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穿越灌丛沙包的公路风沙防护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606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穿越灌丛沙包的公路风沙防护体系,涉及公路风沙防护技术领域。一种适用于穿越灌丛沙包的公路风沙防护体系,包括地下土壤,所述地下土壤的顶部设置有高速公路,且高速公路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护栏,所述高速公路两侧的边缘均固定连接有集沙体,且集沙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沙挡板,所述风沙挡板、集沙体和防护栏之间形成有集沙槽,所述风沙挡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沙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沙机构的设置,实现了防沙机构能够利用防沙网有效的将野外大风带来的风沙阻隔在高速公路外部,同时通过固定杆的设置,从而能够实现将防沙网沿灌丛沙包的缝隙进行设置,从而能够有效的保护灌丛沙包,防止环境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穿越灌丛沙包的公路风沙防护体系
本技术涉及公路风沙防护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穿越灌丛沙包的公路风沙防护体系。
技术介绍
风沙对公路的侵害包括风蚀和沙埋,风蚀包括吹蚀和磨蚀两种作用,风沙地区自然条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风大沙多,而修筑的路基又往往是就地取材的沙土,缺乏粘性,结构松驰,受到风力作用,沙粒很容易被风吹走,产生路基吹蚀,或因风沙流中的沙粒不断冲击路基表面,发生磨蚀,倘若地表经流侵蚀路基而使之有流痕或孔穴时,风沙流尚能钻入孔穴内旋磨,以致将沙填路基的路肩部分或路面底层掏空,造成塌陷。沙埋是风沙地区公路的主要沙害,公路沙埋按积沙形式可分为片状积沙、舌状积沙和堆状积沙三种基本形式,片状积沙其特点是积沙范围大,往往积沙整片相连,沿路面绵延数十米至数百米,甚至可达数公里,沙子堆积过程一般先在路堤迎风的侧路肩,或下风侧边坡和路肩开始,然后逐渐向路中心扩展,使整个路面被沙埋,这种沙害在初期对行车影响不大,但给养护造成困难,因消除积沙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若不及时清除,积沙日益增厚,也将影响交通,为此提出一种适用于穿越灌丛沙包的公路风沙防护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穿越灌丛沙包的公路风沙防护体系,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穿越灌丛沙包的公路风沙防护体系,包括地下土壤,所述地下土壤的顶部设置有高速公路,且高速公路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护栏,所述高速公路两侧的边缘均固定连接有集沙体,且集沙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沙挡板,所述风沙挡板、集沙体和防护栏之间形成有集沙槽,所述风沙挡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沙机构,所述地下土壤位于高速公路两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灌丛沙包,所述高速公路的两侧沿灌丛沙包缝隙设置有防沙机构。优选的,所述固沙机构包括固沙体,所述固沙体的中部开设有固沙通槽,且固沙通槽均匀分布,所述固沙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凸起,且固沙体的另一侧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凸起和插接槽相适配,所述固沙体和插接凸起为水泥混凝土结构。优选的,所述防沙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设置有脚踏杆,且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尖锐插头,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倒刺,且固定倒刺均匀分布,所述固定倒刺位于尖锐插头和脚踏杆之间,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挂钩,所述固定挂钩均匀分布,所述固定杆通过固定挂钩活动挂接有固定环,且固定环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沙网。优选的,所述高速公路的水平高度高于地下土壤的水平高度,且集沙体底部的水平高度低于地下土壤的水平高度。优选的,所述固定挂钩、脚踏杆和固定倒刺分别与固定杆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杆为金属材质,所述防沙网为金属材质,且防沙网和固定杆表面均涂覆有防腐蚀油漆。优选的,所述防护栏包括防护桩,所述防护桩等距均匀分布,且防护桩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沙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适用于穿越灌丛沙包的公路风沙防护体系,通过防沙机构的设置,实现了防沙机构能够利用防沙网有效的将野外大风带来的风沙阻隔在高速公路外部,同时通过固定杆的设置,从而能够实现将防沙网沿灌丛沙包的缝隙进行设置,从而能够有效的保护灌丛沙包,防止环境破坏。(2)、该适用于穿越灌丛沙包的公路风沙防护体系,通过固沙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当风沙被吹至固沙体的顶部时,固沙体能够有效的固定风沙,防止风沙侵蚀高速公路,同时通过集沙槽的设计,使得到达高速公路边的部分风扇能够被储存在集沙槽当中,从而能够有效的保护高速公路,且便于对集沙槽当中的沙子进行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出的防沙机构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提出的固沙机构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所提出的固沙机构的侧视图。