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履复合式可重构车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轮
,特别是涉及一种轮履复合式可重构车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提高,汽车不仅是代步工具,每逢闲暇,郊游踏青,遇上非铺装路面的几率大大增加。平整坚实路面上车辆要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动力性,而在松软路面要具有良好的越障性和通过性,这就对车辆有了更高的要求。汽车中的行走机构通常有轮式、履带式和支腿等形式。轮式行走机构的应用最为广泛,技术较为成熟,制造成本低,但是对地面的依赖性较强,越障和爬坡易受限,平坦路面更能让其高速灵活性能得以发挥;无论路面状况如何,履带式行走机构都可以自铺路面供自己行驶,其越野、越障性能显著,但是经济性较弱,可见,传统的行走机构较难满足复杂路况的行驶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履复合式可重构车轮,具备了轮式和履带式行走机构的优点,实现了车辆在平整坚实路面较高的动力性和多障碍路面较高通过性的兼容,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履复合式可重构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形机构、支撑机构、驱动机构和动力源,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侧轮毂,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动轴、中心轮毂、切换组件和驱动组件,一个所述侧轮毂、所述切换组件、所述中心轮毂、所述动力源和另一个所述侧轮毂依次套设于所述主动轴上,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中心轮毂上,所述侧轮毂与所述主动轴转动连接,所述动力源固定于所述主动轴上,所述动力源用于为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切换组件提供动力,所述切换组件用于切换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中心轮毂的连接状态;所述变形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变形组件和多个第一支撑杆,各所述侧轮毂上安装有一个所述变形组件,两个所述变形组件远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履复合式可重构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形机构、支撑机构、驱动机构和动力源,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侧轮毂,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动轴、中心轮毂、切换组件和驱动组件,一个所述侧轮毂、所述切换组件、所述中心轮毂、所述动力源和另一个所述侧轮毂依次套设于所述主动轴上,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中心轮毂上,所述侧轮毂与所述主动轴转动连接,所述动力源固定于所述主动轴上,所述动力源用于为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切换组件提供动力,所述切换组件用于切换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中心轮毂的连接状态;所述变形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变形组件和多个第一支撑杆,各所述侧轮毂上安装有一个所述变形组件,两个所述变形组件远离所述侧轮毂的一端由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沿所述主动轴的周向分布,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主动轴相互平行,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通过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移动使得所述变形组件变形和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履复合式可重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为三个,所述变形组件包括三个沿所述侧轮毂周向均匀分布的变形部件,所述变形部件包括第一变形杆、连接铰链、两个第二变形杆和两个拨片,所述第一变形杆一端与所述侧轮毂连接,所述第一变形杆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铰链铰接,所述连接铰链远离所述第一变形杆一端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两个所述第二变形杆,各所述第二变形杆远离所述连接铰链的一端铰接有一个所述拨片,两个所述变形部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拨片通过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杆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履复合式可重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中心轮毂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直线驱动部件,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华,石钰,谢飞,王云成,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