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详细而言涉及汽车用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0002]对轮胎谋求良好的乘坐舒适性。特别是,对于面向高级车的充气轮胎,这样的需求较高。
[0003]以往,为了使轮胎的乘坐舒适性提高,进行了在胎面部配置宽度以及深度相对较大的横沟、横纹沟等来减小周向刚性的尝试。作为相关的文献,存在下述专利文献1以及2。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
‑
139193号公报
[000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
‑
231812号公报
[0006]一般而言,在胎面部配置了较多横沟、横纹沟等的轮胎存在耐磨损性恶化的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那样的问题而提出的,主要的课题在于提供可以提高乘坐舒适性以及耐磨损性的轮胎。
[0008]本专利技术是包含胎面部的轮胎,在上述胎面部设置有中间陆地部、胎肩陆地部、以及在上述中间陆地部与上述胎肩陆地部之间延伸的胎肩周向沟,在上述中间陆地部形成有多个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包含胎面部,所述轮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胎面部设置有中间陆地部、胎肩陆地部、以及在所述中间陆地部与所述胎肩陆地部之间延伸的胎肩周向沟,在所述中间陆地部形成有多个全开型的中间刀槽,所述中间刀槽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所述中间刀槽的两侧的刀槽边缘部分别由倒角部形成,所述中间刀槽的长边方向的两端处的倒角宽度构成为比所述中间刀槽的所述长边方向的中央部的倒角宽度大,在所述胎肩陆地部形成有多个胎肩刀槽,所述胎肩刀槽相对于轮胎轴向朝与所述中间刀槽相同的方向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宽度从所述中央部分别朝向所述两端连续地增加。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刀槽的两端处的倒角深度构成为比所述中间刀槽的所述中央部的倒角深度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深度从所述中央部朝向所述两端连续地增加。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深度以所述倒角部的轮胎径向的内侧边缘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凸出的方式连续地增加。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刀槽的轮胎轴向的内端处的深度比所述中间刀槽的轮胎轴向的外端处的深度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内侧配置有胎冠周向沟,所述内端处的深度为所述胎冠周向沟的最大深度的65%~85%,所述外端处的深度为所述胎冠周向沟的最大深度的45%~65%。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肩刀槽包含第一胎肩刀槽,所述第一胎肩刀槽配置为经由所述胎肩周向沟与所述中间刀槽顺滑地连续。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胎肩刀槽为全开型。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肩刀槽包含第二胎肩刀槽,所述第二胎肩刀槽配置为不经由所述胎肩周向沟与所述中间刀槽顺滑地连续。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胎肩刀槽为半开型。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各胎肩刀槽的两侧的刀槽边缘部未设置有倒角部。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胎肩陆地部未设置有刀槽以外的沟。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陆地部未设置有刀槽以外的沟。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部被指定了朝向车辆的安装方向,所述中间陆地部以及所述胎肩陆地部分别是在车辆安装时位于车辆外侧的外侧中间陆地部以及外侧胎肩陆地部。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田崇史,吉田沙央莉,小胜竣太,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