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平台分布式相参雷达相参参数获取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852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8
本申请涉及一种动平台分布式相参雷达相参参数获取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动平台分布式相参雷达探测场景进行建模,得到动平台发射信号模型、动平台发射相参模型、动平台接收相参模型,然后根据动平台发射相参模型和动平台接收相参模型,建立运动平台相参计算模型;根据发射相参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发射相参参数的状态向量,采用Singer模型对所述状态向量进行建模,得到发射相参参数的状态方程;根据状态方程,确定观测方程,以及根据观测方程,确定卡尔曼滤波方程,从而计算相参雷达相参参数。采用本方法能够获取到动平台的相参雷达相参参数。雷达相参参数。雷达相参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平台分布式相参雷达相参参数获取方法和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信号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平台分布式相参雷达相 参参数获取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低慢小无人机的广泛应用给社会各领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严重威胁着低空 领域的安全.近年来,由无人机造成的事故日益增多,研究针对低空领域无人机目 标的有效探测技术迫在眉睫。由于低慢小无人机目标反射区域少,单部雷达的 接收回波往往会存在信噪比不足的情况,检测困难。分布式相参雷达的核心思 想是使得多路发射信号在目标处同时叠加,使得回波信噪比大于单部雷达,从 而提升对小目标的探测能力。分布式相参雷达通过估计各个单元雷达之间的收 发时延差和相位差,这一参数称为相参参数(Coherent parameters,CPs),来使各 雷达之间信号相参。但是,由于目标无人机的可机动性,如果采取固定平台的 分布式相参雷达的方式,目标很容易飞入雷达的视野范围之外。而基于动平台 的分布式相参雷达有着固定平台式分布式相参雷达无可比拟的优势,以无人机 平台为例,其机动能力强,地形限制小,探测能力得以提升。但是,平台的机 动会带来诸多挑战,相参参数估计的滞后性就是动平台分布式相参雷达走向实 用化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因为当目标和平台存在相对运动时,上一时刻认知 到的相参参数无法直接用于当前时刻的相参发射,需要研究相应的预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动平台分布式相参雷达 无法实现的动平台分布式相参雷达相参参数获取方法和系统
[0004]一种动平台分布式相参雷达相参参数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5]对动平台分布式相参雷达探测场景进行建模,得到动平台发射信号模型、 动平台发射相参模型、动平台接收相参模型;所述动平台分布式相参雷达探测 场景由多个独立的运动平台组成,所述运动平台之间相互独立;所述运动平台 之间通过无线链路传输数据;
[0006]根据所述动平台发射相参模型和动平台接收相参模型,建立运动平台相参 计算模型;
[0007]根据发射相参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发射相参参数的状态向量,采用 Singer模型对所述状态向量进行建模,得到发射相参参数的状态方程;
[0008]根据所述状态方程,确定观测方程,以及根据所述观测方程,确定卡尔曼 滤波方程;
[0009]根据所述卡尔曼滤波方程,确定发射相参参数对应的预测发射相参参数序 列,根据所述预测发射相参参数序列和所述运动平台相参计算模型,得到相参 雷达相参参数。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对动平台分布式相参雷达探测场景进行建 模,得到第m个运动平台发射信号的动平台发射信号模型为:
[0011][0012]其中,T
p
为发射脉宽,u为调频斜率,rect(t)为矩形函数, 为载波,s
m
(t)=exp(j2π(m

1)Δft);
[0013]以m表示发射信号时运动平台的序号,l表示接收信号时运动平台的序号。 则第m个运动平台发射的信号为:
[0014][0015]式中κ
m
表示雷达m较参考时钟的同步误差,为雷达m的初始相位。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m个运动平台发射的信号到达目标出的 信号表示为:
[0017][0018]其中τ
m
代表第m个运动平台发射的信号到达的时延,κ
m
为该雷达较参考时 钟的同步误差,为该雷达较参考相位的同步误差;
[0019]则到达目标处总的信号为:
[0020][0021]设置雷达1为参考雷达,则调整后的各发射信号可以表示为:
[0022][0023]其中和为发射相参参数,得到动平台发射相参模型为:
[0024][0025][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若第l个运动平台接收到目标反射回波表示 为:
[0027][0028]其中,p(t)是目标处的回波信号;
[0029]则所有雷达接收到目标回波叠加为:
[0030][0031]设置雷达1为参考雷达,则调整后的各接收信号表示为:
[0032][0033]其中,和为接收相参参数,得到动平台接收相参模型为:
[0034][0035][00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所述动平台发射相参模型和动平台接 收相参
模型,建立运动平台相参计算模型为:
[0037][0038]其中,
[0039]式中r
l
(n)是通过雷达直接量测得到的。
[00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发射相参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 发射相参参数的状态向量为:
[0041][0042]其中,R[n]表示状态向量,r
l
(n)表示发射相参参数;
[0043]采用Singer模型对所述状态向量进行建模为:
[0044][0045]其中α是机动相关时间常数的倒数,即机动频率,是机动目标的加速度 方差;
[0046][0047][0048]建立状态方程为:
[0049]R[n+1]=Φ(T,α)R[n]+u[n][0050][0051][0052]驱动噪声协方差为:
[0053][0054][005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所述状态方程,确定观测方程为:
[0056]z[n]=HX[n]+v[n][0057]其中,H=[1 0 0],v[n]=σ2,σ2为雷达量测噪声;
[0058]根据所述观测方程,确定卡尔曼滤波方程为:
[0059][0060]P[n|n

