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久华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放射科用转移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36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7
一种新型放射科用转移车,包括车底架、升降车体、输送带、升降驱动电机和输送带驱动电机。升降车体可上下移动的设于车底架上。输送带可转动的设于升降车体上。车底架包括底板和支撑导向管。支撑导向管设于底板上。升降车体包括平板和滑动杆,滑动杆设于平板下方,滑动杆可滑动设于支撑导向管内。底板上方设有齿轨导向套管,平板下方设有齿轨和升降驱动电机,齿轨可上下移动的设于齿轨导向套管内。升降驱动电机转轴上设有升降驱动齿轮。升降驱动齿轮与齿轨相啮合。平板一侧设有翻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一人便可以轻松将患者在本小车和其他病床之间转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放射科用转移车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放射科用转移车。
技术介绍
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放射科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放射科一直以来都是综合医院的传统必备科室,为医院的医疗保健科研教学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物理学、电子学与传统放射学的有机结合,使现代放射医学插上了高科技的翅膀,放射科在医疗领域显示出了新的活力,在诊治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不可代替。在放射科检查中,需要对患者从一个检查处转移到另一个检查处,但是对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行,如果患者病重不能自行控制身体,要将患者从病床上转移到其他检查床上,至少要3个人平托患者,如果人太少,或者力量不够,很容易造成患者的再次损伤,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放射科用转移车。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放射科用转移车,包括车底架、升降车体、输送带、升降驱动电机和输送带驱动电机。所述升降车体可上下移动的设于车底架上。所述输送带可转动的设于升降车体上。所述车底架包括底板和若干支撑导向管。若干支撑导向管平行设于底板上。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为带刹车的万向轮。所述升降车体包括平板和若干滑动杆,所述滑动杆设于平板下方,所述滑动杆可滑动的设于相应支撑导向管内。所述底板上方设有齿轨导向套管,所述平板下方设置有齿轨,所述齿轨可上下移动的设于齿轨导向套管内。所述齿轨导向套管的一侧设置有升降驱动电机,所述升降驱动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设置有升降驱动齿轮。所述支撑导向管和齿轨导向套管上设置有矩形槽。所述升降驱动齿轮伸入到齿轨导向套管内的矩形槽与齿轨相啮合。所述平板一侧设置有护栏,所述平板另一侧设有翻板。进一步的,所述平板两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板,同侧两支撑板之间可转动的设置有轴辊,所述输送带设于两个轴辊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右侧的轴辊上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轴辊同轴心。进一步的,设有护栏的平板一侧下面设置有输送带驱动电机,所述输送带驱动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进一步的,所述翻板两端设置有转套。所述转套可转动的设于相应轴辊的两端。进一步的,所述平板一端设置有控制器和扶手。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蓄电池、升降驱动电机和输送带驱动电机相连。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升降驱动电机和输送带驱动电机的工作。进一步的,所述翻板两端设置有两个套环,与翻板同侧的两个支撑导向管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可转动的设置有弹力钩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只需要一个人便可以轻松顺利的将患者从本小车转移到其它检查床或病床上,也可以轻松顺利的将患者从其它检查床或病床转移到本小车上,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适于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车底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升降车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翻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输送带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车底架,2-升降车体,3-输送带,4-翻板,5-蓄电池,6-底板,7-支撑导向管,8-齿轨导向套管,9-升降驱动电机,10-升降驱动齿轮,11-万向轮,12-固定环,13-弹力钩绳,14-矩形槽,15-护栏,16-主动齿轮,17-从动齿轮,18-平板,19-滑动杆,20-控制器,21-扶手,22-齿轨,23-轴辊,24-输送带驱动电机,25-支撑板,26-转套,27-套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描述:如图1-图6所示,一种新型放射科用转移车,包括车底架1、升降车体2、输送带3、升降驱动电机9和输送带驱动电机24。