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垫加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6779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新提供了腹部垫加工系统,包括定长折边设备、标带安置设备以及缝制设备,所述定长机架上还包括对折机构以及折边机构,所述标带安置机构上还包括有棉带拉取组件、棉带导向组件、第一裁剪组件、第二裁剪组件、标带取送组件以及腹部垫安置组件,所述棉带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推杆、第一伸缩气缸以及导向动力源,所述标带取送组件包括取送手、第一取送动力源以及第二取送动力源,所述缝制机架上还包括有夹持机构、移送机构以及拾料机构,所述移送机构包括滑板、上压板以及两块立板,所述拾料机构包括多组按压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自动化快速定量对折、快速折边、快速上料、快速缝纫以及缝纫后叠放整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腹部垫加工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腹部垫生产设备的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腹部垫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人体在手术过程中,医用需要用腹部垫来擦拭手术刀口和手术器械上的血液以方便看清人体相关部位,精确进行手术,因此医院对此需求量在逐年增加,生产厂家生产的效率需要随着需求量而提高,目前腹部垫的生产工序中以由自动化生产代替,自动化生产设备中必然包括输送机构、翻折机构以及缝纫机构,目前的腹部垫面料在生产过程中依次进行定量裁切、折边、标带上料以及缝纫,但是现有的生产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人工生产,将腹部垫面料对折、叠加后通过尺寸板进行定量裁切,然后手动将标带放置定位点,最后进行缝纫,该种方式容易出现叠加不整齐而导致裁切边缘歪斜,中层以及下层的腹部垫面料出现裁切大小不一致,标带放置位置不准确以已经缝纫效率低;另一种是自动化生产,将腹部垫面料通过输送辊输送至裁切刀下方,通过输送辊的转动圈数计算腹部垫面料输送的长度,或者通过裁刀前方的定位点来确定腹部垫面料的长度达到要求,再通过输送带将棉带在水平方向上输送,然后在棉带上方添加一条贝片的输送线,将贝片一定量和棉带的一定量裁剪后通过超声波焊接,完成后直接通过机械手夹取焊接后的标带一边对齐放置在腹部垫面料上进行缝纫,最后在通过机械手将棉带的另一条边对折后缝纫,折边缝纫后通过传输带输送传输至收集箱内,该种生产方式局限于长度较短的定量裁切,且定量裁切后再进行对折导致折边效率低,标带的制作以及与腹部垫的缝纫效率低,且缝纫完成后无法实现叠放整齐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化快速定量对折、快速折边、快速上料、快速缝纫以及缝纫后叠放整齐的腹部垫加工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腹部垫加工系统,包括定长折边设备、标带安置设备以及缝制设备,所述标带安置设备以及缝制设备分别位于定长直边设备的出料口两侧,所述定长折边设备包括定长机架,所述定长机架上包括有工作平台、裁切机构以及腹部垫面料卷,所述裁切机构位于工作平台上方,所述裁切机构用于将腹部垫面料卷的输出面料进行切断,所述标带安置设备包括安置机架,所述安置机架上设有焊接台、棉带辊轮、胶标辊轮、超声波焊接机构以及标带安置机构,所述棉带辊轮上套设有棉带卷,所述胶标辊轮上套设有胶标卷,所述棉带卷的输出棉带以及胶标卷的输出胶标同时经过超声波焊接机构,所述超声波焊接机构用于将输出棉带和输出胶标进行超声波焊接,所述缝制设备包括缝制机架,所述缝制机架上设有缝纫机,所述缝纫机用于将标带上料后的腹部垫进行缝纫;所述定长机架上还包括对折机构以及折边机构,所述对折机构包括折板以及第一折叠动力源,所述折板位于工作平台上表面,所述折边机构包括折边上夹板、折边下夹板、压片、第二折叠动力源、第三折叠动力源、第一旋转动力源以及第二旋转动力源,所述折边上夹板和折边下夹板均位于工作平台的一侧下方,且折边上夹板位于折边下夹板上方,所述压片位于工作平台上方,所述折边上夹板上与折边下夹板上分别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当所述的输送面料输送至折边上夹板上方时,所述第二折叠动力源驱动压片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