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车库水动力阻水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331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车库水动力阻水装置及方法,包括阻水板组件,阻水板组件包括第一阻水件,第一阻水件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阻水件一端转动连接,第一阻水件和第二阻水件设有发泡层,底座设有能够使得发泡层嵌入的凹槽,底座开设的进水口与凹槽相连通,还包括侧轨组件,侧轨组件包括侧板,侧板设有爬升轨道,爬升轨道包括水平设置的直线轨道和弧形的提升轨道,第二阻水件设有嵌入爬升轨道的行走组件,行走组件与安装在第二阻水件的驱动机构连接,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阻水装置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车库水动力阻水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建筑阻水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车库水动力阻水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当台风暴风雨来临时,城市的排水系统超荷载,住宅小区的地下车库遭到反灌,大量车辆被水浸泡,造成财产损失。目前处于较低地区的建筑物或住宅在遇到下倾盆大雨时即会发生淹水现象,因此住户通常是采用堆积砂包或钉设挡水板在建筑物与住宅门口,以阻挡外界的水进入室内;专利技术人发现,这些方法如:堆积砂包则相当笨重且耗时,于不使用时搬移也相当费力。另外,对钉设挡水板则效果不佳且在不使用时拆下也会留下钉痕影响门口美观。此外使用挡水板或者沙袋存在很大的问题,挡水初期,车辆无法进出车库,物业和业主会产生矛盾,物业要挡,车主要进出车辆;使用人工的办法进行挡水,在夜间不能够有效及时地做出反应,车库仍然存在被淹没的风险,难以应对突发的汛情,容易垮塌和漏水。经检索,施威伍、王伟丞专利技术了活动式防水闸门的组成结构(专利号:201710840776.8)。此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动式防水闸门的组成结构,其通过一框座、一主闸板、多个层叠闸板、多个扣压开关及多个夹具所相对构组而成;本专利技术组成的闸门作为在遇到倾盆大雨时为防止外界的水淹入室内可作快速组装,迅速挡水的架设,且通过各层叠闸板的纵向叠置扣勾结构,可自由朝上叠置扣勾多个层叠闸板架设至所需预定高度,视情况随时增减层叠闸板及夹具数量,除可较简易地强化稳固挡水效果外,更可达到防水高度的便利调整性及机能性。但此专利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安装,并且需要人工监测水位的实时变化来控制架设层叠闸板至所需的高度。这种方法虽然可以阻挡一定的水,防止地下车库被淹,但是无法摆脱需要人力的缺点,没有实现全自动。经检索,段瑞永、闫吉玲、张文俊、邱锐、黄龙、李巨光专利技术了一种地下车库前端充气防水装置(专利号:202010534735.8),设置在地下车库入口的坡道上,包括气囊、翻板和液压缸,所述坡道上设置有气囊槽,气囊槽的两端延伸于坡道两侧的墙体内,并向墙体上侧延伸形成气囊密封槽,气囊安装于气囊槽的底面,气囊的两端均竖向设置有导向柱,翻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气囊槽的顶面,翻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连接有液压泵,气囊连接有空压机;气囊密封槽的墙体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两侧墙体附近或车库内设置有多个水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液压泵和空压机工作。但此方法一旦气囊工作,进行阻水,无法实现在阻水的初期(水位不是很高的情况下),车辆自由出入车库的目的,对于实际应用有很大的不便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下车库水动力阻水装置,使用方便,而且挡水初期不会影响车辆的进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车库水动力阻水装置,包括阻水板组件,阻水板组件包括第一阻水件,第一阻水件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阻水件一端转动连接,第一阻水件和第二阻水件设有发泡层,底座设有能够使得发泡层嵌入的凹槽,底座开设的进水口与凹槽相连通,还包括侧轨组件,侧轨组件包括侧板,侧板设有爬升轨道,爬升轨道包括水平设置的直线轨道和弧形的提升轨道,第二阻水件设有嵌入爬升轨道的行走组件,行走组件与安装在第二阻水件的驱动机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阻水件及第二阻水件均安装有发电组件,所述发电组件与储能电源连接,储能电源与驱动机构连接,用于对驱动机构进行供电。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阻水件及第二阻水件均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上承载保护板,所述上承重保护板内部固定有下承重板,所述发电组件包括压条,压条中部与下承重板固定,端部通过压条弹性件压紧上承载保护板,下承重板还与多个压电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压电片的另一端通过压电片弹性件与下承重板连接,压电片与下承重板之间设有压电片垫板。进一步的,所述发泡层采用聚氨酯发泡层,聚氨酯发泡层通过聚氨酯发泡层固定片固定在第一阻水件和第二阻水件的底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阻水件和第二阻水件均包括多个阻水单元模块,相邻阻水单元模块通过连接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阻水件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铰接件铰接,铰接件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底座铰接。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二阻水件顶端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通过传动机构与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与行走组件连接,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带轮和滚轮,所述滚轮和带轮嵌入爬升轨道中,所述带轮能够与提升轨道中设置的同步带接触。