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燃烧室燃烧效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3755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燃烧室燃烧效率的方法,该装置包括压气机、火焰筒、喷嘴和点火装置,火焰筒上设置有喷嘴和点火装置;喷嘴上设置有调节阀;压气机上设置有第一进气阀,第一进气阀用以对进入火焰筒内的空气量进行控制;超声波检测装置发出超声波;中控单元分别与调节阀、第一进气阀和超声波检测装置连接,中控单元根据超声波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调节调节阀和第一进气阀;当超声波检测装置检测到火焰筒内壁的积碳厚度不在预设厚度范围内时,则调节第一进气阀控制空气量以及调节调节阀控制燃料喷出量,利用中控单元调节第一进气阀和调节阀实现对空气量和燃料喷出量的精确调节,降低火焰筒筒壁上的积碳厚度,增加燃烧室的有效利用空间,提高燃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燃烧室燃烧效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燃烧室燃烧效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燃烧室的主要作用是将来自压气机的高压空气与燃料喷嘴喷入的燃料混合并经过等压燃烧,把蕴储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形成高温燃气送入涡轮,推动涡轮机做功。燃烧室由外壳、火焰筒、喷嘴、涡流器、点火装置等组成。由压气机扩散段出来的高压空气分成两股:一股(约占1/4-2/5)进入火焰筒前部,与喷嘴喷出来的燃油混合形成油气混合气,经点火装置点火后燃烧。另一股(占3/4-3/5)从火焰筒与外壳间流过,对火焰筒壁面进行冷却,然后进入火焰筒与高温燃气掺混,使燃气温度降低,达到涡轮所要求的温度。但是现有的燃烧室内对于油气混合气的燃烧效率较低,无法对燃料进行充分的利用,导致燃料的利用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燃烧室燃烧效率的方法,可以根据火焰筒内壁上的积碳厚度调节燃料喷出量和空气的进气量,降低积碳厚度,扩大燃烧空间,提高燃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燃烧室燃烧效率的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燃烧室燃烧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设置在火焰筒外侧的超声波检测装置发出超声波,对火焰筒内壁的积碳厚度进行实时检测,并将实时积碳厚度检测数据传输至中控单元内;/n根据所述实时积碳厚度检测数据调节设置在喷嘴上的调节阀和设置在与所述火焰筒连接的压气机上设置的第一进气阀;/n当所述超声波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火焰筒内壁上的实时积碳厚度不在预设范围内时,则调节所述第一进气阀以控制进入火焰筒内的空气量和调节所述调节阀以控制进入火焰筒内的燃料喷出量,使得所述空气量和所述燃料喷出量达到最佳燃烧配比;/n利用设置在火焰筒上的点火装置点燃燃料,以提高燃烧室的燃烧效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燃烧室燃烧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火焰筒外侧的超声波检测装置发出超声波,对火焰筒内壁的积碳厚度进行实时检测,并将实时积碳厚度检测数据传输至中控单元内;
根据所述实时积碳厚度检测数据调节设置在喷嘴上的调节阀和设置在与所述火焰筒连接的压气机上设置的第一进气阀;
当所述超声波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火焰筒内壁上的实时积碳厚度不在预设范围内时,则调节所述第一进气阀以控制进入火焰筒内的空气量和调节所述调节阀以控制进入火焰筒内的燃料喷出量,使得所述空气量和所述燃料喷出量达到最佳燃烧配比;
利用设置在火焰筒上的点火装置点燃燃料,以提高燃烧室的燃烧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燃烧室燃烧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内设置有积碳厚度标准矩阵S(S1,S2,S3,S4),其中S1表示第一厚度,S2表示第二厚度,S3第三厚度,S4表示第四厚度,且S1>S2>S3>S4,所述超声波检测装置根据筒壁内各处的实时厚度求和之后得到实时平均厚度Si,若实时平均厚度Si>第一厚度S1,则判定所述实时平均厚度过高,需要对空气量和燃料喷出量进行控制,使得燃料的燃烧更为充分,此时同时调节第一进气阀和调节阀,降低空气量和燃料喷出量;
若第一厚度S1>实时平均厚度Si>第二厚度S2,则判定所述实时平均厚度高,需要对空气量和燃料喷出量进行控制,使得燃料的燃烧充分,此时同时调节第一进气阀和调节阀,提高空气量,保持燃料喷出量;
若第二厚度S2>实时平均厚度Si>第三厚度S3,则判定所述实时平均厚度中等,需要对空气量和燃料喷出量进行控制,使得燃料的燃烧更为充分,此时保持空气量,保持燃料喷出量;
若第三厚度S3>实时平均厚度Si>第四厚度S4,则判定所述实时平均厚度低,需要对空气量和燃料喷出量进行控制,使得燃料的燃烧更为充分,此时同时调节第一进气阀和调节阀,保持空气量和提高燃料喷出量;
若实时平均厚度Si<第四厚度S4,则判定所述实时平均厚度过低,需要对空气量和燃料喷出量进行控制,使得燃料的燃烧更为充分,此时同时调节第一进气阀和调节阀,提高空气量和燃料喷出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燃烧室燃烧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火焰筒进行平面投影,形成投影平面,所述中控单元对所述投影平面的积碳厚度进行测定分析,所述中控单元内设置有平面积碳厚度标准矩阵H(H1,H2,H3),其中,H1表示主燃区对应的积碳厚度,H2表示掺混区对应的积碳厚度,H3表示筒尾的积碳厚度,主燃区位于火焰筒的筒首,掺混区位于火焰筒的中部,燃料和空气在主燃区燃烧后,掺混区用以将燃烧后的高温燃气与空气混合,经过火焰筒的筒尾排出;若所述中控单元分析对应区域的积碳厚度不符合所述平面积碳厚度标准矩阵H(H1,H2,H3)的参数要求,则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性能分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燃烧室燃烧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获取在t1时刻的积碳厚度矩阵HT(Ht11,Ht12,Ht13),其中Ht11表示在t1时刻的助燃区的实际积碳厚度,Ht12表示在t1时刻的掺混区的实际积碳厚度,Ht13表示在t1时刻的筒尾的实际积碳厚度;
检测获取在t2时刻的积碳厚度矩阵HT(Ht21,Ht22,Ht23),其中Ht21表示在t2时刻的助燃区的实际积碳厚度,Ht22表示在t2时刻的掺混区的实际积碳厚度,Ht23表示在t2时刻的筒尾的实际积碳厚度;
检测获取在t3时刻的积碳厚度矩阵HT(Ht31,Ht32,Ht33),其中Ht31表示在t3时刻的助燃区的实际积碳厚度,Ht32表示在t3时刻的掺混区的实际积碳厚度,Ht33表示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爱军曹政坤丁磊张扬军钱煜平陈光亮侯跃艳殷爱伟李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赛马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