使所述压片将输出面料一侧边压至第一插槽内,所述第三折叠动力源驱动所述折边上夹板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使所述折边上夹板将夹住的输出面料一侧边向上提起至工作平台上方,所述第一旋转动力驱动所述折边上夹板在竖直方向上转动,以使所述折边上夹板将夹住的输出面料一侧边旋转至与工作平台平行,所述第一折叠动力源驱动所述折板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以使所述折板将提起的输出面料推至一侧,所述折板的运动方向与输出面料的输送方向相同,当所述裁切机构将输出面料切断时,所述第二平移动力源驱动压片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使所述压片将输出面料切断处的侧边压至第二插槽内,所述第二旋转动力源驱动所述折边下夹板在竖直方向上转动,以使所述折边下夹板将夹住的输出面料侧边转动至与工作平台平行,所述折边上夹板的转动方向与折边下夹板的转动方向相同且均朝向腹部垫面料卷一侧转动;所述标带安置机构上还包括有棉带拉取组件、棉带导向组件、第一裁剪组件、第二裁剪组件、标带取送组件以及腹部垫安置组件,所述输出棉带位于焊接台一侧且竖直方向上输送,所述输出胶标一端位于焊接台上且水平方向上输送,所述棉带拉取组件包括定位夹手以及拉取动力源,所述定位夹手位于输出棉带的初始端下方,所述拉取动力源驱动所述定位夹手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使输出棉带的初始端落入或脱离所述定位夹手,所述定位夹手用于夹紧或脱离输出棉带的初始端;所述棉带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推杆、第一伸缩气缸以及导向动力源,所述导向推杆位于焊接台一侧,所述第一伸缩气缸驱动所述导向推杆在水平面上运动,以使所述导向推杆推至定位夹手拉取定位后的输出棉带一侧,所述导向动力源驱动所述导向推杆在水平面上运动,以使所述导向推杆抵压在输出棉带一侧面上,且将输出棉带推向焊接台;所述第一裁剪组件包括第一裁剪刀以及第一裁剪动力源,所述第一裁剪刀位于焊接台一侧的上方,且所述输出棉带位于第一裁剪刀的刀口内,所述第一裁剪动力源驱动所述第一裁剪刀在水平面上运动,以使第一裁剪刀剪断输出棉带;所述第二裁剪组件包括第二裁剪刀以及第二裁剪动力源,所述第二裁剪刀位于导向推杆推动方向上的焊接台一侧,胶标叠加焊接后的对折输出棉带位于第二裁剪刀的刀口内,所述第二裁剪动力源驱动所述第二裁剪刀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使所述第二裁剪刀剪断胶标叠加焊接后的对折输出棉带;所述标带取送组件包括取送手、第一取送动力源以及第二取送动力源,所述第一取送动力源驱动所述取送手在水平面上运动,以使所述取送手对准焊接后的标带,所述取送手用于夹取焊接后的标带,所述第二取送动力源驱动所述取送手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使所述取送手将夹取后的标带移送至定长折边设备的出料口一侧;所述腹部垫安置组件包括安置手、第一安置动力源以及第二安置动力源,所述第一安置动力源驱动所述安置手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使所述安置手与定长折边设备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安置动力源驱动所述安置手在水平面上运动,以使所述安置手移动至定长折边设备的出料口处,所述安置手用于夹取定长折边设备上标带上料后的腹部垫;所述缝制机架上还包括有夹持机构、移送机构以及拾料机构,所述移送机构位于夹持机构与拾料机构之间,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横梁以及两组夹持臂,所述横梁水平位于缝纫平台上,两组所述夹持臂相互水平设置在横梁同一侧,且两组所述夹持臂均与横梁垂直,任一一组所述夹持臂一侧还设有第一平移动力源,所述第一平移动力源驱动该组夹持臂在水平面上运动,以使该组所述夹持臂校准折边加工装置上腹部垫的对应折边,所述横梁一侧设有第二平移动力源,所述第二平移动力源驱动横梁在水平面上运动,以使两组所述夹持臂靠近或远离折边加工装置上的标带上料且折边后的腹部垫,两组所述夹持臂用于夹持折边加工装置上标带上料且折边后的腹部垫;所述移送机构包括滑板、上压板以及两块立板,所述上压板以及两块立板均位于滑板底部,两块所述立板相互水平设置,且两块所述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腹部垫加工系统,包括定长折边设备(1)、标带安置设备(2)以及缝制设备(3),所述标带安置设备(2)以及缝制设备(3)分别位于定长直边设备的出料口两侧,所述定长折边设备(1