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式输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8518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折叠式输入装置,其包含底座、托板以及输入模块。底座具有第一表面,并且第一按键组设置于第一表面上。第一托板具有第二表面以及第三表面。第一托板枢接于底座,致使第一托板可相对于底座转动。第二按键组设置于第二表面上。凹槽形成于第三表面上,并且第一电路板设置于凹槽中。第一输入模块可分离地安置于凹槽中,进而与第一电路板形成电性连接。当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时,第一按键组以及第二按键组可被操作以输入数据。当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叠合时,第一输入模块可被操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式输入装置(foldable input apparatus),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可分离的输入模块的可折叠式输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资讯发达、科技进步,使用者对于各种可携式电子装置(portableelectronic apparatus)的需求日渐升高。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与重量的考虑下,设计出多功能的产品,是一严峻的考验。为了满足使用者利用键盘输入数据的需求,部分业者会将缩小版的键盘设置于可携式电子装置中,但其尺寸大小并不符合人体工学,故容易导致输入速度降低以及按错按键的问题。部分业者则是提供外接式键盘,虽然可提供全尺寸的键盘,输入的便利性较佳,却会因体积太大而不便于使用者携带。一般的可折叠式键盘可将键盘折叠成较小的体积,以方便使用者携带,但其功能仅限于单纯的电脑键盘,且上述的现有技术都只提供单一输入装置,应用上有所局限。因此,本技术的主要范畴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一种之上的输入装置,且该输入模块具备可分离特性的可折叠式输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式输入装置,其可被展开为全尺寸以方便使用者输入数据,也可被折叠成较小的体积以方便使用者携带。此外,可折叠式输入装置具有可分离的输入模块,其可在可折叠式输入装置尚未展开时供使用者操作。更有甚者,使用者可根据实际应用更换不同的输入模块,如游戏摇杆(joystick)、多媒体装置操作模块、触控式输入模块、显示模块或其他类似输入模块,由此,可折叠式输入装置的功能将更为多样化,使用范围亦将更为广泛。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可折叠式输入装置,包含底座(base)、托板(holding plate)以及输入模块(input module)。底座具有第一-->表面,并且第一按键组设置于第一表面上。第一托板具有第二表面以及第三表面。第一托板枢接于底座,致使第一托板可相对于底座转动。第二按键组设置于第二表面上。第一凹槽(recess)形成于第三表面上,并且第一电路板设置于第一凹槽中。第一输入模块可分离地安置于第一凹槽中,进而与第一电路板形成电连接。当底座的第一表面与第一托板的第二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时,第一按键组以及第二按键组可被操作以输入数据。当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叠合时,第一输入模块可被操作。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可折叠式输入装置可被展开为全尺寸以方便使用者输入数据,也可被折叠成较小的体积以方便使用者携带。此外,可折叠式输入装置具有可分离的输入模块,其可在可折叠式输入装置尚未展开时供使用者操作。更有甚者,使用者可根据实际应用更换不同的输入模块,如游戏摇杆(joystick)、多媒体装置操作模块、触控式输入模块、显示模块或其他类似输入模块。由此,可折叠式输入装置的功能将更为多样化,使用范围也将更为广泛。关于本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可折叠式输入装置的外观视图;图2是图1中可折叠式输入装置展开时的外观视图;图3是图1中可折叠式输入装置折叠时的外观视图;图4是图3中第一输入模块以及第二输入模块被更换为游戏摇杆的外观视图;以及图5是图1中的可折叠式输入装置连接至电子装置的外观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可折叠式输入装置       2:电子装置10:底座                  12:第一托板14、14′:第一输入模块    16:第二托板18、18′:第二输入模块    100:第一表面120:第二表面             122:第三表面124:第一凹槽             160:第四表面-->162:第五表面    164:第二凹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图1是绘示根据本技术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可折叠式输入装置1的外观视图。图2是绘示图1中可折叠式输入装置1展开时的外观视图。图3是绘示图1中可折叠式输入装置1折叠时的外观视图。图4是绘示图3中第一输入模块14以及第二输入模块18被更换为游戏摇杆的外观视图。在此实施例中,本技术的可折叠式输入装置1用以输入数据。