1]=ΦP[n|n]Φ
T
+Q[n][0061]K[n]=P[n|n

1]H
T
(HP[n|n

1]H
T
+R)
‑1[0062][0063]P[n|n]=(I

K[n]H)P[n|n

1][006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据所述卡尔曼滤波方程,确定发射相参参 数对应的预测发射相参参数序列为:
[0065][0066]根据所述预测发射相参参数序列和所述运动平台相参计算模型,得到相参 雷达相参参数为:
[0067][0068]其中,
[0069]一种动平台分布式相参雷达相参参数获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0070]场景建模模块,用于对动平台分布式相参雷达探测场景进行建模,得到动 平台发射信号模型、动平台发射相参模型、动平台接收相参模型;所述动平台 分布式相参雷达探测场景由多个独立的运动平台组成,所述运动平台之间相互 独立;所述运动平台之间通过无线链路传输数据;
[0071]卡尔曼滤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动平台发射相参模型和动平台接收相参模 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平台分布式相参雷达相参参数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对动平台分布式相参雷达探测场景进行建模,得到动平台发射信号模型、动平台发射相参模型、动平台接收相参模型;所述动平台分布式相参雷达探测场景由多个独立的运动平台组成,所述运动平台之间相互独立;所述运动平台之间通过无线链路传输数据;根据所述动平台发射相参模型和动平台接收相参模型,建立运动平台相参计算模型;根据发射相参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发射相参参数的状态向量,采用Singer模型对所述状态向量进行建模,得到发射相参参数的状态方程;根据所述状态方程,确定观测方程,以及根据所述观测方程,确定卡尔曼滤波方程;根据所述卡尔曼滤波方程,确定发射相参参数对应的预测发射相参参数序列,根据所述预测发射相参参数序列和所述运动平台相参计算模型,得到相参雷达相参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动平台分布式相参雷达探测场景进行建模,得到动平台发射信号模型,包括:对动平台分布式相参雷达探测场景进行建模,得到第m个运动平台发射信号的动平台发射信号模型为:其中,T
p
为发射脉宽,u为调频斜率,rect(t)为矩形函数,为载波,s
m
(t)=exp(j2π(m

1)Δft);以m表示发射信号时运动平台的序号,l表示接收信号时运动平台的序号。则第m个运动平台发射的信号为:式中κ
m
表示雷达m较参考时钟的同步误差,为雷达m的初始相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动平台分布式相参雷达探测场景进行建模,得到动平台发射相参模型,包括:第m个运动平台发射的信号到达目标出的信号表示为:其中τ
m
代表第m个运动平台发射的信号到达的时延,κ
m
为该雷达较参考时钟的同步误差,为该雷达较参考相位的同步误差;则到达目标处总的信号为:设置雷达1为参考雷达,则调整后的各发射信号可以表示为:其中和为发射相参参数,得到动平台发射相参模型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动平台分布式相参雷达探测场景进行建模,得到动平台接收相参模型,包括:若第l个运动平台接收到目标反射回波表示为:其中,p(t)是目标处的回波信号;则所有雷达接收到目标回波叠加为:设置雷达1为参考雷达,则调整后的各接收信号表示为:其中,和为接收相参参数,得到动平台接收相参模型为:为接收相参参数,得到动平台接收相参模型为: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动平台发射相参模型和动平台接收相参模型,建立运动平台相参计算模型,包括:根据所述动平台发射相参模型和动平台接收相参模型,建立运动平台相参计算模型为:其中,式中r
l
(n)是通过雷达直接量测得到的。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琪王元昊曾旸王宏强邓彬罗成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