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672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头,包括:连接管;壳体,可拆卸式连接至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密封件,设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壳体之间;以及出水孔,贯穿所述壳体,且连通至所述连接管;其中,所述出水孔为一圆台体,所述出水孔在壳体外表面一端的孔径小于其在壳体内表面一端的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头
本申请涉及一种喷头。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去除污渍,通常会在待清洗表面先喷清洁液或液态水,为了达到清洁效果,需要通过喷嘴喷出大面积的水流,同时需要确保水流具有一定的初速度。目前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高压力泵的动能,从而提升液体的喷射速度,加大喷嘴的出水口或增加喷嘴的数量,从而提升喷嘴喷射的面积,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运营成本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在控制出水量的同时,提升液体的喷射速度和喷射范围,进而既能节省水资源,又能确保清洁效果。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喷头,包括:连接管;壳体,可拆卸式连接至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密封件,设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壳体之间;以及出水孔,贯穿所述壳体,且连通至所述连接管;其中,所述出水孔为一圆台体,所述出水孔在壳体外表面一端的孔径小于其在壳体内表面一端的孔径。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孔在壳体内表面一端的孔径为D1,所述出水孔在壳体外表面一端的孔径为D2,D1与D2的比值范围为3~5。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壳体底板,所述出水孔贯穿于所述壳体底板的中部;以及壳体侧壁,垂直连接至所述壳体底板的边缘处;其中,所述壳体底板与所述壳体侧壁围成一圆柱形空腔。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包括:安装板,其中部设有一安装板通孔;第一管体,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连通至所述安装板通孔;以及第二管体,穿过所述安装板通孔,连通至所述第一管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体包括:管体底座,其为圆柱体,固定至所述安装板;壳体侧壁的内侧螺旋连接至所述管体底座外侧壁;以及管体凸台,其为圆柱体,突出于所述管体底座顶部,所述管体凸台的顶面与壳体底板的内侧面相切;其中,所述管体凸台的底面直径小于所述管体底座的顶面直径;所述管体底座与所述管体凸台内皆设有空腔,连通至所述第二管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体包括:两个管体通孔,贯穿于所述管体凸台侧壁,且彼此相对设置;圆环形通道,位于所述管体凸台的外侧壁与壳体侧壁内侧之间,通过两个管体通孔连通至所述管体凸台内的空腔;两个管体凹槽,下凹于所述管体凸台侧壁的顶部,且彼此相对设置;以及导流槽,下凹于所述管体凸台顶面,通过两个管体凹槽连通至所述圆环形通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体包括第一挡墙,突出于所述管体凸台顶部;第二挡墙,突出于所述管体凸台顶部,与所述第一挡墙形状相同且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挡墙、所述第二挡墙及壳体底面的内侧围成一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中部与所述出水孔相对设置。进一步的,第一挡墙两侧分别包括第一导流面及第二导流面;第二挡墙两侧分别包括第三导流面及第四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包括垂直于所述管体凸台顶部的第一平面及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二导流面包括垂直于所述管体凸台顶部的第二平面;所述第三导流面包括垂直于所述管体凸台顶部的第三平面及第二弧形面;所述第四导流面包括垂直于所述管体凸台顶部的第四平面;其中,第一挡墙在第一弧形面末端与第二挡墙的第三平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第二挡墙在第二弧形面末端与第一挡墙的第一平面之间形成第二间隙,与所述第一间隙相对设置;第一弧形面、第二弧形面及壳体底面的内侧围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弧形面与所述第二弧形面的横截面为同一圆上的两段圆弧;第二平面、第三平面及壳体底面的内侧围成第二通道,通过第一间隙连通至一管体凹槽;第一平面、第四平面及壳体底面的内侧围成第三通道,通过第二间隙连通至另一管体凹槽。进一步的,第三平面平行于第一平面,第四平面平行于第二平面;和/或,第一平面与第四平面的夹角为30-60度,第二平面与第三平面的夹角为30-60度。