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轮椅骨架及轮椅制造技术_技高网

轮椅骨架及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2234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6
本申请提供一种轮椅骨架及轮椅,轮椅骨架包括靠背杆、座椅杆、前支撑杆、后支撑杆、前轮和后轮,座椅杆的第一端与靠背杆铰接,座椅杆的第二端与前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前支撑杆的第二端连接前轮接,座椅杆的中部与后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后支撑杆的第二端连接后轮;轮椅骨架自展开状态向第一折叠状态转换时,靠背杆绕靠背杆与座椅杆的铰接点向座椅杆的第二端折叠;座椅杆绕座椅杆与后支撑杆的铰接点向后支撑杆的第二端折叠;前支撑杆和前轮绕前支撑杆与座椅杆的铰接点向座椅杆的第一端折叠;在第一折叠状态下,后轮位于轮椅骨架的一端。本申请能够使轮椅折叠后具有较小的体积,且便于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轮椅骨架及轮椅


技术介绍

1、轮椅是装有轮子可以帮助替代行走的椅子,是用于特殊人群(如伤员、病员、残疾人)居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轮椅不仅满足特殊人群的代步需求,使特殊人群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也方便家属移动和照顾特殊人群。

2、虽然轮椅为使用者进行中、长距离活动提供了方便性,但在收纳存放时占用了大量的空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的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轮椅,折叠后轮椅的体积减小,从而解决收纳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方便使用者或护理者对轮椅进行携带和搬运。

3、但是,相关技术中的轮椅在折叠后存在体积较大且不便于移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下的上述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椅骨架及轮椅,本申请能够使轮椅折叠后具有较小的体积,且便于移动。

2、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轮椅骨架,包括靠背杆、座椅杆、前支撑杆、后支撑杆、前轮和后轮,所述座椅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靠背杆铰接,所述座椅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前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前支撑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前轮接,所述座椅杆的中部与所述后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后支撑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后轮;

3、所述轮椅骨架具有相对的展开状态和第一折叠状态,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座椅杆水平设置,所述靠背杆、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均倾斜于所述座椅杆,所述靠背杆位于所述座椅杆的第一侧,所述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位于所述座椅杆的第二侧,所述前轮靠近所述座椅杆的第二端,所述后轮靠近所述座椅杆的第一端;

4、所述轮椅骨架自所述展开状态向所述第一折叠状态转换时,所述靠背杆绕所述靠背杆与所述座椅杆的铰接点向所述座椅杆的第二端折叠;所述座椅杆绕所述座椅杆与所述后支撑杆的铰接点向所述后支撑杆的第二端折叠;所述前支撑杆和前轮绕所述前支撑杆与所述座椅杆的铰接点向所述座椅杆的第一端折叠;在所述第一折叠状态下,所述后轮位于所述轮椅骨架的一端。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座椅杆包括座椅杆主体、第一座椅杆连接段、第二座椅杆连接段和第三座椅杆连接段,所述第一座椅杆连接段位于所述座椅杆主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座椅杆连接段和第三座椅杆连接段位于所述座椅杆主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一座椅杆连接段与所述座椅杆主体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座椅杆连接段与所述座椅杆主体的中部相连接,所述第三座椅杆连接段与所述座椅杆主体的第二端相连接,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三座椅杆连接段与所述前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

6、所述靠背杆上设有第一靠背杆连接座,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靠背杆连接座位于所述座椅杆主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一座椅杆连接段背离所述座椅杆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靠背杆连接座铰接;

7、所述后支撑杆包括后支撑杆主体和后支撑杆连接段,所述后支撑杆连接段与所述后支撑杆主体的第一端相连接,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二座椅杆连接段与所述后支撑杆主体的第一端铰接。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扶手杆,所述扶手杆包括扶手杆连接段和扶手杆支撑段,所述扶手杆连接段的第一端与所述后支撑杆连接段背离所述后支撑杆主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扶手杆连接段的第二端与所述扶手杆支撑段相连接,所述扶手杆支撑段倾斜于所述扶手杆连接段;

9、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扶手杆连接段倾斜设置,所述扶手杆支撑段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折叠状态下,所述扶手杆和后轮分别位于所述轮椅骨架的两端。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扶手杆连接段与所述后支撑杆主体平行。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扶手杆连接段的第一端与所述后支撑杆连接段铰接;所述轮椅骨架还具有相对的第二折叠状态,所述轮椅骨架自所述第一折叠状态向所述第二折叠状态转换时,所述扶手杆绕所述扶手杆连接段与所述后支撑杆连接段的铰接点向所述后轮折叠。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扶手杆连接段朝向所述后支撑杆连接段的一侧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后支撑杆连接段朝向所述扶手杆连接段的一侧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扶手杆连接段和扶手杆支撑段之间还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扶手杆铰接;

14、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控制器水平设置;

15、所述轮椅骨架自所述第一折叠状态向所述第二折叠状态转换时,所述控制器朝向所述座椅杆折叠。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连接杆,所述靠背杆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座椅杆主体的第一侧,所述靠背杆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座椅杆主体的第二侧,所述靠背杆上还设有第二靠背杆连接座,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二靠背杆连接座位于所述座椅杆主体的第二侧;

