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停车设备的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936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停车设备的升降装置,解决现有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链条发生塑性变形、跳齿、掉链等现象,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张紧组件,张紧组件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张紧链轮、调节轴、左拉杆、右拉杆、固定板、调节螺母和固定螺母;左侧板、右侧板的侧面设置有条形安装孔;调节轴的两端分别条形安装孔,且其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拉杆孔;张紧链轮安装在调节轴上;固定板固定设置在左侧板、右侧板的下端外侧,且其端面设置有第二拉杆孔;左拉杆和右拉杆的上端穿过第一拉杆孔,且通过设置在第一拉杆孔两侧的固定螺母固定,左拉杆和右拉杆的下端穿过固定板上的第二拉杆孔,且通过设置在第二拉杆孔两侧的调节螺母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停车设备的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停车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停车设备的升降装置,适用于垂直升降等高度较高的机械式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同时,由于土地资源紧缺,导致停车设备的数量远不能满足停车需求,停车难问题已经成为目前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为解决上述停车问题,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被广泛应用。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为现有常用停车设备,一般设置在商场、地下室、医院等公共场所。该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为框架式机械停车设备,一般设置有基础框架,横移车板和升降车板设置在基础框架上,实现相应的移动,从而用于车辆的存取和停放。目前常见的垂直升降设备为链条式及钢丝绳曳引式两种类型。随着链传动的频繁使用,由于链条、链轮的磨损导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例如,由于链条长时间受力后发生塑性变形变长,严重时还会发生跳齿、掉链的现象,导致传动过程中断甚而发生安全事故。如图1所示,现有停车设备的载车板73的链条两端各有一个螺杆71,动作一升一降,随着长时间的使用,链条在性能疲劳后会有一定的伸长量,常见方法是通过螺母72调整链条两端螺杆71长度,但因螺杆长度一定,无法实现无限制调整,螺杆长度调整完后无法再进行调整,则链条伸长量无法解决,此时,需拆解链条节数进行调整,该种方式操作繁琐,且操作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链条发生塑性变形、跳齿、掉链等现象,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停车设备的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设置有张紧组件,该张紧组件将链条张紧,以抵消链条长期使用下的伸长量,延长链条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停车设备的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升降驱动组件、传动链轮、传动链条和升降载车板,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和传动链轮均设置在支撑框架上,所述传动链条的一端与升降驱动组件连接,另一端通过传动链轮与升降载车板连接;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张紧组件,所述张紧组件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张紧链轮、调节轴、左拉杆、右拉杆、固定板、调节螺母和固定螺母;所述左侧板、右侧板设置在支撑框架上,且其侧面设置有条形安装孔;所述调节轴的两端分别穿过左侧板的条形安装孔和右侧板的条形安装孔,且其端面均设置有第一拉杆孔;所述张紧链轮位于左侧板、右侧板之间,且通过轴承安装在调节轴上,同时压紧在传动链条上;所述固定板为两组,分别固定设置在左侧板、右侧板的下端外侧,且其端面设置有第二拉杆孔;所述左拉杆和右拉杆的上端穿过第一拉杆孔,且通过设置在第一拉杆孔两侧的固定螺母锁紧,所述左拉杆和右拉杆的下端穿过固定板上的第二拉杆孔,且通过设置在第二拉杆孔两侧的调节螺母锁紧。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轴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方形杆、圆形杆和第二方形杆,所述第一拉杆孔设置在第一方形杆和第二方形杆上,所述张紧链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圆形杆上。进一步地,所述条形安装孔包括相连通的圆形孔和方形孔,且圆形孔的直径大于方形孔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驱动电机和驱动链轮,所述驱动电机的传动轴与驱动链轮连接,带动驱动链轮转动,所述传动链条设置在驱动链轮上。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链轮为两组,所述张紧组件设置在两组传动链轮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平行安装在支撑框架上端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用于停车设备的升降装置设置有张紧组件,当链条发生塑性变形变长时,该张紧组件可张紧链条,修正链条和链轮之间的啮合角度,保证链传动正常运行,延长链条的使用寿命,避免链条塑性变形、跳齿、掉链等现象导致的安全事故;同时,该张紧组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安装维护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停车设备载车板的张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用于停车设备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张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