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抑制负温度系数效应的醇基燃料宽温度范围稳定燃烧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3755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6
一种基于抑制负温度系数效应的醇基燃料宽温度范围稳定燃烧实现方法,以二乙基甲氧基硼烷溶液作为反应性添加剂,与纳米添加剂加入基底燃料中,在室温环境下经物理方式均匀混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采取添加燃料改性剂通过化学放热和物理传热的协同调控方法抑制醇类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负温度系数效应,具有着火延迟时间短、中低温自燃性强、燃烧稳定、常温储存安定性良好等优点,可实现生物质醇类燃料宽温度拓宽至140℃范围的高效稳定燃烧的调控,操作简单易行,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抑制负温度系数效应的醇基燃料宽温度范围稳定燃烧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内燃机燃料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抑制负温度系数效应的醇基燃料宽温度范围稳定燃烧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醇类燃料由于热值较低、汽化潜热较高,燃料从喷入缸内到完全燃烧还需经过雾化蒸发、燃气混合和化学反应等燃烧过程,燃料喷射形成的液滴在燃烧过程中普遍受莱顿现象的影响,使得醇类燃料表现出着火延迟时间较长的燃烧特性,严重影响燃烧体系的传热速率和热效率,造成燃烧前期物理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中体系温度发生脉动,对可靠着火、高效稳定燃烧和污染物排放控制产生不利影响,制约着先进内燃机燃烧技术的发展。如通过预混控制和辅助点火手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控自燃着火和传热速率,但会给发动机结构和参数设计增加难度,同时也会影响发动机的做功能力和使用寿命,且改装发动机常需匹配专用燃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生物质醇类燃料在中低温燃烧区普遍存在的负温度系数效应和单纯依靠提升燃料导热系数的物理传热增强以促进蒸发的方法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抑制负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抑制负温度系数效应的醇基燃料宽温度范围稳定燃烧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二乙基甲氧基硼烷溶液作为反应性添加剂,与纳米添加剂加入基底燃料中,在室温环境下经物理方式均匀混合,利用反应性添加剂原位自由基生成伴随的自蔓延氧化放热和纳米颗粒汽化中心的传热增强作用降低气态绝热层的阻热效应并提高醇类燃料的蒸发速率,进而实现对燃烧过程中负温度系数效应的抑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抑制负温度系数效应的醇基燃料宽温度范围稳定燃烧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二乙基甲氧基硼烷溶液作为反应性添加剂,与纳米添加剂加入基底燃料中,在室温环境下经物理方式均匀混合,利用反应性添加剂原位自由基生成伴随的自蔓延氧化放热和纳米颗粒汽化中心的传热增强作用降低气态绝热层的阻热效应并提高醇类燃料的蒸发速率,进而实现对燃烧过程中负温度系数效应的抑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抑制负温度系数效应的醇基燃料宽温度范围稳定燃烧实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二乙基甲氧基硼烷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50%,纳米石墨烯片、纳米氮化硼或纳米银的质量分数为0%~0.5%,余量为醇类基底燃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抑制负温度系数效应的醇基燃料宽温度范围稳定燃烧实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二乙基甲氧基硼烷溶液,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其浓度为1~4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抑制负温度系数效应的醇基燃料宽温度范围稳定燃烧实现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彬刘洪赵正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