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PE电熔管件的接线端子及PE电熔管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45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PE电熔管件的接线端子及PE电熔管件,包括空心的铜端头、镀铜座和铜接线条;所述铜接线条包括板条,所述板条中部下压有接线位;所述接线位处开设有两接线孔;所述接线孔处固定有电阻丝;所述板条两端设置有波纹型结构;所述镀铜座包括筒体,及一体制成于筒体底部的至少两斜拉脚;及一体制成于筒体顶部的多个斜撑;及开设于筒体两侧的板孔;所述板条穿过板孔并下压与筒体外部压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PE电熔管件的接线端子及PE电熔管件,能够使接线端子和PE管件紧固连接,避免出现加热后接线端子和PE管件造成摇晃,同时,接线端子和电阻加热丝充分接触,从而使接线端子供电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PE电熔管件的接线端子及PE电熔管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PE电熔管组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PE电熔管件的接线端子及PE电熔管件,属于PE电熔管组件

技术介绍
PE管件、管材电熔熔接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给嵌于管件内壁的铜丝通电加热,使熔合区部位塑料树脂发生相变,高分子链段在一定压力下互相渗透、交织,通过冷却材料重新结晶排列,使熔合部位结合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其中,PE电熔管件其内侧的电阻加热丝通过接线端子进行供电加热,现有的PE电熔管件其接线端子通常采用实心结构,底部设置电阻丝穿孔,且其底面设置波纹面,从而使接线端子与PE管体一体注塑成型;但其注塑过程中,因为注塑压力,及后期导电加热过程中产生热变形,其无法保证接线端子与电阻丝充分接触,及接线端子与PE关键充分接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PE电熔管件的接线端子及PE电熔管件,能够使接线端子和PE管件充分接触,及接线端子和电阻加热丝充分接触,从而使接线端子供电的稳定性。本技术的用于PE电熔管件的接线端子,采用两个空心件相互套接,及一个板条件与空心件卡接,利用板条件与电阻加热丝牢固安装和稳定电接触,电熔机通过导线电连接空心件和板条,最后给电阻丝进行供电,其结构具体如下:包括空心的铜端头、镀铜座和铜接线条;所述铜接线条包括板条,所述板条中部下压有接线位;所述接线位处开设有两接线孔;所述接线孔处固定有电阻丝;所述板条两端设置有波纹型结构;安装时,先将电阻丝交替穿过接线孔,并与接线孔固定,使电阻丝与板条进行面接触;从而使接线端子与电阻丝点连接转换为板连接,由于板条其接线位成型为凹型结构,其能够实现立体浇注塑,所述镀铜座包括筒体,及一体制成于筒体底部的至少两斜拉脚;及一体制成于筒体顶部的多个斜撑;及开设于筒体两侧的板孔;所述板条穿过板孔并下压与筒体外部压紧;所述铜端头包括顶面弧面结构的前接触端,及一体制成于前接触端底部的L型卡座;所述前接触端与筒体嵌合,前接触端上侧内壁与斜撑压紧,其下侧内壁与板条其波纹面压紧;铜端头和镀铜座安装时,先将铜端头其L型卡座与铜接线条错位下压,接着,旋接铜端头使L型卡座与铜接线条卡接限位;并通过直接焊接或向铜端头内注塑使铜端头上顶,固化后,将L型卡座与铜接线条压紧;板条与镀铜座卡接后,板条和镀铜座卡接位及镀铜座与板条外部贴合位均紧密电连接;使板条与镀铜座能够形成面接触,导电性好,最后,通过前接触端内侧与筒体其斜撑压紧形成一道电连接,板条与铜端头内面压紧形成二道电连接,前接触端底部的L型卡座与板条底部压紧形成三道电连接,注塑时,通过斜拉脚与PE管本体一体注塑绑定,最后固化后,使接线端子和PE管件牢固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镀铜座由板体冲压、卷曲和边缝焊接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电阻丝通过穿孔缠绕、穿孔焊接、穿孔铆定或穿孔螺栓螺母压紧固定于接线孔处。进一步地,所述板条通过导电胶或焊接固定于筒体外部。进一步地,所述前接触端与筒体焊接,通过将前接触端和筒体上的板条卡接,后期进行一体焊接,使其连接更加牢固。进一步地,所述前接触端上设置有PE进料孔。进一步地,所述板条包括中间宽段,及与中间宽段一体制成的窄段。