张紧组件中左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张紧组件中调节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撑框架,2-升降驱动组件,3-传动链轮,4-传动链条,5-升降载车板,6-张紧组件,21-驱动电机,22-驱动链轮,61-左侧板,62-右侧板,63-张紧链轮,64-调节轴,65-左拉杆,66-右拉杆,67-固定板,68-调节螺母,69-固定螺母,610-条形安装孔,651-第一拉杆孔,671-第二拉杆孔,641-第一方形杆,642-圆形杆,643-第二方形杆,71-螺杆,72-螺母,73-载车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停车设备的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设置有张紧组件,该张紧组件用于将链条张紧,以抵消链条长期使用下的伸长量,延长链条的使用寿命。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加工方便。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停车设备的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升降驱动组件2、传动链轮3、传动链条4、升降载车板5和张紧组件6,升降驱动组件2和传动链轮3均设置在支撑框架1上,传动链条4的一端与升降驱动组件2连接,另一端通过传动链轮3与升降载车板5连接。升降驱动组件2的作用是提供动力,带动链条工作,从而实现升降载车板5的上下移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升降驱动组件2包括驱动电机21和驱动链轮22,驱动电机21的传动轴与驱动链轮22连接,带动驱动链轮22转动,传动链条4设置在驱动链轮22上,且通过张紧组件6实现张紧,张紧组件6设置在两组传动链轮3之间。如图3所示,本技术张紧组件6包括左侧板61、右侧板62、张紧链轮63、调节轴64、左拉杆65、右拉杆66、固定板67、调节螺母68和固定螺母69;左侧板61、右侧板62设置在支撑框架1上,且其侧面设置有条形安装孔610,优选的,左侧板61、右侧板62平行设置在支撑框架1上端面,保证张紧组件6的强度;调节轴64的两端分别穿过左侧板61的条形安装孔610和右侧板62的条形安装孔610,且其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拉杆孔651;张紧链轮63位于左侧板61、右侧板62之间,通过轴承安装在调节轴64上,且压紧在传动链条4上;固定板67为两组,分别固定设置在左侧板61、右侧板62的下端外侧,且其端面设置有第二拉杆孔671;左拉杆65和右拉杆66的上端穿过第一拉杆孔651,且通过设置在第一拉杆孔651两侧的固定螺母69锁紧,左拉杆65和右拉杆66的下端穿过固定板67上的第二拉杆孔671,且通过设置在第二拉杆孔671两侧的调节螺母68锁紧。如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条形安装孔610包括相连通的圆形孔和方形孔,且圆形孔的直径尽可能大于方形孔的宽度,与此同时,方形孔的宽度略大约第一方形杆641和第二方形杆643的宽度,该种设置使得调节轴64安装时,可快速便捷穿过圆形孔安装,而调节轴64在方形孔内上下移动时,避免产生左右晃动,实现可靠调节。如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调节轴64包括依次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停车设备的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升降驱动组件(2)、传动链轮(3)、传动链条(4)和升降载车板(5),所述升降驱动组件(2)和传动链轮(3)均设置在支撑框架(1)上,所述传动链条(4)的一端与升降驱动组件(2)连接,另一端通过传动链轮(3)与升降载车板(5)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张紧组件(6),所述张紧组件(6)包括左侧板(61)、右侧板(62)、张紧链轮(63)、调节轴(64)、左拉杆(65)、右拉杆(66)、固定板(67)、调节螺母(68)和固定螺母(69);/n所述左侧板(61)、右侧板(62)设置在支撑框架(1)上,且其侧面设置有条形安装孔(610);/n所述调节轴(64)的两端分别穿过左侧板(61)的条形安装孔(610)和右侧板(62)的条形安装孔(610),且其端面均设置有第一拉杆孔(651);/n所述张紧链轮(63)位于左侧板(61)、右侧板(62)之间,且通过轴承安装在调节轴(64)上,同时压紧在传动链条(4)上;/n所述固定板(67)为两组,分别设置在左侧板(61)、右侧板(62)的下端外侧,且其端面设置有第二拉杆孔(671);/n所述左拉杆(65)和右拉杆(66)的上端穿过第一拉杆孔(651),且通过设置在第一拉杆孔(651)两侧的固定螺母(69)锁紧,所述左拉杆(65)和右拉杆(66)的下端穿过固定板(67)上的第二拉杆孔(671),且通过设置在第二拉杆孔(671)两侧的调节螺母(68)锁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停车设备的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升降驱动组件(2)、传动链轮(3)、传动链条(4)和升降载车板(5),所述升降驱动组件(2)和传动链轮(3)均设置在支撑框架(1)上,所述传动链条(4)的一端与升降驱动组件(2)连接,另一端通过传动链轮(3)与升降载车板(5)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张紧组件(6),所述张紧组件(6)包括左侧板(61)、右侧板(62)、张紧链轮(63)、调节轴(64)、左拉杆(65)、右拉杆(66)、固定板(67)、调节螺母(68)和固定螺母(69);
所述左侧板(61)、右侧板(62)设置在支撑框架(1)上,且其侧面设置有条形安装孔(610);
所述调节轴(64)的两端分别穿过左侧板(61)的条形安装孔(610)和右侧板(62)的条形安装孔(610),且其端面均设置有第一拉杆孔(651);
所述张紧链轮(63)位于左侧板(61)、右侧板(62)之间,且通过轴承安装在调节轴(64)上,同时压紧在传动链条(4)上;
所述固定板(67)为两组,分别设置在左侧板(61)、右侧板(62)的下端外侧,且其端面设置有第二拉杆孔(671);
所述左拉杆(65)和右拉杆(66)的上端穿过第一拉杆孔(651),且通过设置在第一拉杆孔(651)两侧的固定螺母(69)锁紧,所述左拉杆(65)和右拉杆(66)的下端穿过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支涛涛许浪涛王亮亮李晶冯安琪冯生健王小旭杨旭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隆翔云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