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的二苯乙烯二聚体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905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利用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的二苯乙烯二聚体(dimeric stilbene)生产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利用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的二苯乙烯二聚体生产方法及用于生产二苯乙烯二聚体的组合物,其包含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作为有效成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利用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的二苯乙烯二聚体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的二苯乙烯二聚体(dimericstilbene)生产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利用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的二苯乙烯二聚体生产方法及用于生产二苯乙烯二聚体的组合物,其包含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作为有效成分。
技术介绍
主要表现为白藜芦醇化合物的二苯乙烯为小类植物二次代谢产物,其源自于从苯丙氨酸开始的普通苯丙烷途径。白藜芦醇(resveratrol;3,4’,5-transtrihydroxystilbene)是一种作为对诸如紫外线照射或霉感染之类的环境应激反应而从葡萄、花生及霉果等一些植物中天然产生的植物抗毒素(phytoalexin)。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不仅在植物防御反应中作为植物抗毒素及抗氧化物质而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可具有包括抗炎症效果、抗肿瘤活性及抗老化效果在内的多种有益的特性。但是,由于在暴露于光和氧或在具有强pH条件的环境中的不稳定性,反式白藜芦醇(transresveratrol)的潜在用途受到限制。葡萄素(viniferin)作为白藜芦醇的二聚体(dimer)中的一种,具有与白藜芦醇类似的多种生理活性,例如,抗癌、抗病毒、抗炎症、抗老化、抗氧化等,因此用于保健功能食品、化妆品、药品、染料和功能性家畜饲料等,尤其,葡萄素对肝脏保护、抗癌、抗氧化及皮肤美白具有显著效果,并具有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移动的效果。更具体地,酪氨酸调节用于转化黑色素细胞的酪氨酸酶,并在黑斑的形成步骤中中和细胞氧化,活性氧的攻击刺激酪氨酸酶。在此情况下,通过葡萄素的强力的抗氧化活动来防止活性氧转化成黑色素细胞,因此有利于获得干净且清洁的皮肤。并且,通过停止氧化应激的循环反应来防止皮肤的细胞炎症。欧洲授权专利EP1519709公开了从葡萄树树液中提取具有如此高利用率的葡萄素的生产方法。但是,为了提取1kg的葡萄素需要1吨的葡萄树液。并且,已知利用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对反式白藜芦醇进行生物转化(bioconversion)来获得葡萄素中的δ-葡萄素(δ-viniferin)的方法(J.Agric.FoodChem.2003,51,51.5488-5492)。但该方法具有此时使用的过氧化物酶的价格昂贵的缺点。因此,需要一种在成本和时间层面上有效生产葡萄素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根据上述需求导出,本专利技术人通过悬浮培养植物愈伤组织来获得了培养液,并确认到可利用所获得的培养液生产二苯乙烯二聚体。由此,本专利技术人通过公开如下内容来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可通过本专利技术大量生产二苯乙烯二聚体,并且可以减少成本昂贵的增溶剂的使用量,从而可以减少成本及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利用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生物转化(bioconversion)二苯乙烯单体(monomericstilbene)来生产二苯乙烯二聚体(dimericstilbene)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利用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的二苯乙烯二聚体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生产二苯乙烯二聚体的组合物,其包含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作为有效成分。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利用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的二苯乙烯二聚体(dimericstilbene)生产方法,其包括:步骤1,在培养基中悬浮培养植物愈伤组织并收集培养液;以及步骤2,向在上述步骤1中收集的培养液添加二苯乙烯单体(monomericstilbene)及氧化剂并搅拌。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生产二苯乙烯二聚体的组合物,其包含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及氧化剂作为有效成分。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利用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的作为二苯乙烯二聚体的Maackin生产方法,其包括向作为植物愈伤组织的葡萄愈伤组织培养液中添加提取溶剂来提取作为二苯乙烯二聚体的Maackin的步骤。而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生产作为二苯乙烯二聚体的Maackin的组合物,其包含作为植物愈伤组织的葡萄愈伤组织培养液作为有效成分。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悬浮培养植物愈伤组织来获得培养液,并确认到可利用所获得的培养液生产二苯乙烯二聚体,更具体地,可生产δ-葡萄素(δ-viniferin)、白皮杉醇二聚体(piceatannoldimer)、Maackin。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有效用作二苯乙烯二聚体的生产方法。并且,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即,可通过减少成本昂贵的增溶剂的使用来减少成本及时间,由于仅回收培养液来用于反应,因此可通过回收未用于反应的愈伤组织并将其继代以用于下一次培养,从而可以连续使用,由此可节省用于反应的时间及成本。