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72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下端设置有除尘器,所述除尘器与一侧的进口烟道连通,所述除尘器上方的所述壳体内设有SCR脱硝反应装置,且所述SCR脱硝反应装置与所述除尘器紧密对接为一个整体,所述除尘器与SCR脱硝反应装置对接的一侧设有除尘器出风口,且所述尘器出风口与所述SCR脱硝反应装置的上升烟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装置结构,使除尘和脱硝结构一体化布置,占地面积更小、环保、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烟气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大气环保的普遍关注,燃煤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已经取得巨大进展,特别是《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的发布,进一步加严了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中重点控制地区,要求烟尘排放限值20mg/m3。由于环境容量有限等原因,江苏省、浙江省、山西省、广州市等地已出台相关政策,要求燃煤电厂参考燃气轮机组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SO2、NOx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5mg/m3、35mg/m3、50mg/m3。国家也相应的出台了相关的工业窑炉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有的地方标准甚至直接与火电厂排放标准一致。目前,绝大多数SCR脱硝工艺均采用高尘布置,即SCR反应器布置在布袋除尘器之前,此种布置方式对SCR反应温度和催化剂性能要求较高,特别是一些工业窑炉,其烟气中部分成分对催化剂有着不可逆的损坏作用,故需要对烟气进行先除尘,后进行SCR脱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在传统的除尘脱硝技术的原理上优化装置结构,使其一体化布置,较其它分体式占地面积更小、环保、实用,有同样的脱硫脱硝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下端设置有除尘器,所述除尘器与一侧的进口烟道连通,所述除尘器上方的所述壳体内设有SCR脱硝反应装置,且所述SCR脱硝反应装置与所述除尘器紧密对接为一个整体,所述除尘器与SCR脱硝反应装置对接的一侧设有除尘器出风口,且所述尘器出风口与所述SCR脱硝反应装置的上升烟道连通。进一步的,所述SCR脱硝反应装置包括喷氨格栅、静态混合器、SCR反应器以及所述上升烟道;所述上升烟道设置在所述除尘器上方的所述SCR脱硝反应装置一侧的所述壳体内;所述上升烟道内设置有用于喷入脱硝还原剂的喷氨格栅,所述喷氨格栅上方还设置有静态混合器,所述上升烟道的上端出口与所述SCR脱硝反应装置的所述SCR反应器连通。进一步的,所述SCR反应器包括均布装置、催化剂和SCR出口烟道,所述上升烟道内的烟气依次经所述SCR反应器内的所述均布装置、催化剂和SCR出口烟道后排出。进一步的,所述除尘器包括至少包括一个除尘器单元。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除尘器单元包括除尘器分风阀、除尘器仓室、滤袋、出风口和灰斗;所述除尘器分风阀位于所述除尘器单元内下端且用于将烟气均匀的分配至除尘器上端内的各个除尘器仓室,所述除尘器仓室内上方设置有多个用于截留粉尘的滤袋,所述除尘器仓室内下方设置有灰斗;所述除尘器单元上端设置有与各所述除尘器单元的滤袋的出烟口连通的除尘器出风通道。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除尘器单元连通有喷吹系统,所述喷吹系统用于通过反吹使滤袋表面截留的粉尘落入灰斗中存储。进一步的,所述滤袋竖向安装。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1、对烟气进行先除尘后脱硝,防止催化剂中毒,延长催化剂寿命;2、除尘器和SCR反应器一体化布置,占地面积小,运行维护简单;3、降低投资及运行费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进口烟道;2、除尘器分风阀;3、除尘器仓室;4、滤袋;5、除尘器出风通道;6、上升烟道;7、喷氨格栅;8、静态混合器;9、催化剂;10、均布装置;11、SCR出口烟道;12、SCR反应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下端设置有除尘器,所述除尘器与一侧的进口烟道1连通,所述除尘器上方的所述壳体内设有SCR脱硝反应装置,且所述SCR脱硝反应装置与所述除尘器紧密对接为一个整体,所述除尘器与SCR脱硝反应装置对接的一侧设有除尘器出风口,且所述尘器出风口与所述SCR脱硝反应装置的上升烟道连通。