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泛解酸内酯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8595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D‑泛解酸内酯的生产方法,以DL‑泛解酸内酯和含钙化合物为原料制备D‑泛解酸钙,再加入酸性溶液将D‑泛解酸钙酸解,即得D‑泛解酸内酯溶液。采用上述方案制备的D‑泛解酸内酯,所得D‑泛解酸内酯光学纯度高,生产方法简单,L‑泛解酸内酯仍然可以回收利用,尤其是避免了采用有机溶剂萃取中间产物而导致的高成本和高污染,适合在工业大生产中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泛解酸内酯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合成
,尤其涉及一种D-泛解酸内酯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D-泛解酸钙又称维生素B5,是泛酸的右旋异构体钙盐,为白色粉末,无臭,带苦味,有轻微吸潮性,作为B族维生素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医药、食品、保健品等原料。D-泛酸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中,是动物体内合成辅酶A的主要原料,其主要作用是参与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人体缺乏泛酸会引起肌肉酸痛或痉挛、肾上腺机能不足和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手脚麻木、便秘、精力缺乏、轻微锻炼后即筋疲力尽、忧虑、紧张以及磨牙等症状。泛酸以其特有的生化功能广泛应用于医药、饲料和食品等衍生物。目前比较有效、且广为利用的泛酸系列产品是泛解酸钙、泛醇、泛硫乙胺等。D-泛解酸钙是泛酸系列产品中产量最大的一种,也是泛酸最主要的商品形式,广泛应用于饲料、医药、食品工业中。D-泛解酸钙作为辅酶A的组成物质参与调节蛋白质、糖和脂肪的代谢,改善毛发色泽并预防疾病。特别是家禽家畜及鱼科类动物的生长发育、脂肪的合成和分解,都不可缺少对泛解酸钙的需求。缺乏泛酸会导致家禽、家畜生长迟缓,生殖机能发生障碍,适应性降低。D-泛解酸内酯(D-PL),是合成D-泛酸系列产品重要的手型中间体。传统的D-泛解酸内酯的合成方法是以微生物酶法水解DL-泛解酸内酯中的D-泛解酸内酯,得到L-泛解酸内酯和D-泛解酸,然后利用乙酸乙酯分离萃取萃取得到D-泛解酸,再经过内酯化处理,得到纯的D-泛解酸内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使用有机试剂乙酸乙酯,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液,不仅提高了生产成本,还加大了环境污染,并且,只有L-构型的内酯被水解得非常彻底才能得到高光学纯度的D-泛解酸内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泛解酸内酯的生产方法,D-泛解酸内酯产品纯度更高,且避免了使用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造成的环境污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以DL-泛解酸内酯和含钙化合物为原料制备D-泛解酸钙,再加入酸性溶液将D-泛解酸钙酸解,即得D-泛解酸内酯溶液。采用上述方案制备的D-泛解酸内酯,所得D-泛解酸内酯光学纯度高,生产方法简单,L-泛解酸内酯仍然可以回收利用,尤其是避免了采用有机溶剂萃取中间产物而导致的高成本和高污染,适合在工业大生产中大力推广。作为优选方案,D-泛解酸内酯的生产方法具体步骤为:A)向DL-泛解酸内酯的水溶液中加入含钙化合物,然后再加入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在25~35℃下反应10~20小时,过滤得到沉淀物A;B)将沉淀物A与浓硫酸混合,在恒温条件下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去除沉淀得到溶液B,即为D-泛解酸内酯溶液。优选的,加入产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的微生物菌液后,混合液酶活浓度为3~5U。其中,酶活定义为:每ml转化液每min产生1μmol的D-泛解酸钙定义为1个酶活单位U。关于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的获得方法,现有技术已比较成熟,例如“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产生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微生物学报》42卷第1期,2002年2月,汤一新、孙志浩等,第81-87页)公开了一种培养串珠镰孢霉菌生产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的方法,因此本专利技术对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的来源不作限定。进一步地,加入含钙化合物至pH为5~7。其中,含钙化合物为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中的至少一种。事实上,含钙化合物不仅可以选择上述含钙无机化合物,如乳酸钙、柠檬酸钙、醋酸钙等有机含钙化合物也具有调节混合液pH的作用,但含钙有机化合物会引入有机基团,给后续的产物纯化带来麻烦,因此一般情况下会采用无机的含钙化合物参与反应。