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座组装卡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115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针座组装卡钳,包括两个相互交叉设置的钳腿,两个所述钳腿铰接设置,所述钳腿自铰接点分为钳柄和钳头,所述钳头自铰接点依次包括弯曲部和工作部,所述工作部包括导向部和滚动部,所述导向部位于端头,所述滚动部包括安装槽和与所述安装槽铰接的滚轮,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钳头运动方向的两侧,所述滚轮的尺寸使得所述滚轮的最大活动范围不超过所述导向部的侧面和咬合方向一侧、且突出远离咬合方向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凸出导向部的滚轮,在钳头撑开时,滚动部上的滚轮与圆管接触,使得圆管在钳头插入和退出过程中均滚动摩擦,使得钳头的插入和退出均受力较小,更易完成针座的组装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座组装卡钳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针座组装卡钳。
技术介绍
在针座组装的工艺过程中,为方便医生取用针具,需要将一个带有弹性的硅胶或TPE材质的中空圆管套装在针座上。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装圆管的工具是外卡钳头连接一个贴片铁片,将圆管撑开,然后将圆管放置于合适的位置后,用手固定住圆管,将卡钳取出,圆管即装到产品上;或者直接用手直接将圆管推到产品上。现有的工具由于摩擦力较大,在取出卡钳的过程中,圆管与卡钳贴合较紧,不易脱离,造成套管的效率较低,而用手直接安装时,圆管不易被撑开且手部容易被针头刺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针座组装卡钳,利用凸出导向部的滚轮,在钳头撑开时,滚动部上的滚轮与圆管接触,使得圆管在钳头插入和退出过程中均滚动摩擦,使得钳头的插入和退出均受力较小,更易完成针座的组装作业。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座组装卡钳,包括两个相互交叉设置的钳腿,两个所述钳腿铰接设置,所述钳腿自铰接点分为钳柄和钳头,所述钳头自铰接点依次包括弯曲部和工作部,所述弯曲部经过弯折使得所述工作部的活动范围与所述钳柄的活动范围平行且不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工作部包括导向部和滚动部,所述导向部位于端头,所述滚动部包括安装槽和与所述安装槽铰接的滚轮,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钳头运动方向的两侧,所述滚轮的尺寸使得所述滚轮的最大活动范围不超过所述导向部的侧面和咬合方向一侧、且突出远离咬合方向的一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的数量为多个。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钳柄套设有保护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部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位于所述导向部咬合方向远离端头一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部远离咬合方向一侧为弧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钳头远离咬合方向一侧的边角均设置圆弧倒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操作时,首先通过操作钳腿使得钳头合并,将圆管由导向部起套设在所述钳头上,当圆管移动至合适位置,操作钳柄使得钳头分开,继而撑开圆管,然后将针座插入圆管,然后将钳头脱离圆管,圆管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套设在针座上,完成组装工作。由于滚轮凸出与所述导向部,在钳头撑开时,滚动部上的滚轮与圆管接触,使得圆管在钳头插入和退出过程中均滚动摩擦,使得钳头的插入和退出均受力较小,更易完成针座的组装作业;同时,尖端朝外的导向部也为圆管的插入提供了导向作用,有利于完成针座组装作业;另外,弯曲部使得操作中,针座的针管与使用者操作钳柄的肢体不在同一平面上,针管不易伤到肢体,安全性更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钳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钳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导向部,2为滚动部,201为滚轮,202为安装槽,3为弯曲部,4为钳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针座组装卡钳,包括两个相互交叉设置的钳腿,两个所述钳腿铰接设置,所述钳腿自铰接点分为钳柄4和钳头,所述钳头自铰接点依次包括弯曲部3和工作部,所述弯曲部3经过弯折使得所述工作部的活动范围与所述钳柄4的活动范围平行且不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工作部包括导向部1和滚动部2,所述导向部1位于端头,所述滚动部2包括安装槽202和与所述安装槽202铰接的滚轮201,所述滚轮201设置于所述钳头运动方向的两侧,所述滚轮201的尺寸使得所述滚轮201的最大活动范围不超过所述导向部1的侧面和咬合方向一侧、且突出远离咬合方向的一侧,该咬合方向为使两个所述钳头合并的方向。操作时,首先通过操作钳腿使得钳头合并,将圆管由导向部1起套设在所述钳头上,当圆管移动至合适位置,操作钳柄4使得钳头分开,继而撑开圆管,然后将针座插入圆管,然后将钳头脱离圆管,圆管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套设在针座上,完成组装工作。由于滚轮201凸出与所述导向部1,在钳头撑开时,滚动部2上的滚轮201与圆管接触,使得圆管在钳头插入和退出过程中均滚动摩擦,使得钳头的插入和退出均受力较小,更易完成针座的组装作业;同时,尖端朝外的导向部1也为圆管的插入提供了导向作用,有利于完成针座组装作业;另外,弯曲部3使得操作中,针座的针管与使用者操作钳柄4的肢体不再同一平面上,针管不易伤到肢体,安全性更高。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滚轮20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滚轮201式的钳头的长度更长,更利于钳头对圆管的支撑稳定。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钳柄4套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为硅胶套为橡胶套,其目的是为了便于握持和增大摩擦力,使得使用者操作时更利于实现稳定操作。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导向部1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位于所述导向部1咬合方向远离端头一侧;所述导向部1的作用是为了端头更易于插入圆管,退出圆管时也逐渐脱离,使得操作过程中受力更加稳定。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导向部1远离咬合方向一侧为弧形;更进一步的,所述钳头远离咬合方向一侧的边角均设置圆弧倒角。这种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边角钩挂圆管,便于更稳定的完成针座组装作业。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技术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受限于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座组装卡钳,包括两个相互交叉设置的钳腿,两个所述钳腿铰接设置,所述钳腿自铰接点分为钳柄(4)和钳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头自铰接点依次包括弯曲部(3)和工作部,所述弯曲部(3)经过弯折使得所述工作部的活动范围与所述钳柄(4)的活动范围平行且不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工作部包括导向部(1)和滚动部(2),所述导向部(1)位于端头,所述滚动部(2)包括安装槽(202)和与所述安装槽(202)铰接的滚轮(201),所述滚轮(201)设置于所述钳头运动方向的两侧,所述滚轮(201)的尺寸使得所述滚轮(201)的最大活动范围不超过所述导向部(1)的侧面和咬合方向一侧、且突出远离咬合方向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座组装卡钳,包括两个相互交叉设置的钳腿,两个所述钳腿铰接设置,所述钳腿自铰接点分为钳柄(4)和钳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头自铰接点依次包括弯曲部(3)和工作部,所述弯曲部(3)经过弯折使得所述工作部的活动范围与所述钳柄(4)的活动范围平行且不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工作部包括导向部(1)和滚动部(2),所述导向部(1)位于端头,所述滚动部(2)包括安装槽(202)和与所述安装槽(202)铰接的滚轮(201),所述滚轮(201)设置于所述钳头运动方向的两侧,所述滚轮(201)的尺寸使得所述滚轮(201)的最大活动范围不超过所述导向部(1)的侧面和咬合方向一侧、且突出远离咬合方向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鑫悦高海川王建康林恒苏月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