其中:所述SCR脱硝反应装置包括喷氨格栅7、静态混合器8、SCR反应器12以及所述上升烟道6;所述上升烟道6设置在所述除尘器上方的所述SCR脱硝反应装置一侧的所述壳体内;所述上升烟道6内设置有用于喷入脱硝还原剂的喷氨格栅7,所述喷氨格栅7上方还设置有静态混合器8,所述上升烟道6的上端出口与所述SCR脱硝反应装置的所述SCR反应器12连通。所述SCR反应器12包括均布装置10、催化剂9和SCR出口烟道11,所述上升烟道6内的烟气依次经所述SCR反应器12内的所述均布装置10、催化剂9和SCR出口烟道11后排出。所述除尘器包括至少包括一个除尘器单元。每个所述除尘器单元包括除尘器分风阀2、除尘器仓室3、滤袋4、除尘器出风口和灰斗;所述除尘器分风阀2位于所述除尘器单元内下端且用于将烟气均匀的分配至除尘器上端内的各个除尘器仓室3,所述除尘器仓室3内上方设置有多个用于截留粉尘的滤袋4,所述除尘器仓室3内下方设置有灰斗;所述除尘器单元上端设置有与各所述除尘器单元的滤袋4的出烟口连通的除尘器出风通道,所述除尘器出风通道的出口为所述除尘器出风口。每个所述除尘器单元连通有喷吹系统,所述喷吹系统用于通过反吹使滤袋表面截留的粉尘落入灰斗中存储。所述滤袋4竖向安装。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底部所述灰斗呈上宽下窄的结构,如锥形或梯形,方便手机灰尘,所述灰斗上设置有清灰口,所述清灰口上安装有可开关的清灰门或阀门。喷氨格栅7、静态混合器8、均布装置10、催化剂9均为本领域常规结构,其是除尘脱硝过程中的常用结构。本技术的烟气流动过程如下:烟气首先经过进口烟道1进入除尘器,并由除尘器分风阀2将烟气均匀的分配至除尘器各个除尘器仓室3,除尘器仓室3内竖向安装有用于过滤粉尘的滤袋4,烟气将匀速穿过滤袋4表面,在此过程中,烟气中的粉尘被截留在滤袋4的表面,滤袋表面截留粉尘通过喷吹系统反吹,落入下端的灰斗中存储,而烟气继续通过除尘器出风通道5汇集进入SCR脱硝反应装置的上升烟道6中,在上升烟道6中分别布置有喷氨格栅7和静态混合器8,喷氨格栅7用于喷入脱硝还原剂,静态混合器8用于对烟气进行扰流,以便还原剂与烟气充分混合,混合后的烟气继续上升,进入SCR脱硝反应装置的SCR反应器12中,在SCR反应器12内设置有均布装置10,均布装置10对烟气进行均匀分配,在SCR反应器12内部安装有一定数量的催化剂9,烟气通过均布装置10均布后进入催化剂9中进行脱硝反应,反应完成的烟气最后经SCR脱硝反应装置下方的SCR出口烟道11排放。本技术将除尘及脱硝集成于一体,不仅效率高而且占地面积小,使用方便。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下端设置有除尘器,所述除尘器与一侧的进口烟道连通,所述除尘器上方的所述壳体内设有SCR脱硝反应装置,且所述SCR脱硝反应装置与所述除尘器紧密对接为一个整体,所述除尘器与SCR脱硝反应装置对接的一侧设有除尘器出风口,且所述尘器出风口与所述SCR脱硝反应装置的上升烟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下端设置有除尘器,所述除尘器与一侧的进口烟道连通,所述除尘器上方的所述壳体内设有SCR脱硝反应装置,且所述SCR脱硝反应装置与所述除尘器紧密对接为一个整体,所述除尘器与SCR脱硝反应装置对接的一侧设有除尘器出风口,且所述尘器出风口与所述SCR脱硝反应装置的上升烟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CR脱硝反应装置包括喷氨格栅、静态混合器、SCR反应器以及所述上升烟道;所述上升烟道设置在所述除尘器上方的所述SCR脱硝反应装置一侧的所述壳体内;所述上升烟道内设置有用于喷入脱硝还原剂的喷氨格栅,所述喷氨格栅上方还设置有静态混合器,所述上升烟道的上端出口与所述SCR脱硝反应装置的所述SCR反应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CR反应器包括均布装置、催化剂和SCR出口烟道,所述上升烟道内的烟气依次经所述SCR反应器内的所述均布装置、催化剂和SCR出口烟道后排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云波孙晓曈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航天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