17、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靠背杆连接座铰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前支撑杆的中部铰接。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靠背连接杆,所述靠背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靠背杆铰接,所述靠背连接杆与所述靠背杆的铰接点靠近所述靠背杆的第二端;所述靠背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后支撑杆铰接,所述靠背连接杆与所述后支撑杆的铰接点靠近所述后支撑杆的第二端。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连接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4~20°,所述后支撑杆主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0~60°。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靠背杆的第二端抵接在所述后支撑杆上。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靠背杆和座椅杆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靠背杆和座椅杆分别位于所述轮椅骨架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座椅杆之间还连接有座椅横杆,两个所述靠背杆之间还连接有靠背横杆,所述靠背横杆位于所述座椅杆的第二侧且靠近所述座椅横杆设置,所述座椅横杆与所述靠背横杆之间设有锁附机构。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脚踏,所述脚踏的第一端与所述前支撑杆铰接,所述脚踏与所述前支撑杆的铰接点靠近所述前支撑杆的第二端设置,所述轮椅骨架自所述展开状态向所述第一折叠状态转换时,所述脚踏绕所述脚踏与所述前支撑杆的铰接点向所述座椅杆的第二端折叠。

23、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轮椅,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轮椅骨架。

24、本申请提供一种轮椅骨架及轮椅,轮椅骨架包括靠背杆、座椅杆、前支撑杆、后支撑杆、前轮和后轮,座椅杆的第一端与靠背杆铰接,座椅杆的第二端与前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前支撑杆的第二端连接前轮接,座椅杆的中部与后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后支撑杆的第二端连接后轮;轮椅骨架具有相对的展开状态和第一折叠状态,在展开状态下,座椅杆水平设置,靠背杆、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均倾斜于座椅杆,靠背杆位于座椅杆的第一侧,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位于座椅杆的第二侧,前轮靠近座椅杆的第二端,后轮靠近座椅杆的第一端;轮椅骨架自展开状态向第一折叠状态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杆、座椅杆、前支撑杆、后支撑杆、前轮和后轮,所述座椅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靠背杆铰接,所述座椅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前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前支撑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前轮接,所述座椅杆的中部与所述后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后支撑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后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杆包括座椅杆主体、第一座椅杆连接段、第二座椅杆连接段和第三座椅杆连接段,所述第一座椅杆连接段位于所述座椅杆主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座椅杆连接段和第三座椅杆连接段位于所述座椅杆主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一座椅杆连接段与所述座椅杆主体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座椅杆连接段与所述座椅杆主体的中部相连接,所述第三座椅杆连接段与所述座椅杆主体的第二端相连接,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三座椅杆连接段与所述前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椅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扶手杆,所述扶手杆包括扶手杆连接段和扶手杆支撑段,所述扶手杆连接段的第一端与所述后支撑杆连接段背离所述后支撑杆主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扶手杆连接段的第二端与所述扶手杆支撑段相连接,所述扶手杆支撑段倾斜于所述扶手杆连接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扶手杆连接段与所述后支撑杆主体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连接段的第一端与所述后支撑杆连接段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连接段朝向所述后支撑杆连接段的一侧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后支撑杆连接段朝向所述扶手杆连接段的一侧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连接段和扶手杆支撑段之间还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扶手杆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椅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所述靠背杆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座椅杆主体的第一侧,所述靠背杆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座椅杆主体的第二侧,所述靠背杆上还设有第二靠背杆连接座,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二靠背杆连接座位于所述座椅杆主体的第二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椅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靠背连接杆,所述靠背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靠背杆铰接,所述靠背连接杆与所述靠背杆的铰接点靠近所述靠背杆的第二端;所述靠背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后支撑杆铰接,所述靠背连接杆与所述后支撑杆的铰接点靠近所述后支撑杆的第二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连接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4~20°,所述后支撑杆主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0~60°。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靠背杆的第二端抵接在所述后支撑杆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轮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杆和座椅杆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靠背杆和座椅杆分别位于所述轮椅骨架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座椅杆之间还连接有座椅横杆,两个所述靠背杆之间还连接有靠背横杆,所述靠背横杆位于所述座椅杆的第二侧且靠近所述座椅横杆设置,所述座椅横杆与所述靠背横杆之间设有锁附机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脚踏,所述脚踏的第一端与所述前支撑杆铰接,所述脚踏与所述前支撑杆的铰接点靠近所述前支撑杆的第二端设置,所述轮椅骨架自所述展开状态向所述第一折叠状态转换时,所述脚踏绕所述脚踏与所述前支撑杆的铰接点向所述座椅杆的第二端折叠。

14.一种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所述的轮椅骨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杆、座椅杆、前支撑杆、后支撑杆、前轮和后轮,所述座椅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靠背杆铰接,所述座椅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前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前支撑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前轮接,所述座椅杆的中部与所述后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后支撑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后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杆包括座椅杆主体、第一座椅杆连接段、第二座椅杆连接段和第三座椅杆连接段,所述第一座椅杆连接段位于所述座椅杆主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座椅杆连接段和第三座椅杆连接段位于所述座椅杆主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一座椅杆连接段与所述座椅杆主体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座椅杆连接段与所述座椅杆主体的中部相连接,所述第三座椅杆连接段与所述座椅杆主体的第二端相连接,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三座椅杆连接段与所述前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椅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扶手杆,所述扶手杆包括扶手杆连接段和扶手杆支撑段,所述扶手杆连接段的第一端与所述后支撑杆连接段背离所述后支撑杆主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扶手杆连接段的第二端与所述扶手杆支撑段相连接,所述扶手杆支撑段倾斜于所述扶手杆连接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扶手杆连接段与所述后支撑杆主体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连接段的第一端与所述后支撑杆连接段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连接段朝向所述后支撑杆连接段的一侧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后支撑杆连接段朝向所述扶手杆连接段的一侧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李建国张标锋李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邦邦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