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型计算机替换式上盖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850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笔记型计算机替换式上盖板结构,其包括:一盖板,该盖板设置有一嵌合组件;一容置框,该容置框设置有一沟槽与该嵌合组件接合,该替换式上盖板结构通过优选得模块结合方式,使该上、下部壳体紧密接合,实现防护该盖板内、外组件的功能,同时该盖板替换方式简便、快速,提升使用者的工作效率,以符合人性化需求。(*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笔记型计算机替换式上盖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笔记型计算机替换式上盖板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利用优选的盖板接合方式,使该模块完全密压结合,同时符合拆卸及组装容易,因使用者的需求任意变换其外观的人性化的笔记型计算机替换式上盖板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科技的日新月异,现代人与计算机的关系愈加紧密,因此计算机的功能与方便性也更加重要,尤其是笔记型计算机,当我们上班、搭车、出差、演示文稿时,总是会带着笔记型计算机各地奔波,这时候笔记型计算机就必须提供携带方便,同时能符合快速的组装及拆卸的人性化需求。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现有笔记型计算机的勾扣接合方式,此笔记型计算机包括一上盖板11及一本体12,此上盖板11一般用于固定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其中上盖板11上配置有一第一连杆13及与其相结合的一第二连杆14,此第二连杆14包含有一方孔15,另外本体12包括一凹槽16,此凹槽16包括一凸块17,此凸块17与第二连杆14的方孔15相扣合,以完成上盖板11与本体12勾扣结合的动作,进而使整组盖体模块作紧密接合,反之,当第一连杆13在受一外力推动时,连带推动第二连杆14,此时便能带动上盖板11与本体12上作开启的动作,由于因连杆组装及拆卸时,又必须将连杆取出及勾入,造成工作程序复杂,增加使用者拆卸的不便,并且该盖板结构体的边缘无法密合,容易造成污染物进入。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笔记型计算机替换式上盖板结构,利用优选的连接方式及嵌合组件,以有效解决上述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笔记型计算机替换式上盖板结构,改善现有技术组装程序复杂拆卸不易,盖体模块的启闭无法完全-->密合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公开的笔记型计算机替换式上盖板结构,该装置包含:一盖板,该盖板设置有一嵌合组件;一容置框,该容置框设置有一沟槽与该嵌合组件接合。本技术所公开的笔记型计算机替换式上盖板结构,其通过利用优选的上、下盖板接合模块,将盖板模块确实压密压合,同时因模块组件替换容易、迅速,不但在使用上无需工具便可快速拆换,更由于其可以任由使用者选择多种式样,进一步具有可以任意变换其外观,以实现与他人的同款计算机有所区别的功效,更可使其具有可凸显个人风格的设计,而有效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的诸多优点。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标,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笔记本型计算机勾扣接合方式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1的立体分解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1的组合后立体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1的组合前横向剖面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1的压合密封模块横向剖面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2的立体分解图;图7所示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2的气孔位置放大图。其中,附图标记:11    上盖版12    主体13    第一连杆14    第二连杆15    方孔16    凹槽17    凸块20    盖体模块-->21     盖板22     容置框211    夹条221    沟槽222    入气孔223    出气孔224    入气孔盖225    出气孔盖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2,图2所示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1的立体分解图,其包含一盖板21,该盖板21设置有嵌合组件,该嵌合组件进一步包含有一夹条211的压合组件,以及一容置框22,该容置框22边缘配置有供夹条211容置的沟槽221,构成一压密式盖体模块20,该压密式盖体模块20利用该夹条211与沟槽221的确实接合后,不易产生缝隙的特性,恰可消除边缘的外应力,保护盖壳体不轻易滑开、脱落,达到紧密结合及防护盖板内部组件的功效,该压合密封模块可为一金属或塑料材质。参照图3,图3所示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1的组合后立体图,其压合完成后,该盖板21与该容置框22紧密结合,表面完整、美观,携带更为方便,盖体模块20亦不会突然松开、脱落。参照图4,图4所示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1的组合前横向剖面图,该盖板21与该容置框22,经由压合方式以夹条211与沟槽221密封结合,因此该边缘将不会产生空隙,内、外部分完全密合。参照图5,图5所示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1的压合密封模块横向剖面图,该沟槽221提供该夹条211容置压合,成为一压密式盖体模块20系统。参照图6,图6所示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2的立体分解图,其包含一盖板21,及一容置框22,该容置框22其侧边进一步包含有一入气孔222及出气孔223,作为气密式启闭系统控制组件,当使用者填充气体灌入入气孔222时,则该盖体模块20就可以开启,反的,当使用者排放气体时,则该盖体模块20就可以关闭,同时各搭配有一入出气孔盖224及225,提供该入气孔222-->及出气孔223使用,避免气体泄漏或污染物进入。参照图7,图7所示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2的气孔位置放大图,该容置框体22的侧边配置有控制气体进出的出气孔223,同时搭配有一出气孔盖225,防止气体泄漏或污染物进入。经由上述两种优选实施例接合的应用,不论是四周外部边缘或内部空隙都可以完全密合,对现有技术盖板模块无法密合的不足进行补充,并且内部组件也可因为紧密压合而不被外力加压、毁损,污垢更不易渗入,同时气孔的位置可灵活配置,不会影响计算机插槽的使用,造成使用者不便,本技术所揭示的替换式盖体结构,其通过利用优选的上、下盖板接合方式,将盖体模块20确实压密压合,同时因模块组件替换容易、迅速,不但在使用上无需工具便可快速拆换,更由于其可以任由使用者选择多种式样,可于其上盖板铸刻特定的姓名或标志,进一步具有可以任意变换其外观,以资与他人的同款计算机有所区别的功效,更可使其具有可凸显个人风格的设计,而有效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由此可见,本技术比现有技术的盖板模块组合结构,已具备的显著功效。虽然本技术已公开了上述优选实施例,但是其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此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进行更改与改进,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笔记型计算机替换式上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盖板,具有一嵌合组件;以及     一容置框,具有一沟槽与该嵌合组件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笔记型计算机替换式上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盖板,具有一嵌合组件;以及一容置框,具有一沟槽与该嵌合组件接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替换式上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金属板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替换式上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塑料板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替换式上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容置框接合方式采用压密式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替换式上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容置框接合方式采用气密式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替换式上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框进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翔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