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形车轮、可变形车轮控制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220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7
本公开涉及一种可变形车轮、可变形车轮控制系统及车辆,该可变形车轮包括轮毂、多个伸缩杆以及多个弧形支撑块,多个伸缩杆围绕轮毂的外圆周间隔设置并沿径向延伸,多个弧形支撑块围绕轮毂以拼接成车轮外轮廓,每个弧形支撑块的周向两端分别通过伸缩杆与轮毂相连,通过控制相应伸缩杆的伸缩能够使得车轮外轮廓变形。通过伸缩杆的伸缩以带动弧形支撑块沿径向靠近或者远离轮毂,进而使围绕轮毂且由该多个弧形支撑块拼接而成的车轮外轮廓构造为不同的形状,从而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进而能够使得车辆在经过泥泞等不良路况时安全高效地通过,机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形车轮、可变形车轮控制系统及车辆
本公开涉及车辆
,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变形车轮、可变形车轮控制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车辆在泥泞、坑洼道路工况行驶时,由于地面湿滑,车辆容易打滑陷入困境,目前主要采用其他车辆牵引、拖拽的方式实现被困车辆的脱困,这种方式有以下缺点:1、需要有其他车辆的帮助。如果在偏远地区、山区等非交通干道道路上被困,很难会有其他车辆出现,或者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等到救援车辆。2、危险。如果碰到恶劣天气长时间未脱困,可能危及到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可能会使救援车辆陷入困境。3、耗时长。救援车辆在救援过程中耗费时间较长、可能会贻误最佳脱困时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形车轮、可变形车轮控制系统及车辆,该可变形车轮能够使车辆安全高效地通过泥泞道路等不同的路况,机动性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可变形车轮,所述可变形车轮包括轮毂、多个伸缩杆以及多个弧形支撑块,多个所述伸缩杆围绕所述轮毂的外圆周间隔设置并沿径向延伸,多个所述弧形支撑块围绕所述轮毂以拼接成车轮外轮廓,每个所述弧形支撑块通过所述伸缩杆与所述轮毂相连,通过控制相应伸缩杆的伸缩能够使得所述车轮外轮廓变形。可选地,所述可变现车轮至少包括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每个所述伸缩杆的伸长量相同,多个所述弧形支撑块围成的所述车轮外轮廓构造为圆形;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每个所述弧形支撑块对应的所述伸缩杆的伸出长度不同,以使得多个所述弧形支撑块围成的所述车轮外轮廓构造为等边三角形。可选地,每个所述弧形支撑块的周向两端分别通过所述伸缩杆与所述轮毂相连,所述轮毂围绕其外圆周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位组,每个所述弧形支撑块的周向端部设置有第二安装位组,所述多个伸缩杆包括多个伸缩杆组,每个所述伸缩杆组中具有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安装位组分别连接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该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另外一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弧形支撑块中相邻的所述第二安装位组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位组包括沿轴向布置的多个径向凸起部,所述第二安装位组包括沿轴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安装板,一个所述伸缩杆组中的一个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安装位组中的一个径向凸起部连接,该第一伸缩杆的另外一端与一个所述弧形支撑块的所述第二安装位组中的一个安装板连接;该所述伸缩杆组中的与该第一伸缩杆相邻的一个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安装位组中的另一个径向凸起部连接,该第二伸缩杆的另外一端和与该弧形支撑块相邻的弧形支撑块的端部处的第二安装位组中的一个所述安装板连接。可选地,每个所述伸缩杆组中的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为多个并且沿轴向交替设置,并且多个第一伸缩杆同步伸缩,多个第二伸缩杆同步伸缩。可选地,所述可变形车轮还包括弹性轮胎,所述弹性轮胎套设于所述车轮外轮廓并跟随所述车轮外轮廓的变形而发生形变。可选地,所述可变形车轮还包括轮辐,所述轮辐固定设置在所述轮毂沿轴向延伸的一端,且所述轮辐构造为三角形结构。可选地,所述伸缩杆构造为液压杆或气压杆。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可变形车轮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所述伸缩杆伸缩的驱动模块以及所述的可变形车轮,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伸缩杆伸缩以使所述车轮外轮廓发生变形。本公开另外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所述的可变形车轮或可变形车轮控制系统。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伸缩杆的伸缩以带动弧形支撑块沿径向靠近或者远离轮毂,进而使围绕轮毂且由该多个弧形支撑块拼接而成的车轮外轮廓构造为不同的形状,从而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进而能够使得车辆在经过泥泞等不良路况时安全高效地通过,机动性强。