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5782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输入装置,包括一第一部分,具有一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一缺口;及一第二部分,具有一第二连接部及一第二缺口。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可分别与第二缺口及第一缺口接合,而使第一部分的一第一上表面与第二部分的一第二上表面形成共平面。当第二部分往上移动而高过第一上表面时,第二部分可以进行旋转,而堆叠于第一部分之上。(*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折叠的输入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各种数字功能的整合已使电子装置的功能大增。功能越多,使用者与电子装置之间的互动越多,进而使得使用者对控制电子装置所用的输入装置产生更多的要求。举例而言,现今的科技已可将电视与DVD录放机、家庭剧院系统、组合音响、多媒体网关器等多项电子装置进行整合而成为一多功能媒体装置。因此,一个可以操作此多功能媒体装置的遥控器更是不可或缺的配备。此外,整合个人数字助理、手机、相机、计算机、录放音机等多功能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也需要一种可携式多功能的键盘以方便使用者输入各种信息。然而,输入装置功能增加虽然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但因为功能增加所相对增加的各种元件也会使输入装置整体积变大,反而造成输入装置收纳及携带上的不方便。本技术即针对这项缺点,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于一方面系提供一种输入装置,包括一第一部分,具有一第一连接部、一第一缺口、及一第一上表面;及一第二部分,具有一第二连接部、一第二缺口、及一第二上表面;其中,第一缺口对应第二连接部,第二缺口对应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分别与第二缺口及第一缺口接合,以使第一上表面与第二上表面共平面;当第二部分往上移动而高过第一上表面时,第二部分可进行旋转而堆叠在第一部分之上。本技术于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折叠式输入装置,包括一第一部分,-->具有一第一侧面,第一侧面限定一第一缺口并水平延伸一第一连接部;一柱体,垂直地位于第一连接部上;及一第二部分,具有一第二侧面,第二侧面限定一第二缺口并水平延伸一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缺口对应第二连接部,第二缺口对应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可分别与第二缺口及第一缺口接合,而使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抵接;当第二部分往上移动时,第二部分可以柱体为一中心进行旋转,而使第二部分堆叠于第一部分之上。本技术更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折叠式输入装置,包括一第一部分,具有一第一连接部;一柱体,垂直地位于第一连接部上,柱体包括一第一卡扣部;及一第二部分,具有一第二连接部及一第二卡扣部;其中,通过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而连接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且第二部分可相对于第一部分转动及上下移动,当第二部分往上移动时,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相互卡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其输入装置不仅功能增加而满足使用者的要求,而且还会使输入装置整体体积缩小,且方便收纳及携带,本输入装置还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显示输入装置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结构;图2为本技术以一键盘为范例的示意图;图3A-图3B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显示输入装置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结构;图3C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显示输入装置的第二部分的结构;图4为图3A-图3B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互卡合的结构;图5为图3A-图3B的第二部分位于第一部分上方的结构;图6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显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共平面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结构的侧视图;图8为图7所示结构中第二部分往上移动的示意图;图9为图7所示结构中第二部分堆叠在第一部分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结构的俯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    输入装置、折叠式键盘、多媒体输入装置110    第一部分、简易型键盘111    第一侧面            113    第一上表面114    第一下表面          115    第一缺口116    第一连接部          117    第三缺口120    第二部分、遥控器121    第二侧面            123    第二上表面124    第二下表面          125    第二缺口126    第二连接部          127    第三缺口129    第一开口            280    按键310    柱体                311    第一卡合部312    电子元件            321    第二卡合部329    第二开口            330    中空导管        311内侧表面681    网络电话的操作按键682    热键                690    触控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所附图式示范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应注意为清楚呈现本技术,所附图式中的各元件并非按照实物的比例绘制,且为避免模糊本技术的内容,以下说明也省略各种现有的元件。如图1A所示,输入装置100包括一第一部分110及一第二部分120。第一部分110具有一第一侧面111,垂直于一第一上表面113及一第一下表面114。