一种PE电熔管件,包括接线端子,及与接线端子一体注塑构成的PE管本体;所述PE管本体其内侧电阻丝与接线端子电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用于PE电熔管件的接线端子及PE电熔管件,能够使接线端子和PE管件紧固连接,避免出现加热后接线端子和PE管件造成摇晃,同时,接线端子和电阻加热丝充分接触,从而使接线端子供电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组装前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组装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铜端头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铜接线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用于PE电熔管件的接线端子,采用两个空心件相互套接,及一个板条件与空心件卡接,利用板条件与电阻加热丝牢固安装和稳定电接触,电熔机通过导线电连接空心件和板条,最后给电阻丝进行供电,其结构具体如下:包括空心的铜端头、镀铜座和铜接线条;所述铜接线条包括板条1,所述板条1中部下压有接线位2;所述接线位2处开设有两接线孔3;所述接线孔3处固定有电阻丝;所述板条1两端设置有波纹型结构;安装时,先将电阻丝交替穿过接线孔,并与接线孔固定,使电阻丝与板条进行面接触;从而使接线端子与电阻丝点连接转换为板连接,由于板条其接线位成型为凹型结构,其能够实现立体浇注塑,所述镀铜座包括筒体4,及一体制成于筒体底部的至少两斜拉脚5;及一体制成于筒体顶部的多个斜撑6;及开设于筒体两侧的板孔7;所述板条1穿过板孔7并下压与筒体4外部压紧;所述铜端头包括顶面弧面结构的前接触端8,及一体制成于前接触端底部的L型卡座9;所述前接触端8与筒体4嵌合,前接触端8上侧内壁与斜撑6压紧,其下侧内壁与板条1其波纹面11压紧;铜端头和镀铜座安装时,先将铜端头其L型卡座与铜接线条错位下压,接着,旋接铜端头使L型卡座与铜接线条卡接限位;并通过直接焊接或向铜端头内注塑使铜端头上顶,固化后,将L型卡座与铜接线条压紧;板条与镀铜座卡接后,板条和镀铜座卡接位及镀铜座与板条外部贴合位均紧密电连接;使板条与镀铜座能够形成面接触,导电性好,最后,通过前接触端内侧与筒体其斜撑压紧形成一道电连接,板条与铜端头内面压紧形成二道电连接,前接触端底部的L型卡座与板条底部压紧形成三道电连接,注塑时,通过斜拉脚与PE管本体一体注塑绑定,最后固化后,使接线端子和PE管件牢固连接。其中,所述镀铜座由板体冲压、卷曲和边缝焊接制成。所述电阻丝通过穿孔缠绕、穿孔焊接、穿孔铆定或穿孔螺栓螺母压紧固定于接线孔处。所述板条1通过导电胶或焊接固定于筒体4外部。所述前接触端8与筒体4焊接,通过将前接触端和筒体上的板条卡接,后期进行一体焊接,使其连接更加牢固。如图3所示,再一实施例中,所述前接触端8上设置有PE进料孔81,通过PE进料孔向前接触端进行PE注料,硬化后,使板条和前接触端紧密电连接。如图4所示,再一实施例中,所述板条1包括中间宽段111,及与中间宽段一体制成的窄段112。一种PE电熔管件,包括接线端子,及与接线端子一体注塑构成的PE管本体;所述PE管本体其内侧电阻丝与接线端子电连接。上述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PE电熔管件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的铜端头、镀铜座和铜接线条;所述铜接线条包括板条,所述板条中部下压有接线位;所述接线位处开设有两接线孔;所述接线孔处固定有电阻丝;所述板条两端设置有波纹型结构;所述镀铜座包括筒体,及一体制成于筒体底部的至少两斜拉脚;及一体制成于筒体顶部的多个斜撑;及开设于筒体两侧的板孔;所述板条穿过板孔并下压与筒体外部压紧;所述铜端头包括顶面弧面结构的前接触端,及一体制成于前接触端底部的L型卡座;所述前接触端与筒体嵌合,前接触端上侧内壁与斜撑压紧,其下侧内壁与板条其波纹面压紧;所述L型卡座与板条端部卡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PE电熔管件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的铜端头、镀铜座和铜接线条;所述铜接线条包括板条,所述板条中部下压有接线位;所述接线位处开设有两接线孔;所述接线孔处固定有电阻丝;所述板条两端设置有波纹型结构;所述镀铜座包括筒体,及一体制成于筒体底部的至少两斜拉脚;及一体制成于筒体顶部的多个斜撑;及开设于筒体两侧的板孔;所述板条穿过板孔并下压与筒体外部压紧;所述铜端头包括顶面弧面结构的前接触端,及一体制成于前接触端底部的L型卡座;所述前接触端与筒体嵌合,前接触端上侧内壁与斜撑压紧,其下侧内壁与板条其波纹面压紧;所述L型卡座与板条端部卡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E电熔管件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铜座由板体冲压、卷曲和边缝焊接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E电熔管件的接线端子,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敏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盛丰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