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浩越专利>正文

一种瘫痪患者翻身起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91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瘫痪患者翻身起身机,包括起身机主体,起身机主体的一端安装有立柱,立柱的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上侧安装有撑杆,立柱的顶端一侧安装有横杆,横杆的一端内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一端安装有离合齿轮箱,离合齿轮箱的两端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的表面设置有连接绳,且连接绳呈成对安装,连接绳的底端安装有底托,底托的四角安装有扣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简单的连接和固定结构,能够积极配合病床进行使用,所采用的结构性价比较高,够大量减少护理人员对于体重较重患者的护理难度,不仅节省力气,还能够降低人力资源的浪费,上手难度极低,患者自身亦能够根据需求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瘫痪患者翻身起身机
本技术涉及护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瘫痪患者翻身起身机。
技术介绍
残疾、瘫痪患者、重病患者、老年人等卧病在床,护理难度大。不容易翻身起身,上厕所也不容易。长时间处于一个姿势容易造成压疮,诱发感染甚至丧命。在医院临床多为护士手动帮助患者翻身,有时候遇到体胖的患者,甚至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在中国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许多人都是老伴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年老力弱,护理时力不从心。为了解决这一痛点,我专利技术了瘫痪病人翻身起身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瘫痪患者翻身起身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瘫痪患者翻身起身机,包括起身机主体,所述起身机主体的一端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上侧安装有撑杆,所述立柱的顶端一侧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安装有离合齿轮箱,所述离合齿轮箱的两端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表面设置有连接绳,且连接绳呈成对安装,所述连接绳的底端安装有底托,所述底托的四角安装有扣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立柱的底端安装有底座,所述立柱和底座为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底端表面设置有橡胶垫。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立柱的底端安装有旋转卡扣,所述旋转卡扣的底端安装有C型扣,所述C型扣的底端安装有螺栓,所述螺栓的顶端设置有橡胶圈,所述旋转卡扣和立柱为卡扣连接,所述旋转卡扣和C型扣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栓和C型扣为螺纹连接,所述橡胶圈和螺栓为胶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和离合齿轮箱为传动连接,所述电机和横杆为镶嵌固定连接,所述离合齿轮箱表面和横杆为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离合齿轮箱和传动轴为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和连接绳为缠绕设置,所述连接绳连接绳的个数为四个,呈对称安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绳包含有钢丝绳构成,所述钢丝绳的底端安装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底端设置有弯钩,所述连接绳和底托通过弯钩和扣环结构挂扣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托主要是由帆布材料制作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简单的连接和固定结构,能够积极配合病床进行使用,所采用的结构性价比较高,够大量减少护理人员对于体重较重患者的护理难度,不仅节省力气,还能够降低人力资源的浪费,上手难度极低,患者自身亦能够根据需求进行调节。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的连接绳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起身机主体;2、立柱;3、控制开关;4、撑杆;5、横杆;6、电机;7、离合齿轮箱;8、传动轴;9、连接绳;10、底托;11、扣环;12、底座;13、旋转卡扣;14、C型扣;15、螺栓;16、钢丝绳;17、固定件;18、弯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瘫痪患者翻身起身机,包括起身机主体1,起身机主体1的一端安装有立柱2,立柱2的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3,控制开关3的上侧安装有撑杆4,立柱2的顶端一侧安装有横杆5,横杆5的一端内部安装有电机6,电机6的一端安装有离合齿轮箱7,离合齿轮箱7的两端安装有传动轴8,传动轴8的表面设置有连接绳9,且连接绳9呈成对安装,连接绳9的底端安装有底托10,底托10的四角安装有扣环11。