧部设置有上料组件;所述第二罐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三罐体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搅拌组件,所述第三罐体的内部安装有曝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的实现对嫩竹叶或嫩竹枝干中制备的聚乳酸进行清洁和干燥,可以提高制备聚乳酸纳米纤维的质量,可以对清洗用水进行过滤,可以重复使用,可以节省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聚乳酸纳米纤维合成装置
本技术涉及聚乳酸纳米纤维合成
,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型聚乳酸纳米纤维合成装置。
技术介绍
聚乳酸纤维是以玉米、小麦、甜菜等含淀粉的农产品为原料,经发酵生成乳酸后,再经缩聚和熔融纺丝制成.聚乳酸纤维是一种原料可种植、易种植,废弃物在自然界中可自然降解的合成纤维。它在土壤或海水中经微生物作用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燃烧时,不会散发毒气,不会造成污染,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纤维。其织物面料手感、悬垂性好,抗紫外线,具有较低的可燃性和优良的加工性能,适用于各种时装、休闲装、体育用品和卫生用品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聚乳酸纳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人工合成医用高分子,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使得聚乳酸在生物医用上获得广泛的应用,例如手术缝合线、组织工程支架、伤口包覆材料等。竹笋、嫩竹叶或嫩竹枝干中均含有淀粉,且在竹子加工过程中一般无法利用,可作为聚乳酸纤维生产的原料进行利用,在采用嫩竹叶或嫩竹枝提取聚乳酸步骤完成后,需要使用到合成装置将聚乳酸制备成聚乳酸纳米纤维,现有的合成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对切片后的聚乳酸进行清洁和干燥,易出现合成后的聚乳酸纳米纤维出现气泡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可以解决现有的合成装置不能对聚乳酸进行清洁和干燥的难题。(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聚乳酸纳米纤维合成装置,包括第一罐体、第二罐体和第三罐体,其中:所述第一罐体与所述第二罐体相连通,所述第二罐体与所述第三罐体相连通;所述第一罐体的侧部设置有上料组件,所述第一罐体的上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罐体的内底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辊刷,所述转动杆的上端贯穿于所述第一罐体的内顶部,所述转动杆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键连接,所述第一罐体的内顶部安装有若干喷头,所述喷头的进水端贯穿于所述第一罐体,所述喷头的进水端连通有供水组件;所述第二罐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与水平面的夹角设置为30-35°,所述第二罐体的侧部设置有出料嘴,所述出料嘴通过导料管与所述第三罐体连通,所述第二罐体的侧壁上安装有电加热器,所述第二罐体的底部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第二罐体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第二罐体的一端与所述供水组件相连通;所述第三罐体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搅拌组件,所述第三罐体的内部安装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进气端贯穿于所述第三罐体,所述曝气管的进气端连通有制氮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罐体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闸阀,所述出料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罐体的底部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头呈环形阵列排布在所述第一罐体的内顶部,所述喷头的喷水方向呈倾斜设置,且所述喷头的喷水方向对着第一罐体的内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水组件包括水箱、第二滤网和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通过引水管与所述喷头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端通过导水管与所述水箱相连通,所述第二滤网安装在所述水箱内,所述水箱通过第二滤网设置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水箱通过排水管与所述第二罐体相连通,所述导水管的进水口位于第一腔室内,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水箱连通,且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滤网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滤网设置为不锈钢滤网,所述第二滤网的目数设置为1350-1425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搅拌器,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所述第三罐体的顶部中心位置处,所述搅拌器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三罐体内,所述搅拌器的上端贯穿于所述第三罐体,且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键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罐体上端邻近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上料管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安装有泄压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料组件包括料箱和螺旋输料器,所述料箱的底部与所述螺旋输料器的进料端连通,所述螺旋输料器的出料端与所述第一罐体的上端侧部连通,所述料箱的上部铰接有箱盖。