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iC IGBT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976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SiC IGBT器件从下至上依次为集电极、P+层、N+层、N‑电阻层、场终止层、N‑漂移层、N载流子储存层、P基区、N型JFET区、欧姆接触、栅极、肖特基接触和发射极,器件背面N+层与P+层之间形成交替设置的N+区与P+区;器件正面形成MPS肖特基二极管结构;器件在进行续流工作时,MPS肖特基二极管结构的电流将通过背面的N+区形成导电通路,以集成续流二极管。本申请通过在器件的表面设置肖特基二极管结构,并且在器件背面形成交替设置的N+区与P+区,使器件在进行续流工作时,正面的MPS二极管(嵌入pn结构的肖特基二极管)的电流将通过N+区形成导电通路,从而实现集成续流二极管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iCIGBT器件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
,尤其是涉及一种SiCIGBT器件。
技术介绍
SiC材料的禁带宽度约是硅的3倍,临界击穿场强约是10倍,因此非常适合于在高压、超高压电力领域的应用。SiCIGBT器件的击穿电压可以达到20kV以上,远超过硅的器件。在6.5kV以上,SiCIGBT器件不仅具有低的正向导通压降,而且具有非常小的开关损耗和非常快的开关频率。在智能电网、高压点火等领域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如在电网领域,可有效减少串联的器件数目,提供系统的可靠性和简易性。另一方面,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电路中电感的存在,晶体管往往需要反并联一个续流二极管。如目前常用的硅IGBT模块,都反并联了硅快恢复二极管作为续流二极管。如果在一个器件中集成了续流二极管,那么不仅提高了芯片的集成度和可靠性,同时也有效的降低了芯片成本。在硅的IGBT中,集成pn二极管的器件也被称为逆导IGBT(RC-IGBT)。然而,由于SiC的禁带宽度大,pn开启电压高,集成pn二极管会使器件续流时的损耗很大。同时由于pn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长、反向恢复电流大,使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iC IGBT器件,其从下至上依次为集电极、P+层、N+层、N-电阻层、场终止层、N-漂移层、N载流子储存层、P基区、N型JFET区、欧姆接触、栅极、肖特基接触和发射极,其特征在于:/n器件背面N+层与P+层之间形成交替设置的N+区与P+区;/n器件正面形成MPS肖特基二极管结构;/n器件在进行续流工作时,MPS肖特基二极管结构的电流将通过背面的N+区形成导电通路,以集成续流二极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iCIGBT器件,其从下至上依次为集电极、P+层、N+层、N-电阻层、场终止层、N-漂移层、N载流子储存层、P基区、N型JFET区、欧姆接触、栅极、肖特基接触和发射极,其特征在于:
器件背面N+层与P+层之间形成交替设置的N+区与P+区;
器件正面形成MPS肖特基二极管结构;
器件在进行续流工作时,MPS肖特基二极管结构的电流将通过背面的N+区形成导电通路,以集成续流二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iCIGBT器件,其特征在于,在器件有源区的原胞结构中,P阱区中间形成高掺杂的P+区和N+区,在高掺杂的P+区和N+区上形成欧姆接触;相邻P阱区中间设置有两个高掺杂的P+区,多晶硅栅极下方的P阱区和P+区之间的区域为MOSFET导电的JFET区;所述两个P+区之间的N型区形成肖特基接触;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炜江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启源微电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