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框调整机构、印刷机和印刷机的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5818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网框调整机构、印刷机和印刷机的工作方法,调整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无直接联动关系的第一驱动件;各第一驱动件同时带动网框做不同步运动或反向运动,以使所述网框转动。实现各个驱动件对网框的调整,减少传动级数,提高传动效率,减少机械能的消耗;实现各个驱动件独立运行时依旧保持联动状态,不仅能能够实现网框的水平位移,还能够通过联动实现网框的转动,从而提高了网框位置调整的多变性,适用各个位置的电池片印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框调整机构、印刷机和印刷机的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框调整机构、印刷机和印刷机的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各光伏厂商多采用丝网印刷法对电池片进行电极和电场的制备,这就需要使电池片与网框配合对位,这种配合对位精度较高,使用人力基本上无法完成。传统印刷对位装置是通过调整印刷丝网相对于电池片或硅片的位置来实现的,一般通过调整印刷丝网的X轴、Y轴位移和角度这几个关系实现,X轴和Y轴位移都是直线运动,进行调整并不困难,而角度运动,由于实际的印刷丝网的结构限制,难以采用中心轴驱动的结构来实现旋转运动。现有技术中按照印刷丝网的驱动原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印刷丝网的两侧各设置一个电机+丝杠(或直线电机)+弹性导轨(或十字交叉轨)的机构,通过一边推一边拉的方式,使弹性导轨轻微变形从而调整印刷丝网的角度,其结果是精度不高,调整角度很小,难以满足要求;同时这种驱动方式也需要将Y轴驱动安装在X轴驱动上,传动级数较多,造成在使用过程中有过多损耗且结构复杂、维护困难。另一类是通过电机和弧形导轨配合,需要在弧形导轨处安装光栅尺获取印刷丝网的旋转角度。如专利CN201010507055.3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的印刷丝网及其角度调整装置,通过弧形导轨、光栅尺及其读数头的配合使用,将角度运动的测量和控制由所转动的角度变为测量和控制远离转动中心的位置所走过的弧线距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采用更直接的网框角度旋转方式。为此,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框调整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无直接联动关系的第一驱动件;各第一驱动件同时带动网框做不同步运动或反向运动,以使所述网框转动。在本技术方案中,当各第一驱动件在网框进行不同步或反向的驱动时,至少两个驱动件之间出现了在X轴向不同方向的驱动力,从而实现了网框的转动。例如,当电池片出现了位置偏移时,能够通过上述过程保证网框发生转动,从而与电池片完成对位,提高了网框位置调整的多变性,确保了电池片印刷的效率以及质量,从而提高电池片在印刷完成后的良品率。并且各第一驱动件传动级数少,降低了驱动力的损耗,从而保证快速高效的完成转动过程,准确的与电池片进行对位。此外,通过至少两个无直接联动关系的第一驱动件来驱动网框转动,不仅保证了电池片对位的精准度,增加电池片印刷的质量以及效率;而且结构简单,方便后续对第一驱动件的维护以及更换。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网框调整机构,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网框调整机构中,所述网框调整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作为网框实现转动以及在X轴向发生移动的驱动力来源,第二驱动件作为网框实现Y轴向发生移动的驱动力来源,两者之间无直接联动关系,但确依旧能够保证网框发生转动和/或移动。一方面确保电池片输送位置偏离指定位置时,通过驱动网框转动和/或移动,及时调整网框与电池片的位置以及角度,从而保证与电池片的位置相匹配,进一步地提高电池片印刷的效率以及质量,从而提高电池片在印刷完成后的良品率,进一步地减少或避免次品成型电池片的产生;另一方面实现网框调整的自动化,确保网框与电池片配合对位的精度,提高了电池片的印刷量。在此基础上,各驱动件适于联动网框以及驱动件之间无直接联动关系。也就是说,各个驱动件(包括各第一驱动件之间、各第二驱动件之间以及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之间)之间分体独立设置,一方面实现各个驱动件对网框的调整,减少传动级数,提高传动效率,减少机械能的消耗;另一方面实现各个驱动件独立运行时依旧保持联动状态,不仅能够实现网框的水平位移,还能够通过第一驱动件联动实现网框的转动,从而提高了网框位置调整的多变性,适用各个位置的电池片印刷。此外,在本案中,网框调整机构通过将网框的调整角度和位移分解成各第一驱动件驱动网框在X轴上的行程和第二驱动件驱动网框在Y轴上的行程,同时保留网框分别在X轴和Y轴的自由度,以实现网框的转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驱动件可以带动网框沿X轴方向移动,但网框同时可以在Y轴上自由移动;第二驱动件可以带动网框沿Y轴方向移动,但网框同时可以在X轴上自由移动;以及X轴方向与Y轴方向互相垂直。具体地,第一驱动件适于带动网框沿X轴方向移动。也就是说,第一驱动件作为驱动结构,能够驱动网框沿X轴方向移动,当电池片出现X轴方向的位置偏离时,通过第一驱动件调整网框在X轴方向位置,从而使得网框在X轴方向的移动,以此来与电池片对位,精准调节网框X轴位置。具体地,第二驱动件适于带动网框沿Y轴方向移动。也就是说,第二驱动件作为驱动结构,能够驱动网框沿Y轴方向移动,当电池片出现Y轴方向的位置偏离时,通过第二驱动件调整网框在Y轴方向位置,从而使得网框在Y轴方向的移动,从而对应电池片的位置,精准调节网框Y轴位置,此过程确保了网框能够实现X轴向的移动或Y轴向的移动,进一步的提高了网框位置的多变性,从而适应不同位置的电池片对位过程。在上述基础上,X轴方向与Y轴方向互相垂直。