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转驱动的蜗轮本专利技术是申请号为201910520215.9,申请日为2019年06月14日,申请类型为专利技术,申请名称为一种蜗轮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传动
,尤其涉及一种蜗轮。
技术介绍
蜗轮蜗杆传动用于两轴交错、传动比大、传递功率不太大或间歇工作的场合,由于具有传动平稳、噪音小、冲击载荷小,且具有自锁性等优点,作为机械传动中的一种重要传动方式在国防、冶金、造船、建筑、化工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普通蜗杆传动普遍具有以下显著缺点:普通蜗杆传动在传动过程中容易发生磨损,其原因在于传动副在共轭齿面处相对运动速度总大于蜗杆圆周速度或蜗轮圆周速度,因此在任何位置接触点的相对速度都不会为零且始终处于滑动摩擦状态,即啮合齿轮间有较大的相对滑动速度,从而会导致齿面的磨损、发热和能量的消耗,这就使得普通蜗杆传动的摩擦损耗功率大,传动效率低,齿面磨损快,精度寿命低。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公开号为CN109578520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滚动摩擦蜗轮蜗杆。其包括蜗杆、蜗轮芯、蜗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转驱动的蜗轮,包括蜗轮本体(1b)和蜗齿(1a),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彼此间隔的蜗齿(1a)按照分别能够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的方式沿周向排列于所述蜗轮本体(1b),从而在所述蜗轮(1)的蜗齿(1a)与所述蜗杆(2)的蜗道(2a)以滚动摩擦的方式彼此啮合的情况下,所述蜗轮(1)与所述蜗杆(2)能够基于蜗齿(1a)和蜗道(2a)的线接触实现传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转驱动的蜗轮,包括蜗轮本体(1b)和蜗齿(1a),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彼此间隔的蜗齿(1a)按照分别能够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的方式沿周向排列于所述蜗轮本体(1b),从而在所述蜗轮(1)的蜗齿(1a)与所述蜗杆(2)的蜗道(2a)以滚动摩擦的方式彼此啮合的情况下,所述蜗轮(1)与所述蜗杆(2)能够基于蜗齿(1a)和蜗道(2a)的线接触实现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其特征在于,间隔的相邻的所述蜗齿(1a)能够在其自转的情况下与蜗杆(2)上的蜗道(2a)彼此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蜗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相邻的蜗齿(1a)的间隔内能够在所述至少两个相邻的蜗齿(1a)彼此以相向转动的的方式与所述蜗道(2a)形成间隔的滚动摩擦副情况下形成油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蜗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1)的轴线在传动状态下与蜗杆(2)的轴线相互正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蜗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1)的分度圆与蜗杆(2)的分度面彼此相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蜗轮,其特征在于,在蜗杆2转动的情况下,基于蜗齿(1a)与蜗道(2a)的部分线接触,蜗齿(1a)受到来自于蜗道(2a)施加的径向力Fr和切向力Ft,在同一周线上的蜗齿(1a)同时进入蜗道(2a)并与蜗道(2a)线接触的情况下,靠近蜗杆(2)轴向中间位置的蜗齿(1a)所承受的径向力Fr大于靠近蜗杆(2)轴向两端位置的与该蜗齿(1a)在同一条轴线上的蜗齿所承受的径向力F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星桥,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良川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