附图说明图1示出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利用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对底物进行脱氢的催化过程。图2示出两个白藜芦醇(resveratrol)单体通过过氧化物酶生物转化(bioconversion)成作为白藜芦醇二聚体的δ-葡萄素(δ-viniferin)的过程。图3示出对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来利用苦参的愈伤组织培养液生物转化白藜芦醇而获得的结果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结果。图4示出对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植物的愈伤组织培养液来分别利用苦参、北美沙果、葡萄的愈伤组织培养液生物转化白藜芦醇而获得的结果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图5示出对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来利用苦参的愈伤组织培养液生物转化白藜芦醇并通过进一步反应而获得的结晶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图6示出对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来利用葡萄的愈伤组织培养液生物转化白皮杉醇(piceatannol)单体而获得的结果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图7示出对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来利用葡萄的愈伤组织培养液生物转化白皮杉醇(piceatannol)单体而获得的结果物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分析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利用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的二苯乙烯二聚体(dimericstilbene)生产方法,其包括:步骤1,在培养基中悬浮培养植物愈伤组织并收集培养液;以及步骤2,向在上述步骤1中收集的培养液添加二苯乙烯单体(monomericstilbene)及氧化剂并搅拌。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上述步骤1中的植物可以为苦参、葡萄、北美沙果或大豆,但不限于此。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上述步骤1中的植物愈伤组织可通过将产生伤口的植物组织切片放入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并诱导植物组织愈伤组织来获得,或者,可从保藏机构购买使用。并且,上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可以为如下的培养基,即,作为生长调节剂添加有0.05mg/L~0.2mg/L的吲哚-3-乙酸(IAA,indole-3-aceticacid)、0.05mg/L~0.2mg/L的1-萘乙酸(NAA,1-naphthaleneaceticacid)、1mg/L~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的二苯乙烯二聚体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1,在培养基中悬浮培养植物愈伤组织并收集培养液;以及/n步骤2,向在上述步骤1中收集的培养液添加二苯乙烯单体及氧化剂并搅拌。/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113 KR 10-2018-01391661.一种利用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的二苯乙烯二聚体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在培养基中悬浮培养植物愈伤组织并收集培养液;以及
步骤2,向在上述步骤1中收集的培养液添加二苯乙烯单体及氧化剂并搅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的二苯乙烯二聚体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中的植物选自由苦参、葡萄、北美沙果及大豆组成的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的二苯乙烯二聚体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1中,进行2天至6天的悬浮培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的二苯乙烯二聚体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2中的二苯乙烯单体为白藜芦醇或白皮杉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的二苯乙烯二聚体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2中的氧化剂为过氧化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的二苯乙烯二聚体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2中的搅拌进行3分钟至7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的二苯乙烯二聚体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在上述步骤2中搅拌的培养液添加提取溶剂来提取二苯乙烯二聚体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的二苯乙烯二聚体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提取溶剂为醋酸乙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的二苯乙烯二聚体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二苯乙烯二聚体为δ-葡萄素或白皮杉醇二聚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的二苯乙烯二聚体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2之后,还包括步骤3,在上述步骤3中,使在上述步骤2中搅拌的培养液进一步反应5分钟至20分钟来获得结晶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利用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液的二苯乙烯二聚体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在上述步骤3中获得的结晶物添加提取溶剂来提取二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且英朴秀贤郑洧汀郑在哲柳永培金锡源李地英朴成喆
申请(专利权)人:韩国生命工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