进一步的,第一弧形面末端的切线与所述第三导流面的夹角为30-60度;第二弧形面末端的切线与所述第一导流面的夹角为30-60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喷头,在其内部设置环形加速通道,以提升喷头出水孔的出水速度以及在喷头内形成漩涡,使得喷出的水珠具有不同的速度方向,从而提升喷头的喷射速度和喷射面积。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提升喷头的喷射速度和喷射面积,一般需要增加喷头数量和/或压力泵,导致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升高,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而在本技术中,无需增加喷头数量和/或压力泵,也可以提升喷头的喷射速度和喷射面积,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节省资源。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图1是实施例中的喷头结构爆炸图。图2是实施例中的连接管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的第一管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中管体凸台俯视图。图5是实施例中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位置关系图。图6是实施例中壳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中第一管体和壳体的透视图。图8是实施例中的水流路线图。图中标号喷头1;连接管100;壳体200;密封件300;进水区101;加速区102;出水区103;第一管体110;第二管体120;安装板130;管体底座1101;管体通孔1102;管体凸台1103;圆环形通道1104;管体凹槽1105;导流槽10;第一导流面141;第二导流面142;第三导流面151;第四导流面152;第一端1401;第二端1402;第三端1501;第四端1502;安装板通孔131;出水孔203;第一开口1011;第二开口1012第一弧形面1421;第一平面1422;第二平面1522;第二弧形面15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图1所示,图1是实施例中的喷头结构爆炸图。本实施例中,本技术的喷头1包括连接管100、壳体200以及密封件300。如图4所示,图4是实施例中管体凸台俯视图。其中,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本实施例中的喷头1按功能可分为两个进水区101、一个加速区102以及一个出水区103,液体经过进水区101进入加速区102,在加速区102形成无数圈环形水流,其中,加速区102越靠近出水区103的水流流速更快,环形水流通过出水区103螺旋上升,并通过出水口喷出,完成大面积喷洒。如图2所示,图2是实施例中的连接管结构示意图。具体的,连接管100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接管;/n壳体,可拆卸式连接至所述连接管的一端;/n密封件,设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壳体之间;以及/n出水孔,贯穿所述壳体,且连通至所述连接管;/n其中,所述出水孔为一圆台体,所述出水孔在壳体外表面一端的孔径小于其在壳体内表面一端的孔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管;
壳体,可拆卸式连接至所述连接管的一端;
密封件,设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壳体之间;以及
出水孔,贯穿所述壳体,且连通至所述连接管;
其中,所述出水孔为一圆台体,所述出水孔在壳体外表面一端的孔径小于其在壳体内表面一端的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水孔在壳体内表面一端的孔径为D1,
所述出水孔在壳体外表面一端的孔径为D2,
D1与D2的比值范围为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壳体底板,所述出水孔贯穿于所述壳体底板的中部;以及
壳体侧壁,垂直连接至所述壳体底板的边缘处;
其中,所述壳体底板与所述壳体侧壁围成一圆柱形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包括:
安装板,其中部设有一安装板通孔;
第一管体,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连通至所述安装板通孔;以及
第二管体,穿过所述安装板通孔,连通至所述第一管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包括:
管体底座,其为圆柱体,固定至所述安装板;壳体侧壁的内侧螺旋连接至所述管体底座外侧壁;以及
管体凸台,其为圆柱体,突出于所述管体底座顶部,所述管体凸台的顶面与壳体底板的内侧面相切;
其中,所述管体凸台的底面直径小于所述管体底座的顶面直径;
所述管体底座与所述管体凸台内皆设有空腔,连通至所述第二管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包括:
两个管体通孔,贯穿于所述管体凸台侧壁,且彼此相对设置;
圆环形通道,位于所述管体凸台的外侧壁与壳体侧壁内侧之间,通过两个管体通孔连通至所述管体凸台内的空腔;
两个管体凹槽,下凹于所述管体凸台侧壁的顶部,且彼此相对设置;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斐孟金龙徐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得恩光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