)包括定长机架(101),所述定长机架(101)上包括有工作平台、裁切机构(103)以及腹部垫面料卷(102),所述裁切机构(103)位于工作平台上方,所述裁切机构(103)用于将腹部垫面料卷(102)的输出面料进行切断,所述标带安置设备(2)包括安置机架,所述安置机架上设有焊接台(251)、棉带辊轮(249)、胶标辊轮(214)、超声波焊接机构(250)以及标带安置机构(202),所述棉带辊轮(249)上套设有棉带卷,所述胶标辊轮(214)上套设有胶标卷,所述棉带卷的输出棉带以及胶标卷的输出胶标同时经过超声波焊接机构(250),所述超声波焊接机构(250)用于将输出棉带和输出胶标进行超声波焊接,所述缝制设备(3)包括缝制机架(301),所述缝制机架(301)上设有缝纫机(302),所述缝纫机(302)用于将标带上料后的腹部垫进行缝纫;/n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长机架(101)上还包括对折机构以及折边机构(112),所述对折机构包括折板(110)以及第一折叠动力源(111),所述折板(110)位于工作平台上表面,所述折边机构(112)包括折边上夹板(113)、折边下夹板(116)、压片(118)、第二折叠动力源(120)、第三折叠动力源(121)、第一旋转动力源(122)以及第二旋转动力源(123),所述折边上夹板(113)和折边下夹板(116)均位于工作平台的一侧下方,且折边上夹板(113)位于折边下夹板(116)上方,所述压片(118)位于工作平台上方,所述折边上夹板(113)上与折边下夹板(116)上分别设有第一插槽(114)和第二插槽(117),当所述的输送面料输送至折边上夹板(113)上方时,所述第二折叠动力源(120)驱动压片(118)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使所述压片(118)将输出面料一侧边压至第一插槽(114)内,所述第三折叠动力源(121)驱动所述折边上夹板(113)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使所述折边上夹板(113)将夹住的输出面料一侧边向上提起至工作平台上方,所述第一旋转动力驱动所述折边上夹板(113)在竖直方向上转动,以使所述折边上夹板(113)将夹住的输出面料一侧边旋转至与工作平台平行,所述第一折叠动力源(111)驱动所述折板(110)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以使所述折板(110)将提起的输出面料推至一侧,所述折板(110)的运动方向与输出面料的输送方向相同,当所述裁切机构(103)将输出面料切断时,所述第二平移动力源(325)驱动压片(118)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使所述压片(118)将输出面料切断处的侧边压至第二插槽(117)内,所述第二旋转动力源(123)驱动所述折边下夹板(116)在竖直方向上转动,以使所述折边下夹板(116)将夹住的输出面料侧边转动至与工作平台平行,所述折边上夹板(113)的转动方向与折边下夹板(116)的转动方向相同且均朝向腹部垫面料卷(102)一侧转动;/n所述标带安置机构(202)上还包括有棉带拉取组件(203)、棉带导向组件(206)、第一裁剪组件(210)、第二裁剪组件(213)、标带取送组件(216)以及腹部垫安置组件(226),所述输出棉带位于焊接台(251)一侧且竖直方向上输送,所述输出胶标一端位于焊接台(251)上且水平方向上输送,所述棉带拉取组件(203)包括定位夹手(204)以及拉取动力源(205),所述定位夹手(204)位于输出棉带的初始端下方,所述拉取动力源(205)驱动所述定位夹手(204)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使输出棉带的初始端落入或脱离所述定位夹手(204),所述定位夹手(204)用于夹紧或脱离输出棉带的初始端;/n所述棉带导向组件(206)包括导向推杆(207)、第一伸缩气缸(208)以及导向动力源(209),所述导向推杆(207)位于焊接台(251)一侧,所述第一伸缩气缸(208)驱动所述导向推杆(207)在水平面上运动,以使所述导向推杆(207)推至定位夹手(204)拉取定位后的输出棉带一侧,所述导向动力源(209)驱动所述导向推杆(207)在水平面上运动,以使所述导向推杆(207)抵压在输出棉带一侧面上,且将输出棉带推向焊接台(251);/n所述第一裁剪组件(210)包括第一裁剪刀(211)以及第一裁剪动力源(212),所述第一裁剪刀(211)位于焊接台(251)一侧的上方,且所述输出棉带位于第一裁剪刀(211)的刀口内,所述第一裁剪动力源(212)驱动所述第一裁剪刀(211)在水平面上运动,以使第一裁剪刀(211)剪断输出棉带;/n所述第二裁剪组件(213)包括第二裁剪刀以及第二裁剪...

