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护胸及设有该护胸的辅助站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120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护胸及设有该护胸的辅助站立装置,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身形和身姿可以进行灵活的调节,一种可调节护胸,安装于辅助器具上,用于支撑使用者的上身,包括前主板、连接杆和固定件,所述前主板通过连接杆连接到所述辅助器具上,所述固定件安装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前主板之间,关闭所述固定件,所述前主板和所述连接杆锁定,打开所述固定件,所述前主板可在所述连接杆上转动角度,通过打开和关闭固定件,转动前主板的角度,可以根据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使用者的身体偏斜度矫正和支撑使用者的上身,让使用更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护胸及设有该护胸的辅助站立装置
本技术涉及辅助站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到辅助站立装置领域的护胸。
技术介绍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长期以来使用的辅助器具都是轮椅,虽然轮椅给使用者带来了方便,但是在生活自理上还需要他人帮助,包括锻炼,用餐、洗漱和上厕所等日常活动,另一方面,现有的轮椅为坐式轮椅,无法为使用者提供下肢锻炼的功能,对使用者的康复有极少的帮助,还有坐式轮椅导致使用者臀部长时间处于压迫状态,容易产生褥疮,甚至导致腿部肌肉萎缩。因此辅助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辅助站立装置运应而生。但是不同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体型不一样,且在长年累月的受伤身体变形过程中,身体的姿态也呈现出不一样的变化,如身体侧弯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护胸及设有该护胸的辅助站立装置,能够根据不同患者是身体形态和身体姿势做出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护胸及设有该护胸的辅助站立装置,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身形和身姿可以进行灵活的调节。一种可调节护胸,安装于辅助器具上,用于支撑使用者的上身,包括前主板、连接杆和固定件,所述前主板通过连接杆连接到所述辅助器具上,所述固定件安装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前主板之间,关闭所述固定件,所述前主板和所述连接杆锁定,打开所述固定件,所述前主板可在所述连接杆上转动角度。由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下肢失去力量,长年累月的容易造成使用者上身倾斜。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打开和关闭固定件,转动前主板的角度,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体偏斜度矫正和支撑使用者的上身,让使用更舒适。优选地,所述可调节护胸还包括2个第一侧护板,所述第一侧护板分布于所述前主板的两侧。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第一侧护板可以加大对使用者上身的支撑范围,可以很好地保护到使用者的腰部,使用的身姿矫正更有效果。优选地,所述可调节护胸还包括2个第二侧护板,所述第二侧护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护板上且所述第二侧护板分布于所述前主板的两侧。在本技术方案中,增加了第二侧护板,使得本技术可调节护胸的支撑范围更广,让使用的舒适度更大程度地增加。优选地,所述第二侧护板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护板和所述前主板之间,且所述第一侧护板和所述第二侧护板之间通过连接物连接,所述第一侧护板和所述第二侧护板之间及所述前主板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侧护板和所述第二侧护板之间及所述前主板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更进一步的增加了产品适用于不同体重患者的范围。优选地,所述前主板背部安装有调节块,所述第一侧护板通过调节杆与所述调节块连接,所述调节块可以压紧和放松所述调节杆。优选地,所述前主板、所述第一侧护板和所述第二侧护板上均安装于软体包裹件。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护板与穿戴装置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辅助站立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端安装有前述可调节护胸,所述主体上还安装有护膝支撑,所述护膝支撑的宽度可以调节,所述护膝支撑包括主板和两侧护板,所述两侧护板通过调节板安装于主板上,所述护膝支撑的两侧护板向斜上方延伸,使用时主板在使用者膝盖的下方,而两侧护板延伸到使用者膝盖两侧。在本技术方案中,护膝的宽度可以调节,且护膝可以保护住使用者的膝盖不外翻。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节护胸,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护胸可调节范围更广,更灵活,使得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2、本技术中,护胸的可调节能够适用于不同身体体型的患者;3、本技术中,护胸使用角度可调,能够帮助患者进行身姿矫正,更能适用于使用者的身姿。附图说明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一种可调节护胸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调节护胸安装于辅助器具上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可调节护胸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可调节护胸的辅助器具上的护膝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0.辅助站立装置;1.主体;2.上身支撑;3.下肢支撑;21.支撑杆;22.可调节护胸;23.后部支撑;221前主板;222第一侧护板;223第二侧护板;224连接物;225调节块;226调节杆;227固定件;31.护膝支撑;32.足部支撑;31.护膝支撑;311主板;312侧护板;313调节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文中,上、下、左、右、前和右是指所描述的附图的上、下、左、右、前和右,不完全代表实际情况。本技术一种可调节护胸22安装于辅助器具上,用于支撑使用者的上身,尤其适用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由于使用者的身形和身姿各不相同,因此适用于他们的护胸应具有可调节功能,才能使得使用更舒适。在本实施例中例举了辅助站立装置这种辅助器具,如图1所示,所述辅助器具是一种辅助站立装置100,适用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在本技术中,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节护胸22,安装于一种辅助站立装置100上,所述辅助站立装置100包括主体1,连接于所述主体1上的上身支撑机构2和下肢支撑机构3。其中上身支撑机构2包括支撑杆21,可调节护胸22和后部支撑23,所述支撑杆21是可伸缩的杆件结构。所述下肢支撑机构3包括护膝支撑31和足部支撑32。使用时,支撑杆21先放置为水平位置,后部支撑23也放置在水平位置,使用者坐在后部支撑23上,上身靠在可调节护胸22上,双脚放在足部支撑32上,双腿放在护膝支撑31处固定,然后操控支撑杆21向上摆动,使用者跟随着上身支撑机构2站立起来。在本技术中,如图2所示,所述可调节护胸22包括前主板221、连接杆226和固定件227,所述前主板221通过连接杆226连接到所述辅助站立装置100上,所述固定件227安装于所述连接杆226和所述前主板221之间,关闭所述固定件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护胸,安装于辅助器具上,用于支撑使用者的上身,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主板、连接杆和固定件,所述前主板通过连接杆连接到所述辅助器具上,所述固定件安装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前主板之间,关闭所述固定件,所述前主板和所述连接杆锁定,打开所述固定件,所述前主板可在所述连接杆上转动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护胸,安装于辅助器具上,用于支撑使用者的上身,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主板、连接杆和固定件,所述前主板通过连接杆连接到所述辅助器具上,所述固定件安装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前主板之间,关闭所述固定件,所述前主板和所述连接杆锁定,打开所述固定件,所述前主板可在所述连接杆上转动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护胸,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护胸还包括2个第一侧护板,所述第一侧护板分布于所述前主板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护胸,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护胸还包括2个第二侧护板,所述第二侧护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护板上且所述第二侧护板分布于所述前主板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护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护板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护板和所述前主板之间,且所述第一侧护板和所述第二侧护板之间通过连接物连接,所述第一侧护板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国王晓栋赵洪伟刘杰张哲夫李永强廖香成刘灿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邦邦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