也就是说,当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的驱动方向垂直时,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实现了联动过程。例如,当电池片的偏离位置无法通过调节网框单独在X轴方向或Y轴方向移动实现对位时,此时通过各第一驱动件同时驱动网框在X轴方向不同步运动或反向移动,使网框转动角度;然后再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网框沿Y轴方向移动和/或第一驱动件驱动网框沿X轴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网框的平移,进一步的实现与电池片位置的对位,提高了网框对位的精准度,确保了电池片的印刷质量。当然,也可以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同时驱动,实现网框的转动和移动同时动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各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或第二驱动件)沿网框周向分布;各驱动件沿分体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尤其是位于同一高度上。在该技术方案中,各驱动件沿网框的周向分布。也就是说,各驱动件设置沿网框的周向的分布,保证驱动件在网框上有序的进行安装,因此其中某个驱动件出现损坏时,只需将损坏的驱动件取下即可,从而快捷方便的完成驱动件的更换以及维修。在该技术方案中,各驱动件分体设置且位于同一平面上,也可以保持网框在转动或移动时的平稳性。也就是说,驱动件之间互相独立,一方面能够减少驱动件的传动级数,从而避免传动级数较多造成的机械损耗过大,减少驱动件的电能消耗;另一方面确保驱动件位于同一平面上,能够保证对于网框的X轴向驱动力以及Y轴向驱动力处于同一水平面,从而减少X轴向驱动力与Y轴向驱动力之间扭矩力的产生,保证网框平稳的转动和/或移动,避免了驱动件发生内部驱动力的冲突,延长了驱动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修次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各第一驱动件均包括:伺服电机,网框调整机构还包括基板,伺服电机固定在基板下方;滚珠丝杆,位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丝杆螺母连接块,位于滚珠丝杆上,以实现直线运动;导轨组合件,分别连接丝杆螺母连接块、网框;以及伺服电机适于带动滚珠丝杆转动,并通过丝杆螺母连接块的作用使导轨组合件呈现直线运动,以带动网框转动和/或移动。第二驱动件与第一驱动件结构相同,安装位置不同,导致其驱动网框移动的方向不同。其中,包括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框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两个无直接联动关系的第一驱动件;/n各第一驱动件同时带动所述网框做不同步运动或反向运动,以使所述网框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框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无直接联动关系的第一驱动件;
各第一驱动件同时带动所述网框做不同步运动或反向运动,以使所述网框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框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框调整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驱动件;其中
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所述网框沿X轴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驱动件带动所述网框沿Y轴方向移动;以及
所述X轴方向与所述Y轴方向互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网框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沿所述网框周向分布;
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分体设置且位于同一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框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
伺服电机,固定在网框调整机构的基板下方;
滚珠丝杆,位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
丝杆螺母连接块,位于所述滚珠丝杆上,以实现直线运动;
导轨组合件,分别连接所述丝杆螺母连接块、所述网框;以及
所述伺服电机适于带动所述滚珠丝杆转动,并通过所述丝杆螺母连接块的作用使所述导轨组合件呈现直线运动,以带动所述网框转动和/或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框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组合件包括:
第一导轨件,用于实现所述网框在X轴方向或Y轴方向的自由度;
第二导轨件,用于实现所述网框在X轴方向或Y轴方向的自由度;以及
交叉滚子轴承,其外圈法兰固定在所述第二导轨件上,其内圈法兰连接所述网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框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轨件包括:
第一导轨,通过第一导轨连接件安装在所述丝杆螺母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国军冼志军罗搏飞胡永涛张亚运王刘佳王明飞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捷佳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