(三)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将片状聚乳酸送至第一罐体内后,通过使用供水组件向第一罐体内添加清洁用水,然后打开第一电机,使第一电机带动辊刷转动,从而对第一罐体内的片状聚乳酸进行清洁;2.本技术在对片状聚乳酸清洗完成后,打开出料管上的闸阀,使第一罐体内的物料流入到第二罐体内,片状聚乳酸落至第一滤网上,水经过第一滤网流入到第二罐体的底部后进入到水箱内,然后打开电加热器对第二罐体内片状聚乳酸进行加热,去除聚乳酸内的水份,提高制得的聚乳酸纳米纤维的质量;3.本技术通过供水组件的使用,从第二罐体流出的水进入到第二腔室内,第二腔室内的水在进入第一腔室内时,需要先经过第二滤网,将使用过的水过滤,再由水泵抽送给喷头使用,可以对清洗用水进行过滤,可以重复使用,可以节省水资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三罐体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罐体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水箱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二罐体俯视剖视示意图。图中:100、第一罐体;110、第一电机;120、转动杆;130、辊刷;140、喷头;150、出料管;200、第二罐体;210、第一滤网;220、出料嘴;230、导料管;240、电加热器;250、振动电机;260、排水管;300、第三罐体;310、曝气管;320、制氮机;330、上料管;340、排气管;350、泄压阀;400、上料组件;410、料箱;420、螺旋输料器;500、供水组件;510、水箱;520、第二滤网;530、水泵;540、导水管;550、第一腔室;560、第二腔室;570、引水管;600、搅拌组件;610、第二电机;620、搅拌器。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型聚乳酸纳米纤维合成装置,包括第一罐体(100)、第二罐体(200)和第三罐体(300),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罐体(100)与所述第二罐体(200)相连通,所述第二罐体(200)与所述第三罐体(300)相连通;/n所述第一罐体(100)的侧部设置有上料组件(400),所述第一罐体(100)的上部安装有第一电机(110),所述第一罐体(100)的内底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20),所述转动杆(12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辊刷(130),所述转动杆(120)的上端贯穿于所述第一罐体(100)的内顶部,所述转动杆(120)与所述第一电机(110)的转动轴键连接,所述第一罐体(100)的内顶部安装有若干喷头(140),所述喷头(140)的进水端贯穿于所述第一罐体(100),所述喷头(140)的进水端连通有供水组件(500);/n所述第二罐体(200)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210),所述第一滤网(210)与水平面的夹角设置为30-35°,所述第二罐体(200)的侧部设置有出料嘴(220),所述出料嘴(220)通过导料管(230)与所述第三罐体(300)连通,所述第二罐体(200)的侧壁上安装有电加热器(240),所述第二罐体(200)的底部安装有振动电机(250),所述第二罐体(200)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连通有排水管(260),所述排水管(260)远离第二罐体(200)的一端与所述供水组件(500)相连通;/n所述第三罐体(300)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搅拌组件(600),所述第三罐体(300)的内部安装有曝气管(310),所述曝气管(310)的进气端贯穿于所述第三罐体(300),所述曝气管(310)的进气端连通有制氮机(3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聚乳酸纳米纤维合成装置,包括第一罐体(100)、第二罐体(200)和第三罐体(300),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罐体(100)与所述第二罐体(200)相连通,所述第二罐体(200)与所述第三罐体(300)相连通;
所述第一罐体(100)的侧部设置有上料组件(400),所述第一罐体(100)的上部安装有第一电机(110),所述第一罐体(100)的内底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20),所述转动杆(12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辊刷(130),所述转动杆(120)的上端贯穿于所述第一罐体(100)的内顶部,所述转动杆(120)与所述第一电机(110)的转动轴键连接,所述第一罐体(100)的内顶部安装有若干喷头(140),所述喷头(140)的进水端贯穿于所述第一罐体(100),所述喷头(140)的进水端连通有供水组件(500);
所述第二罐体(200)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210),所述第一滤网(210)与水平面的夹角设置为30-35°,所述第二罐体(200)的侧部设置有出料嘴(220),所述出料嘴(220)通过导料管(230)与所述第三罐体(300)连通,所述第二罐体(200)的侧壁上安装有电加热器(240),所述第二罐体(200)的底部安装有振动电机(250),所述第二罐体(200)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连通有排水管(260),所述排水管(260)远离第二罐体(200)的一端与所述供水组件(500)相连通;
所述第三罐体(300)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搅拌组件(600),所述第三罐体(300)的内部安装有曝气管(310),所述曝气管(310)的进气端贯穿于所述第三罐体(300),所述曝气管(310)的进气端连通有制氮机(3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聚乳酸纳米纤维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100)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连通有出料管(150),所述出料管(150)上安装有闸阀,所述出料管(150)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罐体(200)的底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聚乳酸纳米纤维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40)呈环形阵列排布在所述第一罐体(100)的内顶部,所述喷头(140)的喷水方向呈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年初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