【技术特征摘要】
1.腹部垫加工系统,包括定长折边设备(1)、标带安置设备(2)以及缝制设备(3),所述标带安置设备(2)以及缝制设备(3)分别位于定长直边设备的出料口两侧,所述定长折边设备(1)包括定长机架(101),所述定长机架(101)上包括有工作平台、裁切机构(103)以及腹部垫面料卷(102),所述裁切机构(103)位于工作平台上方,所述裁切机构(103)用于将腹部垫面料卷(102)的输出面料进行切断,所述标带安置设备(2)包括安置机架,所述安置机架上设有焊接台(251)、棉带辊轮(249)、胶标辊轮(214)、超声波焊接机构(250)以及标带安置机构(202),所述棉带辊轮(249)上套设有棉带卷,所述胶标辊轮(214)上套设有胶标卷,所述棉带卷的输出棉带以及胶标卷的输出胶标同时经过超声波焊接机构(250),所述超声波焊接机构(250)用于将输出棉带和输出胶标进行超声波焊接,所述缝制设备(3)包括缝制机架(301),所述缝制机架(301)上设有缝纫机(302),所述缝纫机(302)用于将标带上料后的腹部垫进行缝纫;
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长机架(101)上还包括对折机构以及折边机构(112),所述对折机构包括折板(110)以及第一折叠动力源(111),所述折板(110)位于工作平台上表面,所述折边机构(112)包括折边上夹板(113)、折边下夹板(116)、压片(118)、第二折叠动力源(120)、第三折叠动力源(121)、第一旋转动力源(122)以及第二旋转动力源(123),所述折边上夹板(113)和折边下夹板(116)均位于工作平台的一侧下方,且折边上夹板(113)位于折边下夹板(116)上方,所述压片(118)位于工作平台上方,所述折边上夹板(113)上与折边下夹板(116)上分别设有第一插槽(114)和第二插槽(117),当所述的输送面料输送至折边上夹板(113)上方时,所述第二折叠动力源(120)驱动压片(118)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使所述压片(118)将输出面料一侧边压至第一插槽(114)内,所述第三折叠动力源(121)驱动所述折边上夹板(113)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使所述折边上夹板(113)将夹住的输出面料一侧边向上提起至工作平台上方,所述第一旋转动力驱动所述折边上夹板(113)在竖直方向上转动,以使所述折边上夹板(113)将夹住的输出面料一侧边旋转至与工作平台平行,所述第一折叠动力源(111)驱动所述折板(110)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以使所述折板(110)将提起的输出面料推至一侧,所述折板(110)的运动方向与输出面料的输送方向相同,当所述裁切机构(103)将输出面料切断时,所述第二平移动力源(325)驱动压片(118)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使所述压片(118)将输出面料切断处的侧边压至第二插槽(117)内,所述第二旋转动力源(123)驱动所述折边下夹板(116)在竖直方向上转动,以使所述折边下夹板(116)将夹住的输出面料侧边转动至与工作平台平行,所述折边上夹板(113)的转动方向与折边下夹板(116)的转动方向相同且均朝向腹部垫面料卷(102)一侧转动;
所述标带安置机构(202)上还包括有棉带拉取组件(203)、棉带导向组件(206)、第一裁剪组件(210)、第二裁剪组件(213)、标带取送组件(216)以及腹部垫安置组件(226),所述输出棉带位于焊接台(251)一侧且竖直方向上输送,所述输出胶标一端位于焊接台(251)上且水平方向上输送,所述棉带拉取组件(203)包括定位夹手(204)以及拉取动力源(205),所述定位夹手(204)位于输出棉带的初始端下方,所述拉取动力源(205)驱动所述定位夹手(204)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使输出棉带的初始端落入或脱离所述定位夹手(204),所述定位夹手(204)用于夹紧或脱离输出棉带的初始端;
所述棉带导向组件(206)包括导向推杆(207)、第一伸缩气缸(208)以及导向动力源(209),所述导向推杆(207)位于焊接台(251)一侧,所述第一伸缩气缸(208)驱动所述导向推杆(207)在水平面上运动,以使所述导向推杆(207)推至定位夹手(204)拉取定位后的输出棉带一侧,所述导向动力源(209)驱动所述导向推杆(207)在水平面上运动,以使所述导向推杆(207)抵压在输出棉带一侧面上,且将输出棉带推向焊接台(251);