进一步的,立柱2的底端安装有底座12,立柱2和底座12为固定连接,底座12的底端表面设置有橡胶垫。电机6和离合齿轮箱7为传动连接,电机6和横杆5为镶嵌固定连接,离合齿轮箱7表面和横杆5为固定连接。离合齿轮箱7和传动轴8为传动连接,传动轴8和连接绳9为缠绕设置,连接绳9连接绳9的个数为四个,呈对称安装。连接绳9包含有钢丝绳16构成,钢丝绳16的底端安装有固定件17,固定件17的底端设置有弯钩18,连接绳9和底托10通过弯钩18和扣环11结构挂扣连接,底托10主要是由帆布材料制作而成,使弯钩18主要采用安全钩结构,在弯钩18固定后即可通过弹簧结构锁死,增强其整体安全性。具体的,起身机主体1在使用时,主要通过立柱2平稳放置地面,将横杆5一端的离合齿轮箱7放置于病床中部垂直顶侧,横杆5和立柱2之间则经由撑杆4作为斜撑结构稳固支撑,随后将底托10放于患者的身躯底侧,将连接绳9的弯钩18结构通过底托10四角的扣环11进行挂扣,弯钩处朝向外侧即可开始使用。使用者主要经由立柱2表面的控制开关3对横杆5内部的电机6进行控制开关,电机6在开启后将与离合齿轮箱7进行传动,离合齿轮箱7内部则集成有换向齿轮组和离合结构,电机6则采用伺服电机制动,在需要传动左侧或右侧的传动轴8单向转动时,主要经控制开关3的电控结构,如ECU控制单元控制离合齿轮箱7内部的电动离合结构,使不需要传动的一侧传动轴8停止转动,另一侧则持续转动,从而达到一侧成对的连接绳9因绞动缩短绳子的距离,另一侧的连接绳9保持原有的长度,在病床上则体现为底托10的一端高度升高,另一端维持不变,形成协助病人在底托10上进行翻身的作用,翻身完毕后即可拆卸连接绳9,使底托10成为床垫放置于患者的底端。其结构简单,主要通过传动结构即可实现,在需要时亦可将控制开关3结构外接控制线,方便患者自己采用外接控制器操作起身机主体1,减少护理所需人员数量,节省护理人员的力气。实施例2如图4所示,立柱2的底端安装有旋转卡扣13,旋转卡扣13的底端安装有C型扣14,C型扣14的底端安装有螺栓15,螺栓15的顶端设置有橡胶圈,旋转卡扣13和立柱2为卡扣连接,旋转卡扣13和C型扣14为固定连接,螺栓15和C型扣14为螺纹连接,橡胶圈和螺栓15为胶性连接,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使立柱2底端可通过C型扣14安装至病床边缘,通过C型扣14底端的螺栓15结构形成C型夹扣,更方便拆卸和固定,并与病床的位置更接近,同时立柱2底端内部则设置有旋转卡扣13,旋转卡扣13底端和C型扣14顶端固定,旋转卡扣13顶端则和立柱2为镶嵌活动设置,方便立柱2在顶端旋转,从而摆动一定的角度。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瘫痪患者翻身起身机,包括起身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身机主体(1)的一端安装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3),所述控制开关(3)的上侧安装有撑杆(4),所述立柱(2)的顶端一侧安装有横杆(5),所述横杆(5)的一端内部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一端安装有离合齿轮箱(7),所述离合齿轮箱(7)的两端安装有传动轴(8),所述传动轴(8)的表面设置有连接绳(9),且连接绳(9)呈成对安装,所述连接绳(9)的底端安装有底托(10),所述底托(10)的四角安装有扣环(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瘫痪患者翻身起身机,包括起身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身机主体(1)的一端安装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3),所述控制开关(3)的上侧安装有撑杆(4),所述立柱(2)的顶端一侧安装有横杆(5),所述横杆(5)的一端内部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一端安装有离合齿轮箱(7),所述离合齿轮箱(7)的两端安装有传动轴(8),所述传动轴(8)的表面设置有连接绳(9),且连接绳(9)呈成对安装,所述连接绳(9)的底端安装有底托(10),所述底托(10)的四角安装有扣环(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瘫痪患者翻身起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底端安装有底座(12),所述立柱(2)和底座(12)为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2)的底端表面设置有橡胶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瘫痪患者翻身起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底端安装有旋转卡扣(13),所述旋转卡扣(13)的底端安装有C型扣(14),所述C型扣(14)的底端安装有螺栓(15),所述螺栓(15)的顶端设置有橡胶圈,所述旋转卡扣(13)和立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浩越宫佳丽
申请(专利权)人:白浩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