升降车体2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车底架1上。输送带3可转动的设置在升降车体2上。车底架1包括底板6和若干支撑导向管7。若干支撑导向管7平行设于底板6上。底板6上设置有蓄电池5。底板6下方设置有万向轮11。万向轮11为带刹车的万向轮。升降车体2包括平板18和若干滑动杆19,滑动杆19设于平板18下方;滑动杆19可滑动的设于相应支撑导向管7内。底板6上方中心位置设有齿轨导向套管8,平板18的下方中心位置设置有齿轨22,齿轨22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齿轨导向套管8内。齿轨导向套管8的一侧设置有升降驱动电机9,升降驱动电机9的转轴上固定设置有升降驱动齿轮10。支撑导向管7和齿轨导向套管8上设置有矩形槽14。升降驱动齿轮10伸入到齿轨导向套管8内的矩形槽14与齿轨22相啮合。平板18两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板25,同侧两支撑板25之间可转动的设置有轴辊23。两个轴辊23之间设置有输送带3。右侧的轴辊23上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17,从动齿轮17与轴辊23同轴心。平板18的一侧设置有护栏15,另一侧设有翻板4,翻板4两端设置有转套26。转套26可转动的设于相应轴辊23的两端。设有护栏15的平板18一侧下面设置有输送带驱动电机24,输送带驱动电机24的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16。主动齿轮16与从动齿轮17相啮合。平板18的一端设置有控制器20和扶手21。控制器20通过导线与蓄电池5、升降驱动电机9和输送带驱动电机24相连。控制器20控制升降驱动电机9和输送带驱动电机24的工作。翻板4两端设置有两个套环27,与翻板4同侧的两个支撑导向管7上设置有固定环12,固定环12上可转动的设置有弹力钩绳13。初始状态,患者躺在平板18上方的输送带3上。在需要将行动不便的患者转移到其它检查床或病床上时,首先通过控制器20启动升降驱动电机9,使升降驱动电机9通过升降驱动齿轮10和齿轨22向上顶起平板18,使平板18的位置高于目标床,翻转翻板4,把翻板4搭于目标床上,然后通过控制器20启动输送带驱动电机24,输送带驱动电机24通过主动齿轮16和从动齿轮17带动轴辊23转动,轴辊23带动输送带3转动,从而将输送带3上的患者慢慢的移动到翻板4上,然后向下滑落到目标床上,则可轻松顺利的完成患者的转移。在需要将患者从其它检查床或病床上转移到本转移车上时,推动扶手21将小车靠近检查床或病床。通过控制器20启动输送带驱动电机24,使翻板4水平处于与检查床或病床顶面平齐的高度,将翻板4慢慢的插入到患者身体下方,然后通过控制器20使输送带驱动电机24工作,降低平板18的高度,同时将检查床或病床上的患者慢慢翘起滑落到平板18上方的输送带3上,输送带驱动电机24工作,使输送带3转动,将患者移动到平板18上方合适的位置,从而轻松顺利的完成转移,在本转移车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放射科用转移车,包括车底架、升降车体、输送带、升降驱动电机和输送带驱动电机;/n所述升降车体可上下移动的设于车底架上,所述输送带可转动的设于升降车体上;/n所述车底架包括底板和若干支撑导向管,若干支撑导向管平行设于底板上;/n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为带刹车的万向轮;/n所述升降车体包括平板和若干滑动杆,所述滑动杆设于平板下方,所述滑动杆可滑动的设于相应支撑导向管内;/n所述底板上方设有齿轨导向套管,所述平板下方设置有齿轨,所述齿轨可上下移动的设于齿轨导向套管内;/n所述齿轨导向套管的一侧设置有升降驱动电机,所述升降驱动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设置有升降驱动齿轮;/n所述支撑导向管和齿轨导向套管上设置有矩形槽,所述升降驱动齿轮伸入到齿轨导向套管内的矩形槽与齿轨相啮合;/n所述平板一侧设置有护栏,所述平板另一侧设有翻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放射科用转移车,包括车底架、升降车体、输送带、升降驱动电机和输送带驱动电机;
所述升降车体可上下移动的设于车底架上,所述输送带可转动的设于升降车体上;
所述车底架包括底板和若干支撑导向管,若干支撑导向管平行设于底板上;
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为带刹车的万向轮;
所述升降车体包括平板和若干滑动杆,所述滑动杆设于平板下方,所述滑动杆可滑动的设于相应支撑导向管内;
所述底板上方设有齿轨导向套管,所述平板下方设置有齿轨,所述齿轨可上下移动的设于齿轨导向套管内;
所述齿轨导向套管的一侧设置有升降驱动电机,所述升降驱动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设置有升降驱动齿轮;
所述支撑导向管和齿轨导向套管上设置有矩形槽,所述升降驱动齿轮伸入到齿轨导向套管内的矩形槽与齿轨相啮合;
所述平板一侧设置有护栏,所述平板另一侧设有翻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久华
申请(专利权)人:孙久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