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可变形车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可变形车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示中的车轮外轮廓构造为圆形;图3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可变形车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示中的车轮外轮廓构造为圆形;图4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可变形车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示中的车轮外轮廓构造为等边三角形;图5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可变形车轮的轮毂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可变形车轮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轮毂11第一安装位组111径向凸起部2伸缩杆21伸缩杆组211第一伸缩杆212第二伸缩杆3弧形支撑块30车轮外轮廓31第二安装位组311安装板4轮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轴向”、“径向”及“周向”指的是该可变形车轮处于使用状态下所定义的轴向、径向及周向。此外,使用的术语如“第一”和“第二”等仅是为了区分一个要素和另外一个要素,并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如图1至图5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可变形车轮,可变形车轮可以包括轮毂1、多个伸缩杆2以及多个弧形支撑块3。轮毂1用于与车桥相连,以带动整个车轮进行旋转。多个伸缩杆2可以围绕轮毂1的外圆周间隔设置并沿径向延伸,多个弧形支撑块3围绕轮毂1以拼接成车轮外轮廓30,每个弧形支撑块3通过伸缩杆2与轮毂1相连。通过控制相应伸缩杆2的伸缩进而带动弧形支撑块3沿径向移动,以使得车轮外轮廓30变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伸缩杆2的伸缩以带动弧形支撑块3沿径向靠近或者远离轮毂1,进而使围绕轮毂1且由该多个弧形支撑块3拼接而成的车轮外轮廓30构造为不同的形状,从而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进而能够使得车辆在经过泥泞等不良路况时安全高效地通过,机动性强。参照图3所示,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每个弧形支撑块3的周向两端可以分别通过伸缩杆2与轮毂1相连,通过改变弧形支撑块3周向两端的伸缩杆2的伸长量,可以改变弧形支撑块3的倾斜角度,进而使由该多个弧形支撑块3拼接而成的车轮外轮廓30变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伸缩杆和支撑块的配合方式,本公开不限于此。具体地,如图1、图3及图4所示,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该可变形车轮至少可以包括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多个弧形支撑块3围成的车轮外轮廓30可以构造为圆形;在可变形车轮处于第一工作位置,车辆可以在正常的道路上进行行驶。在第二工作位置,多个弧形支撑块3围成的车轮外轮廓30构造为等边三角形。在车辆行驶至泥泞等不良路况时,驾驶员通过控制伸缩杆2使可变形车轮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构造为等边三角形的车轮外轮廓30可以有效地增大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形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车轮包括轮毂(1)、多个伸缩杆(2)以及多个弧形支撑块(3),/n多个所述伸缩杆(2)围绕所述轮毂(1)的外圆周间隔设置并沿径向延伸,多个所述弧形支撑块(3)围绕所述轮毂(1)以拼接成车轮外轮廓(30),每个所述弧形支撑块(3)通过所述伸缩杆(2)与所述轮毂(1)相连,通过控制相应伸缩杆(2)的伸缩能够使得所述车轮外轮廓(30)变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形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车轮包括轮毂(1)、多个伸缩杆(2)以及多个弧形支撑块(3),
多个所述伸缩杆(2)围绕所述轮毂(1)的外圆周间隔设置并沿径向延伸,多个所述弧形支撑块(3)围绕所述轮毂(1)以拼接成车轮外轮廓(30),每个所述弧形支撑块(3)通过所述伸缩杆(2)与所述轮毂(1)相连,通过控制相应伸缩杆(2)的伸缩能够使得所述车轮外轮廓(30)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车轮至少包括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
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每个所述伸缩杆(2)的伸长量相同,多个所述弧形支撑块(3)围成的所述车轮外轮廓(30)构造为圆形;
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每个所述弧形支撑块(3)对应的所述伸缩杆(3)的伸出长度不同,以使得多个所述弧形支撑块(3)围成的所述车轮外轮廓(30)构造为等边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变形车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弧形支撑块(3)的周向两端分别通过所述伸缩杆(2)与所述轮毂(1)相连,所述轮毂(1)围绕其外圆周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位组(11),每个所述弧形支撑块(3)的周向端部设置有第二安装位组(31),所述多个伸缩杆(2)包括多个伸缩杆组(21),每个所述伸缩杆组(21)中具有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安装位组(11)分别连接的第一伸缩杆(211)和第二伸缩杆(212),该第一伸缩杆(211)和第二伸缩杆(212)的另外一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弧形支撑块(3)中相邻的所述第二安装位组(3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形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位组(11)包括沿轴向布置的多个径向凸起部(111),所述第二安装位组(31)包括沿轴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安装板(311),
一个所述伸缩杆组(21)中的一个所述第一伸缩杆(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双龙周新华周杰张媛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