第一上表面113与第一下表面114相互平行。第一侧面111限定一第一缺口115,第一上表面113包括第一缺口115。第一缺口115下方具有一第一连接部116,水平延伸自第一侧面111。第一连接部116与第一下表面114共平面。第二部分120则具有一第二侧面121,垂直于一第二上表面123及一第二下表面124。第二侧面121相对于第一侧面111。第二上表面123与第二下表面124相互平行。第二侧面121限定一第二缺口125,第二下表面-->124包括第二缺口125。第二缺口125上方具有一第二连接部126,水平延伸自第二侧面121。第二连接部126与第二上表面123共平面。应注意第一连接部116对应第二缺口125,而第二连接部126对应第一缺口115。因此,第一连接部116及第二连接部126可分别与第二缺口125及第一缺口115接合,而使第一侧面121与第二侧面111相互抵接。此外,第一侧面111更限定一第三缺口117,位于第一缺口115下方。第二侧面111更限定一第四缺口127,位在第二缺口125上方。而且,第一连接部126上更包括一第一开口129。第三缺口117、第四缺口127及第一开口129的功能于后文中将详细说明。图2显示本技术的第一侧面121与第二侧面111相互抵接所形成的结构。如图2所示,当第一连接部110及第二连接部120分别与第二缺口125及第一缺口115接合时,第一上表面113与第二上表面123为共平面。第一上表面113及第二上表面123上可分别有多个按键280,以呈现如图2所示的以一键盘为例的输入装置100。使用者可于此状态下操作键盘200。如图3A-图3B所示,本技术的输入装置100更包括一柱体310,一第一卡扣部311,及一第二卡扣部321。柱体310垂直地位于第一部分110的第一连接部116上。柱体310上端具有水平延伸自柱体310的侧壁突出物,即为第一卡扣部311。第二卡扣部321则位于第二部分120的第二连接部126的下方。第三缺口117及第四缺口127供容纳柱体310、第一卡扣部311、及第二卡扣部321。因此,第二部分120可沿柱体310上下移动或以柱体310为中心进行旋转。柱体310可视需要穿过第一开口129。第一部分110与第二部分120通过第一卡扣部311及第二卡扣部321相互连结(如图4所示)。详言之,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具有一第一侧面,该第一侧面限定一第一缺口,且该第一侧面水平延伸一第一连接部;一柱体,垂直地位于该第一连接部上;及一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具有一第二侧面,该第二侧面限定一第二缺口,且该第二侧面水平延伸一第二连接部;其中,该第一缺口对应该第二连接部,该第二缺口对应该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及该第二连接部可分别与该第二缺口及该第一缺口接合,而使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抵接;当该第二部分往上移动时,该第二部分可以该柱体为一中心进行旋转,而使该第二部分堆叠在该第一部分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具有一第一侧面,该第一侧面限定一第一缺口,且该第一侧面水平延伸一第一连接部;一柱体,垂直地位于该第一连接部上;及一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具有一第二侧面,该第二侧面限定一第二缺口,且该第二侧面水平延伸一第二连接部;其中,该第一缺口对应该第二连接部,该第二缺口对应该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及该第二连接部可分别与该第二缺口及该第一缺口接合,而使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抵接;当该第二部分往上移动时,该第二部分可以该柱体为一中心进行旋转,而使该第二部分堆叠在该第一部分之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柱体具有一第一卡扣部,该第二部分具有一第二卡扣部,当该第二部分往上移动时,该第一卡扣部与该二卡扣部相互卡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卡扣部环绕该柱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部还包括一开口,该开口对应该柱体,当该第一连接部及该第二连接部分别与该第二缺口及该第一缺口接合时,该柱体的顶端通过该开口而露出。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分包括一第一上表面,该第一缺口位于该第一上表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分包括一第一下表面,该第一下表面与该第一连接部共平面。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部分包括一第二上表面,该第二上表面与该第二连接部共平面。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部分包括一第二下表面,该第二缺口位于该第二下表面。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光学轨迹球,位于该柱体的顶端。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触控面板(touchpad),位于该第一部分上或该第二部分上。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按键,位于该第一部分上或该第二部分上。12.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部分,具有一第一连接部、一第一缺口及一第一上表面;及一第二部分,具有一第二连接部、一第二缺口、及一第二上表面;其中,该第一缺口对应该第二连接部,该第二缺口对应该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及该第二连接部分别与该第二缺口及该第一缺口接合,以使该第一上表面与该第二上表面共平面;当第二部分往上移动而高过第一上表面时,该第二部分可进行旋转而堆叠于该第一部分之上。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柱体,垂直地位于该第一连接部上,该柱体具有一第一卡扣部,该第二部分具有一第二卡扣部,当该第二部分往上移动时,该第一卡扣部与该二卡扣部相互卡合。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卡扣部环绕该柱体。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部还包括一开口,该开口对应该柱体,当该第一上表面与该第二上表面共平面时,该柱体的顶端透过该开口而露出。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缺口位于该第一上表面上。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分还包括一第一下表面,该第一下表面与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淑文张洪德
申请(专利权)人: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