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可挤扩不注浆土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636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可挤扩不注浆土钉,包括处在同一直线上的上钉柱和下钉柱,所述上钉柱的下端面设有与其长度延伸方向相同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柱螺纹连接在所述下钉柱的上端面,所述调节螺杆上转动连接有贴近上钉柱下端面的活动环,所述调节螺杆的外围环形阵列有若干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所述第一斜撑的一端与活动环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斜撑铰接,所述第二斜撑的一端与下钉柱铰接、另一端与第一斜撑铰接。该土钉无需内部注浆,使用方便,且可回收反复使用,利用率高,整体功能完善,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可挤扩不注浆土钉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用可挤扩不注浆土钉。
技术介绍
钢管土钉在建筑基坑围护施工过程中,用于预先将其打入基坑侧壁土体内,待定位完成后,对其内部进行注浆,当浆液从土钉管壁渗出,实现与土壤的牢固结合,使得钢管土钉被严实固定在墙体上,保护基坑侧壁土体稳定。但现有的钢管土钉结构简单,其适用范围是地下水位以上或经过排水措施后的杂填土,黏土,粉土,黄土,弱胶结的砂性土,但是在淤泥,松砂,砂卵石中施工困难,土体内富含地下水时施工更困难,并且施工时间明显加长,操作繁琐,整体效果不佳。据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用可挤扩不注浆土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用可挤扩不注浆土钉,该土钉无需内部注浆,使用方便,且可回收反复使用,利用率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建筑用可挤扩不注浆土钉,包括处在同一直线上的上钉柱和下钉柱,所述上钉柱的下端面设有与其长度延伸方向相同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柱螺纹连接在所述下钉柱的上端面,所述调节螺杆上转动连接有贴近上钉柱下端面的活动环,所述调节螺杆的外围环形阵列有若干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所述第一斜撑的一端与活动环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斜撑铰接,所述第二斜撑的一端与下钉柱铰接、另一端与第一斜撑铰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钉柱的壁面设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防旋侧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钉柱的底部具有呈圆锥状的尖端头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钉柱和下钉柱均呈圆柱状。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无需管内注浆,施力便捷,比普通土钉操作方法简便;2.减去了洛阳铲打孔的过程,减少了土钉孔壁坍塌的风险;3.相比普通土钉适用范围更广,可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过排水措施后的杂填土,黏土,粉土,黄土,弱胶结的砂性土,且在淤泥,松砂,砂卵石施工也可以,土体内富含地下水时施工适应性强;4.支撑组件展开后的土钉,抗拔力大,使用可靠;5.可回收利用,对于工程造价有一定节约,对资源有效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技术专利要求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建筑用可挤扩不注浆土钉,包括处在同一直线上的上钉柱1和下钉柱2,所述上钉柱1的下端面设有与其长度延伸方向相同的调节螺杆3,调节螺柱3螺纹连接在所述下钉柱2的上端面,所述调节螺杆3上转动连接有贴近上钉柱1下端面的活动环4,所述调节螺杆3的外围环形阵列有若干支撑组件5,支撑组件5包括第一斜撑51和第二斜撑52,所述第一斜撑51的一端与活动环4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斜撑52铰接,所述第二斜撑52的一端与下钉柱2铰接、另一端与第一斜撑51铰接。进一步的,所述下钉柱2的壁面设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防旋侧片6。进一步的,所述下钉柱2的底部具有呈圆锥状的尖端头部7。进一步的,所述上钉柱1和下钉柱2均呈圆柱状。在本实施方案中,首先,调节螺杆3处于少部分螺纹在下钉柱2上,支撑组件5处于未撑开状态(即第一斜撑51和第二斜撑52间夹角趋近180度),将不注浆土钉整体打入施工平面,相对下钉柱2转动上钉柱1,由于调节螺杆3被固定在上钉柱1上,因此,调节螺杆3逐渐进一步被旋入下钉柱2,调节螺杆3伸入下钉柱2,致使上钉柱1和下钉柱2间距离减小,第一斜撑51和第二斜撑52发生弯折,向外展开并撑开插入土壤内,形成与土壤间的良好抓取效果。其中,防旋侧片6的设置,起到了在对上钉柱1作旋动的过程中,避免下钉柱2作随动转动的作用。其中,尖端头部7的设置,起到了破开土壤和插入过程中的导向作用。本技术所涉及的建筑用可挤扩不注浆土钉,无需管内注浆,施力便捷,比普通土钉操作方法简便;并且减去了洛阳铲打孔的过程,减少了土钉孔壁坍塌的风险;相比普通土钉适用范围更广,可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过排水措施后的杂填土,黏土,粉土,黄土,弱胶结的砂性土,且在淤泥,松砂,砂卵石施工也可以,土体内富含地下水时施工适应性强;而支撑组件展开后的土钉,抗拔力大,使用可靠;整体可回收利用,对于工程造价有一定节约,对资源有效利用。如无特殊说明,本技术中,若有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实际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本技术中描述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实施例,并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技术中,若有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可挤扩不注浆土钉,其特征在于:包括处在同一直线上的上钉柱和下钉柱,所述上钉柱的下端面设有与其长度延伸方向相同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柱螺纹连接在所述下钉柱的上端面,所述调节螺杆上转动连接有贴近上钉柱下端面的活动环,所述调节螺杆的外围环形阵列有若干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所述第一斜撑的一端与活动环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斜撑铰接,所述第二斜撑的一端与下钉柱铰接、另一端与第一斜撑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可挤扩不注浆土钉,其特征在于:包括处在同一直线上的上钉柱和下钉柱,所述上钉柱的下端面设有与其长度延伸方向相同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柱螺纹连接在所述下钉柱的上端面,所述调节螺杆上转动连接有贴近上钉柱下端面的活动环,所述调节螺杆的外围环形阵列有若干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所述第一斜撑的一端与活动环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斜撑铰接,所述第二斜撑的一端与下钉柱铰接、另一端与第一斜撑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兴黄铖祝潇越黄越王大任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