所述第一裁剪组件(210)包括第一裁剪刀(211)以及第一裁剪动力源(212),所述第一裁剪刀(211)位于焊接台(251)一侧的上方,且所述输出棉带位于第一裁剪刀(211)的刀口内,所述第一裁剪动力源(212)驱动所述第一裁剪刀(211)在水平面上运动,以使第一裁剪刀(211)剪断输出棉带;
所述第二裁剪组件(213)包括第二裁剪刀以及第二裁剪动力源,所述第二裁剪刀位于导向推杆(207)推动方向上的焊接台(251)一侧,胶标叠加焊接后的对折输出棉带位于第二裁剪刀的刀口内,所述第二裁剪动力源驱动所述第二裁剪刀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使所述第二裁剪刀剪断胶标叠加焊接后的对折输出棉带;
所述标带取送组件(216)包括取送手、第一取送动力源(218)以及第二取送动力源(225),所述第一取送动力源(218)驱动所述取送手在水平面上运动,以使所述取送手对准焊接后的标带,所述取送手用于夹取焊接后的标带,所述第二取送动力源(225)驱动所述取送手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使所述取送手将夹取后的标带移送至定长折边设备(1)的出料口一侧;
所述腹部垫安置组件(226)包括安置手(227)、第一安置动力源(231)以及第二安置动力源(232),所述第一安置动力源(231)驱动所述安置手(227)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使所述安置手(227)与定长折边设备(1)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安置动力源(232)驱动所述安置手(227)在水平面上运动,以使所述安置手(227)移动至定长折边设备(1)的出料口处,所述安置手(227)用于夹取定长折边设备(1)上标带上料后的腹部垫;
所述缝制机架(301)上还包括有夹持机构(304)、移送机构(315)以及拾料机构(322),所述移送机构(315)位于夹持机构(304)与拾料机构(322)之间,所述夹持机构(304)包括横梁(305)以及两组夹持臂(306),所述横梁(305)水平位于缝纫平台(303)上,两组所述夹持臂(306)相互水平设置在横梁(305)同一侧,且两组所述夹持臂(306)均与横梁(305)垂直,任一一组所述夹持臂(306)一侧还设有第一平移动力源(314),所述第一平移动力源(314)驱动该组夹持臂(306)在水平面上运动,以使该组所述夹持臂(306)校准折边加工装置上腹部垫的对应折边,所述横梁(305)一侧设有第二平移动力源(325),所述第二平移动力源(325)驱动横梁(305)在水平面上运动,以使两组所述夹持臂(306)靠近或远离折边加工装置上的标带上料且折边后的腹部垫,两组所述夹持臂(306)用于夹持折边加工装置上标带上料且折边后的腹部垫;
所述移送机构(315)包括滑板(316)、上压板(130)以及两块立板(317),所述上压板(130)以及两块立板(317)均位于滑板(316)底部,两块所述立板(317)相互水平设置,且两块所述立板(317)之间均有受压空间(326),所述上压板(130)位于所述受压空间(326)的正上方,所述滑板(316)上设有第三平移动力源(318)和第四平移动力源(319),所述第三平移动力源(318)驱动滑板(316)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以使所述上压板(130)位于夹持臂(306)与缝纫平台(303)之间的腹部垫上方,且所述受压空间(326)位于夹持臂(306)与缝纫平台(303)之间的腹部垫下方,所述第四平移动力源(319)驱动上压板(130)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使所述上压板(130)将夹持臂(306)与缝纫平台(303)之间的腹部垫压入受压空间(326)内;
所述拾料机构(322)包括多组按压杆(323),所述缝纫机(302)一侧的底座上设有收料门(327),多组所述按压杆(323)两两相互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航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琼派瑞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