优选的,加入浓硫酸至pH为1~2,在30~80℃恒温条件下反应1~2小时。具体地,所述恒温反应温度为(50±5)℃。采用上述方案制备D-泛解酸内酯,先向DL-泛解酸内酯中加入含钙化合物和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将D-泛解酸内酯转化为D-泛解酸钙沉淀,过滤后与浓硫酸发生内酯化反应,钙离子与硫酸携带的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钙沉淀,滤除沉淀后即得到D-泛解酸钙内酯溶液。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步骤A)所得A溶液的液相色谱图;图2为实施例1中步骤B)所得B溶液的液相色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一、制备实施例1A)向10L反应釜中加入1.2kgDL-泛解酸内酯并加水搅拌,加入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菌液,添加量3U,加水定容至8L,再加入碳酸钙至pH=6.5,在28℃恒温条件下反应20小时,过滤去渣后得到溶液A;B)将溶液A浓缩至2L(有晶体析出),离心处理得到D-泛解酸钙湿品,再将D-泛解酸钙湿品加水溶解后,加入浓硫酸至pH=1.0,在(50±5)℃恒温条件下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后离心去除沉淀得到溶液B,即为D-泛解酸内酯溶液。实施例2A)向10L反应釜中加入1.6kgDL-泛解酸内酯并加水搅拌,加入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菌液,添加量4U,加水定容至8L,再加入碳酸钙至pH=5,在28℃恒温条件下反应16小时,过滤去渣后得到溶液A;B)将溶液A浓缩至2L(有晶体析出),离心处理得到D-泛解酸钙湿品,再将D-泛解酸钙湿品加水溶解后,加入浓硫酸至pH=2.0,在(50±5)℃恒温条件下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后离心去除沉淀得到溶液B,即为D-泛解酸内酯溶液。实施例3A)向10L反应釜中加入1.6kgDL-泛解酸内酯并加水搅拌,加入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菌液,添加量4U,加水定容至8L,再加入碳酸钙至pH=6.5,在33℃恒温条件下反应20小时,过滤去渣后得到溶液A;B)将溶液A浓缩至2L(有晶体析出),离心处理得到D-泛解酸钙湿品,再将D-泛解酸钙湿品加水溶解后,加入浓硫酸至pH=1.0,在(50±5)℃恒温条件下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后离心去除沉淀得到溶液B,即为D-泛解酸内酯溶液。实施例4A)向10L反应釜中加入1.2kgDL-泛解酸内酯并加水搅拌,加入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菌液,添加量4U,加水定容至8L,再加入碳酸钙至pH=6,在33℃恒温条件下反应20小时,过滤去渣后得到溶液A;B)将溶液A浓缩至2L(有晶体析出),离心处理得到D-泛解酸钙湿品,再将D-泛解酸钙湿品加水溶解后,加入浓硫酸至pH=1.5,在(50±5)℃恒温条件下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离心去除沉淀得到溶液B,即为D-泛解酸内酯溶液。实施例5A)向10L反应釜中加入1.2kgDL-泛解酸内酯并加水搅拌,加入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菌液,添加量5U,加水定容至8L,再加入碳酸钙至pH=5.5,在30℃恒温条件下反应18小时,过滤去渣后得到溶液A;B)将溶液A浓缩至2.5L(有晶体析出),离心处理得到D-泛解酸钙湿品,再将D-泛解酸钙湿品加水溶解后,加入浓硫酸至pH=1.0,在(50±5)℃恒温条件下反应1.5小时,反应结束后离心去除沉淀得到溶液B,即为D-泛解酸内酯溶液。二、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D-泛解酸内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DL-泛解酸内酯和含钙化合物为原料制备D-泛解酸钙,再加入酸性溶液将D-泛解酸钙酸解,即得D-泛解酸内酯溶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泛解酸内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DL-泛解酸内酯和含钙化合物为原料制备D-泛解酸钙,再加入酸性溶液将D-泛解酸钙酸解,即得D-泛解酸内酯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D-泛解酸内酯的生产方法,具体步骤为:
A)向DL-泛解酸内酯的水溶液中加入含钙化合物,然后再加入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在25~35℃下反应10~20小时,过滤得到沉淀物A;
B)将沉淀物A与浓硫酸混合,在恒温条件下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去除沉淀得到溶液B,即为D-泛解酸内酯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D-泛解酸内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恒华张冬竹刘磊刘树蓬杨林章晖田宋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