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源医疗器械,涉及一种麻醉类医疗器械产品,特别涉及一种腰椎穿刺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对人体组织进行穿刺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查和治疗手段,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各种经皮穿刺治疗的技术也迅速增加。腰椎穿刺术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可用于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各种炎症性疾病、血管性疾病、椎管造影以及腰椎麻醉等,其在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2、其中,硬膜外麻醉是腰椎穿刺最常见的用途之一,其主要是借助腰椎穿刺针把一定量的麻醉药物注入硬脊膜外腔,麻醉药物同硬脊膜外腔中的神经纤维发生作用,从而产生麻醉效果的一种麻醉方式。麻醉的成功与麻醉穿刺针头是否能准确达到硬脊膜外腔直接相关。穿刺过浅时,麻醉针没有进入硬脊膜外腔,则无法达到麻醉效果,而置入过深时,麻醉针突破硬脊膜穿过蛛网膜,则会导致麻醉药在脑脊液中播散以及脑脊液漏,造成穿刺手术后的头痛甚至脑疝等严重并发症。
3、目前临床采用的腰椎穿刺针通常由带有针柄的针套使其针柄和针套内腔相连通的腰穿针及与其可置入其内腔中的带有针柄的针芯所构成。但是这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腰椎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实时监测穿刺位置的功能,主要包括穿刺实施模块和穿刺位置实时监测模块(17);所述穿刺实施模块主要包括含有激励电路和测量电路的穿刺针主体,所述穿刺针主体主要包括外针机构和内针机构;所述实时监测模块(17)主要包括通过所述穿刺针主体相连通的信号激励部分(18)和信号测量部分(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电路(3)主要包括第一激励电极(301)和第二激励电极(302);所述第一激励电极(301)和所述第二激励电极(302)为直径为1mm,厚度为10nm的圆形金属薄片,通过离子溅射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椎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实时监测穿刺位置的功能,主要包括穿刺实施模块和穿刺位置实时监测模块(17);所述穿刺实施模块主要包括含有激励电路和测量电路的穿刺针主体,所述穿刺针主体主要包括外针机构和内针机构;所述实时监测模块(17)主要包括通过所述穿刺针主体相连通的信号激励部分(18)和信号测量部分(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电路(3)主要包括第一激励电极(301)和第二激励电极(302);所述第一激励电极(301)和所述第二激励电极(302)为直径为1mm,厚度为10nm的圆形金属薄片,通过离子溅射方法形成于靠近所述穿刺针主体针尖端的1-1.5mm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椎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电路(3)还包括前端与所述第一激励电极(301)焊接连接的金属导线一(303)和前端与所述第二激励电极(302)焊接连接的金属导线二(304);所述金属导线一(303)和金属导线二(304)为通过离子溅射方法形成于中部绝缘层(102)和外部绝缘层(104)之间的直径为0.5mm的金属导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针管(1)前端为斜面针尖,尾端粘合固定于所述外针底座(2)的空心结构中;所述中部绝缘层(102)延伸至金属针管(101)尾端前方1-1.5cm处形成绝缘部分,所述中部绝缘层(102)未覆盖的金属针管(101)尾端的1-1.5cm处为未绝缘部分;所述外针底座(2)内部包括中空的外针金属导电件(10),所述外针金属导电件(10)的前端与所述未绝缘部分的尾端焊接一体,与外针底座外壳通过热熔注塑一体安装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腰椎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针底座(2)内部包括前端与所述未绝缘部分前端焊接一体的外针底座内电路(7),所述外针底座内电路(7)包括前端与金属导线一(303)后端焊接连接的直径为0.5mm的外针底座内电路导线一(701)和前端与金属导线二(304)后端焊接连接的直径为0.5mm的外针底座内电路导线二(7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腰椎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底座(6)内部的内针座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亚杰,郭鑫,廖静文,程杰,王国胜,余刘洋,邵玺,白丹丹,张春柯,崔景强,张菁,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