如图1所示,可折叠式输入装置1包含底座10、第一托板12、第一输入模块14、第二托板16以及第二输入模块18。需注意的是,本技术的可折叠式输入装置1也可仅包含一个托板以及一个输入模块,或者包含二个以上的托板以及输入模块。设计者可视实际应用而设计之。如图1所示,底座10具有第一表面100,并且第一按键组(未显示)设置于第一表面上。如图1所示,第一托板12枢接于底座10,致使第一托板12可相对于底座10转动。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托板12具有第二表面120以及第三表面122。第二按键组(未显示)设置于第二表面120上。如图1所示,第一凹槽(recess)124形成于第三表面122上,并且第一电路板(未显示)设置于第一凹槽124中。第一输入模块14可分离地安置于第一凹槽124中,进而与第一电路板形成电连接。如图1所示,第二托板16枢接于底座10,致使第二托板16可相对于底座10转动。如图1及图2所示,第二托板16具有第四表面160以及第五表面162。第三按键组(未显示)设置于第四表面160上。如图1所示,第二凹槽164形成于第五表面162上,并且第二电路板(未显示)设置于第二凹槽164中。第二输入模块18可分离地安置于第二凹槽164中,进而与第二电路板形成电连接。如图2所示,当底座10的第一表面100、第一托板12的第二表面120以及第二托板16的第四表面160位于同一平面时,第一按键组、第二按键组以及第三按键组可被操作以输入数据。换言之,当使用者转动第一托板12以及第二托板16以展开可折叠式输入装置1时,第一按键组、第二按键组以及第三按键组可组成全尺寸的键盘,例如桌上型电脑所使用的键盘,以方便使用者输入数据。-->如图3所示,当第一托板12的第二表面120以及第二托板16的第四表面160分别与底座10的第一表面100相叠合时,第一输入模块14及/或第二输入模块18可被操作。换言之,当使用者转动第一托板12以及第二托板16以折叠可折叠式输入装置1时,使用者可操作第一输入模块14及/或第二输入模块18以进行各种应用。在此实施例中,第一输入模块14以及第二输入模块18分别可为游戏摇杆(Joystick)、多媒体装置操作模块、触控式输入模块、显示模块或其他类似输入模块。并且,使用者可根据实际应用更换第一输入模块14以及第二输入模块18。举例而言,当安装于可折叠式输入装置1的第一输入模块14以及第二输入模块18为多媒体装置操作模块时,使用者可操作第一输入模块14以及第二输入模块18,以执行多媒体播放,如图3所示。当可折叠式输入装置1的第一输入模块14以及第二输入模块18被更换为游戏摇杆时,使用者可操作第一输入模块14′以及第二输入模块18′,以执行游戏的操作,如图4所示。请参阅图5,图5是绘示图1中的可折叠式输入装置1连接至电子装置2的外观视图。在实际应用时,可折叠式输入装置1可进一步包含连接接口(未显示),用以连接至电子装置2,如图5所示。连接接口可为有线连接接口或无线连接接口,例如IDE接口、USB(U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式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底座,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一按键组设置于该第一表面上;一第一托板,具有一第二表面以及一第三表面,该第一托板枢接于该底座,致使该第一托板可相对于该底座转动,一第二按键组设置于该第二表面上,一第一凹槽形成于该第三表面上,一第一电路板设置于该第一凹槽中;以及一第一输入模块,可分离地安置于该第一凹槽中,进而与该第一电路板形成电连接;其中,当该底座的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一托板的该第二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时,该第一按键组以及该第二按键组可被操作以输入数据,当该第一托板的该第二表面与该底座的该第一表面相叠合时,该第一输入模块可被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式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底座,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一按键组设置于该第一表面上;一第一托板,具有一第二表面以及一第三表面,该第一托板枢接于该底座,致使该第一托板可相对于该底座转动,一第二按键组设置于该第二表面上,一第一凹槽形成于该第三表面上,一第一电路板设置于该第一凹槽中;以及一第一输入模块,可分离地安置于该第一凹槽中,进而与该第一电路板形成电连接;其中,当该底座的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一托板的该第二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时,该第一按键组以及该第二按键组可被操作以输入数据,当该第一托板的该第二表面与该底座的该第一表面相叠合时,该第一输入模块可被操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输入模块是选自下列群组的其中之一:一游戏摇杆、一多媒体装置操作模块、一触控式输入模块以及一显示模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第二托板,具有一第四表面以及一第五表面,该第二托板相对于该第一托板且枢接于该底座,致使该第二托板可相对于该底座转动,一第三按键组设置于该第四表面上,一第二凹槽形成于该第五表面上,一第二电路板设置于该第二凹槽中;以及一第二输入模块,可分离地安置于该第二凹槽中,进而与该第二电路板形成电连接;其中,当该底座的该第一表面、该第一托板的该第二表面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文林逸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