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沙沙专利>正文

一种骨科脊柱护理辅助侧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120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骨科脊柱护理辅助侧体装置,包括:带体、拉手、网格布;所述带体由网格布、记忆钢骨、包边组成;所述网格布设有上下两层,且记忆钢骨设在上下两层网格布之间;所述记忆钢骨左右朝向,且记忆钢骨与网格布缝合连接;所述网格布的周围缝合有包边,且记忆钢骨的端部与包边缝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作,便于辅助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侧体操作,较为方便,不易引起患者背部的不舒适,便于使用,较为实用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脊柱护理辅助侧体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骨科脊柱护理辅助侧体装置。
技术介绍
脊柱手术后的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的卧床,卧床期间需要专人对齐进行护理,由于脊柱部位的特殊性,术后的患者大多不能自行侧体,需要护理人员的协助,侧体后通过三角形状的支撑垫辅助患者保持侧体状态。护理人员在协助患者侧体时,大多通过手托的方式使患者侧体,这种方式需要护理人员的手部插入患者背部之下,操作较为不便,还较容易引起患者背部不舒适。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骨科脊柱护理辅助侧体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脊柱护理辅助侧体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护理人员在协助患者侧体时,大多通过手托的方式使患者侧体,这种方式需要护理人员的手部插入患者背部之下,操作较为不便,还较容易引起患者背部不舒适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骨科脊柱护理辅助侧体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骨科脊柱护理辅助侧体装置,包括:带体、拉手、网格布、记忆钢骨、包边、填充棉;所述带体由网格布、记忆钢骨、包边组成;所述网格布设有上下两层,且记忆钢骨设在上下两层网格布之间;所述记忆钢骨左右朝向,且记忆钢骨与网格布缝合连接;所述网格布的周围缝合有包边,且记忆钢骨的端部与包边缝合连接;所述带体左右两端的中间位置均缝合有拉手,且两处拉手左右对称;所述拉手的内部填充有填充棉。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骨科脊柱护理辅助侧体装置所述网格布呈矩形状,且网格布的四个拐角处呈弧形状过渡。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骨科脊柱护理辅助侧体装置所述记忆钢骨设有多条,且多条记忆钢骨等距排列。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骨科脊柱护理辅助侧体装置所述拉手呈U形状。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骨科脊柱护理辅助侧体装置所述填充棉呈棉絮状。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带体与拉手,且带体由网格布、记忆钢骨、包边组成,使得该装置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制作,且便于辅助护理人员通过带体与拉手对患者进行侧体操作,无需将手插入患者背部之下,较为方便,不易引起患者背部的不舒适,较为实用。2、本技术通过设置拉手呈U形状,便于通过拉手拉动带体,较为方便,且拉手内填充有棉絮状的填充棉,便于通过填充棉将拉手鼓胀呈立体状,方便拉手的手握与施力,便于使用。3、本技术通过对一种骨科脊柱护理辅助侧体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作,便于辅助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侧体操作,较为方便,不易引起患者背部的不舒适,便于使用,较为实用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带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拉手结构示意图。图中:带体1、拉手2、网格布101、记忆钢骨102、包边103、填充棉2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骨科脊柱护理辅助侧体装置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骨科脊柱护理辅助侧体装置,包括:带体1、拉手2、网格布101、记忆钢骨102、包边103、填充棉201;带体1由网格布101、记忆钢骨102、包边103组成;网格布101设有上下两层,且记忆钢骨102设在上下两层网格布101之间;记忆钢骨102左右朝向,且记忆钢骨102与网格布101缝合连接;网格布101的周围缝合有包边103,且记忆钢骨102的端部与包边103缝合连接;带体1左右两端的中间位置均缝合有拉手2,且两处拉手2左右对称;拉手2的内部填充有填充棉201。具体的,请参阅图1,网格布101呈矩形状,且网格布101的四个拐角处呈弧形状过渡,网格布101设为医用网格状的无纺布。具体的,请参阅图1,记忆钢骨设有多条,且多条记忆钢骨等距排列,记忆钢骨有助于辅助带体1较好的托起患者的背部。具体的,请参阅图1,拉手2呈U形状。具体的,请参阅图3,填充棉201呈棉絮状,通过填充棉201将拉手2鼓胀呈立体状,方便护理人员的手握与施力,便于使用。具体实施步骤:患者卧床前先将带体1预先铺设在床上,患者躺在带体1上,两个拉手2分别处在患者的左右两侧,为提高舒适度,可在患者与带体1之间铺一层亲肤的织物,当患者需要向左侧体时,一只手握住患者右侧的拉手2并适度上提,使带体1的右端向上掀起,另一只手扶稳患者,使患者慢慢的向左侧体,侧体结束后,将掀起的带体1重新铺在床上,当患者需要向右侧体时,操作患者左侧的拉手2,操作方式与患者向左侧体时的操作方式相同。综上所述:该一种骨科脊柱护理辅助侧体装置,通过设置带体与拉手,且带体由网格布、记忆钢骨、包边组成,使得该装置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制作,且便于辅助护理人员通过带体与拉手对患者进行侧体操作,无需将手插入患者背部之下,较为方便,不易引起患者背部的不舒适,较为实用;通过设置拉手呈U形状,便于通过拉手拉动带体,较为方便,且拉手内填充有棉絮状的填充棉,便于通过填充棉将拉手鼓胀呈立体状,方便拉手的手握与施力,便于使用;本技术通过对一种骨科脊柱护理辅助侧体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作,便于辅助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侧体操作,较为方便,不易引起患者背部的不舒适,便于使用,较为实用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提出的问题和不足。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脊柱护理辅助侧体装置,包括:带体(1)、拉手(2)、网格布(101)、记忆钢骨(102)、包边(103)、填充棉(201);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由网格布(101)、记忆钢骨(102)、包边(103)组成;所述网格布(101)设有上下两层,且记忆钢骨(102)设在上下两层网格布(101)之间;所述记忆钢骨(102)左右朝向,且记忆钢骨(102)与网格布(101)缝合连接;所述网格布(101)的周围缝合有包边(103),且记忆钢骨(102)的端部与包边(103)缝合连接;所述带体(1)左右两端的中间位置均缝合有拉手(2),且两处拉手(2)左右对称;所述拉手(2)的内部填充有填充棉(2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脊柱护理辅助侧体装置,包括:带体(1)、拉手(2)、网格布(101)、记忆钢骨(102)、包边(103)、填充棉(201);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由网格布(101)、记忆钢骨(102)、包边(103)组成;所述网格布(101)设有上下两层,且记忆钢骨(102)设在上下两层网格布(101)之间;所述记忆钢骨(102)左右朝向,且记忆钢骨(102)与网格布(101)缝合连接;所述网格布(101)的周围缝合有包边(103),且记忆钢骨(102)的端部与包边(103)缝合连接;所述带体(1)左右两端的中间位置均缝合有拉手(2),且两处拉手(2)左右对称;所述拉手(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沙沙施恭泉
申请(专利权)人:杜沙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