图中:1、高速公路;2、集沙体;3、风沙挡板;4、集沙槽;5、固沙机构;501、固沙体;502、固沙通槽;503、插接凸起;504、插接槽;6、防沙机构;601、固定杆;602、固定挂钩;603、脚踏杆;604、尖锐插头;605、固定倒刺;606、防沙网;607、固定环;7、防护栏;8、灌丛沙包;9、地下土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穿越灌丛沙包的公路风沙防护体系,包括地下土壤9,地下土壤9的顶部设置有高速公路1,且高速公路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护栏7,高速公路1两侧的边缘均固定连接有集沙体2,且集沙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沙挡板3,风沙挡板3、集沙体2和防护栏7之间形成有集沙槽4,风沙挡板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沙机构5,地下土壤9位于高速公路1两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灌丛沙包8,高速公路1的两侧沿灌丛沙包8缝隙设置有防沙机构6。如图4和图5所示,固沙机构5包括固沙体501,固沙体501的中部开设有固沙通槽502,且固沙通槽502均匀分布,固沙体5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凸起503,且固沙体501的另一侧开设有插接槽504,插接凸起503和插接槽504相适配,固沙体501和插接凸起503为水泥混凝土结构。如图3所示,防沙机构6包括固定杆601,固定杆601的底部设置有脚踏杆603,且固定杆6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尖锐插头604,固定杆6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倒刺605,且固定倒刺605均匀分布,固定倒刺605位于尖锐插头604和脚踏杆603之间,固定杆6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挂钩602,固定挂钩602均匀分布,固定杆601通过固定挂钩602活动挂接有固定环607,且固定环607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沙网606。如图1所示,高速公路1的水平高度高于地下土壤9的水平高度,且集沙体2底部的水平高度低于地下土壤9的水平高度。如图3所示,固定挂钩602、脚踏杆603和固定倒刺605分别与固定杆601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穿越灌丛沙包的公路风沙防护体系,包括地下土壤(9),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土壤(9)的顶部设置有高速公路(1),且高速公路(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护栏(7),所述高速公路(1)两侧的边缘均固定连接有集沙体(2),且集沙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沙挡板(3),所述风沙挡板(3)、集沙体(2)和防护栏(7)之间形成有集沙槽(4),所述风沙挡板(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沙机构(5),所述地下土壤(9)位于高速公路(1)两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灌丛沙包(8),所述高速公路(1)的两侧沿灌丛沙包(8)缝隙设置有防沙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穿越灌丛沙包的公路风沙防护体系,包括地下土壤(9),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土壤(9)的顶部设置有高速公路(1),且高速公路(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护栏(7),所述高速公路(1)两侧的边缘均固定连接有集沙体(2),且集沙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沙挡板(3),所述风沙挡板(3)、集沙体(2)和防护栏(7)之间形成有集沙槽(4),所述风沙挡板(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沙机构(5),所述地下土壤(9)位于高速公路(1)两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灌丛沙包(8),所述高速公路(1)的两侧沿灌丛沙包(8)缝隙设置有防沙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穿越灌丛沙包的公路风沙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沙机构(5)包括固沙体(501),所述固沙体(501)的中部开设有固沙通槽(502),且固沙通槽(502)均匀分布,所述固沙体(5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凸起(503),且固沙体(501)的另一侧开设有插接槽(504),所述插接凸起(503)和插接槽(504)相适配,所述固沙体(501)和插接凸起(503)为水泥混凝土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穿越灌丛沙包的公路风沙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沙机构(6)包括固定杆(601),所述固定杆(601)的底部设置有脚踏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瑞郭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和正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