进一步的,所述直线轨道的一侧设有限位开关,限位开关能够与行走组件接触。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雨水的水位高度。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车库水动力阻水装置的工作方法,底座开设的凹槽接收由进水口流入的雨水,通过发泡层对第一阻水件和第二阻水件产生浮力,滚轮沿直线轨道运动,第一阻水件顶端和第二阻水件底端抬升,起到阻水作用,当水位达到设定警戒高度后,驱动机构带动行走组件工作,行走组件经过直线轨道进入提升轨道,然后沿提升轨道爬升,第二阻水件顶端抬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阻水装置,能够利用雨水的浮力和驱动机构带动行走组件沿爬升轨道的运动使得第一阻水件和第二阻水件抬升,起到阻水作用,自动化工作,无需堆积砂包或钉设挡水板,使用方便,省时省力。2.本专利技术的阻水装置,雨水量较小时,行走组件在直线轨道内运动,第一阻水件和第二阻水件的抬升高度能够小于车辆的底盘高度,在不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的前提下,能够起到阻挡雨水进入地下车库的作用。3.本专利技术的阻水装置,具有发电组件,能够利用发电组件向储能电源充电,无需额外连接电源,使用方便。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阻水板组件仰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阻水板组件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阻水板组件爆炸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第一阻水板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的E向截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发电组件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发电组件剖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图8的I处放大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第二阻水件仰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驱动机构与行走组件装配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驱动机构与行走组件装配剖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装配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底座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底座俯视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图15的A向截面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侧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装置控制箱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第一阻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车库水动力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阻水板组件,阻水板组件包括第一阻水件,第一阻水件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阻水件一端转动连接,第一阻水件和第二阻水件设有发泡层,底座设有能够使得发泡层嵌入的凹槽,底座开设的进水口与凹槽相连通,还包括侧轨组件,侧轨组件包括侧板,侧板设有爬升轨道,爬升轨道包括水平设置的直线轨道和弧形的提升轨道,第二阻水件设有嵌入爬升轨道的行走组件,行走组件与安装在第二阻水件的驱动机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车库水动力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阻水板组件,阻水板组件包括第一阻水件,第一阻水件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阻水件一端转动连接,第一阻水件和第二阻水件设有发泡层,底座设有能够使得发泡层嵌入的凹槽,底座开设的进水口与凹槽相连通,还包括侧轨组件,侧轨组件包括侧板,侧板设有爬升轨道,爬升轨道包括水平设置的直线轨道和弧形的提升轨道,第二阻水件设有嵌入爬升轨道的行走组件,行走组件与安装在第二阻水件的驱动机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车库水动力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水件及第二阻水件均安装有发电组件,所述发电组件与储能电源连接,储能电源与驱动机构连接,用于对驱动机构进行供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车库水动力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水件及第二阻水件均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上承载保护板,所述上承重保护板内部固定有下承重板,所述发电组件包括压条,压条中部与下承重板固定,端部通过压条弹性件压紧上承载保护板,下承重板还与多个压电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压电片的另一端通过压电片弹性件与下承重板连接,压电片与下承重板之间设有压电片垫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车库水动力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层采用聚氨酯发泡层,聚氨酯发泡层通过聚氨酯发泡层固定片固定在第一阻水件和第二阻水件的底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车库水动力阻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彬李宇吉魏龙朱凤磊孙浩宸曹彪李长河崔歆杨敏杨玉莹赵绪峰王晓铭高腾刘明政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