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加厚丝印网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1875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加厚丝印网版,涉及丝印网版技术领域,包括框架,所述框架有两个,两个所述框架对称分布,其中一个所述框架的两侧内部均开设有插槽,另一个所述框架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与插槽相适配,所述插槽的一侧设有紧固螺钉,两个所述框架相互远离的一侧一端均设有调节结构,两个所述框架相互远离的一侧另一端均设有弹力结构,两个所述框架相互远离的一侧两端均设有限位结构,两个所述框架之间设有丝网和转动板,所述丝网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菱形柱,所述调节结构由转动柱、螺母和螺栓组成。该组合式加厚丝印网版,解决了现有的丝印网版丝网更换绷紧较为不便和丝网绷紧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加厚丝印网版
本技术涉及丝印网版
,具体为一种组合式加厚丝印网版。
技术介绍
丝网印刷属于孔版印刷。印版在印刷时,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油墨通过孔板的孔眼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图象和文字,印刷时通过刮板的挤压,使油墨通过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与原稿一样的图文。现有的丝印网板外框与丝网固定,不可拆卸,不便更换丝网,当丝网损坏时就会被废弃,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1920717088.7中公开有一种丝印网板,该丝印网板包括方形的外框和丝网,外框包括上框和下框,所述的上框和下框均由框条依次连接组成,在上框的底面和下框的顶面上开设有压紧槽,在压紧槽内嵌设有压紧条,压紧条所在的直线平行于该压紧槽所在的直线,压紧条的宽度小于压紧槽的宽度,在压紧条远离外框中心处的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垂直于该框条的螺纹柱,螺纹柱穿过框条。该丝印网板,通过在外框设置多个螺钉调节丝网,使丝网绷紧,丝网安装固定较为不便,因同时需要调节多个螺钉才可以使丝网绷紧,导致丝网绷紧不均匀,影响印刷效果。因此,提出一种组合式加厚丝印网版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加厚丝印网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丝印网版丝网更换绷紧较为不便和丝网绷紧不均匀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组合式加厚丝印网版,包括框架,所述框架有两个,两个所述框架对称分布,其中一个所述框架的两侧内部均开设有插槽,另一个所述框架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与插槽相适配,所述插槽的一侧设有紧固螺钉,两个所述框架相互远离的一侧一端均设有调节结构,两个所述框架相互远离的一侧另一端均设有弹力结构,两个所述框架相互远离的一侧两端均设有限位结构,两个所述框架之间设有丝网和转动板,所述丝网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菱形柱,所述调节结构由转动柱、螺母和螺栓组成,所述转动柱的中部开设有菱形槽,所述菱形槽与菱形柱相适配,所述螺栓固定连接在转动柱远离菱形槽的一端中部,所述螺栓远离转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方形头,所述螺栓远离转动柱的一端外侧设有螺母和防滑垫片,所述螺母与螺栓相适配,所述限位结构由活动柱、拉环、第一弹簧、限位块和第一滑块组成,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在框架的内侧,所述框架靠近限位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活动柱贯穿框架,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在活动柱的一端,所述拉环与第一滑块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套接在第一弹簧的外侧,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相适配,所述弹力结构由第二滑槽、第二弹簧和第二滑块组成,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框架的内侧,所述第二弹簧和第二滑块设在第二滑槽中,所述框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垫块。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和限位块分别设在转动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滑块远离转动板的一侧设有斜面。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滑槽的内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菱形柱的两端均插在第二滑槽中,另一个所述菱形柱的两端均插在菱形槽中。优选的,所述转动柱和螺栓均与框架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垫块的底端与丝网在同一平面内。优选的,所述转动板有两个,所述转动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框架转动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加厚丝印网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组合式加厚丝印网版,通过设置转动柱、菱形柱、方形头、螺母和螺栓,通过方形头带动菱形柱转动,然后在菱形柱的作用下即可将丝网绷紧固定,解决了丝网2更换绷紧较为不便的问题。2、该组合式加厚丝印网版,通过设置转动板、第一滑块、限位块和第二弹簧,在第一滑块和限位块的作用下可将转动板夹紧固定,同时在两个转动板的作用下可将丝网撑平,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可以防止丝网松动,解决了丝网2绷紧不均匀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调节结构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限位结构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中:1、调节结构;2、丝网;3、限位结构;4、转动板;5、紧固螺钉;6、弹力结构;7、框架;8、插槽;9、插块;11、菱形柱;13、方形头;14、转动柱;15、菱形槽;17、螺母;18、防滑垫片;19、螺栓;20、第一滑槽;21、活动柱;22、拉环;23、第一弹簧;24、限位块;25、第二滑槽;26、第二弹簧;27、第二滑块;29、第一滑块;30、垫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组合式加厚丝印网版,包括框架7,框架7有两个,两个框架7对称分布,其中一个框架7的两侧内部均开设有插槽8,另一个框架7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块9,插块9与插槽8相适配,插槽8的一侧设有紧固螺钉5,两个框架7相互远离的一侧一端均设有调节结构1,两个框架7相互远离的一侧另一端均设有弹力结构6,两个框架7相互远离的一侧两端均设有限位结构3,两个框架7之间设有丝网2和转动板4,丝网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菱形柱11,转动板4有两个,转动板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框架7转动连接,调节结构1由转动柱14、螺母17和螺栓19组成,转动柱14的中部开设有菱形槽15,菱形槽15与菱形柱11相适配,螺栓19固定连接在转动柱14远离菱形槽15的一端中部,螺栓19远离转动柱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方形头13,螺栓19远离转动柱14的一端外侧设有螺母17和防滑垫片18,螺母17与螺栓19相适配,转动柱14和螺栓19均与框架7转动连接,通过设置转动柱14、菱形柱11、方形头13、螺母17和螺栓19,通过方形头13带动菱形柱11转动,然后在菱形柱11的作用下即可将丝网2绷紧固定,解决了丝网2更换绷紧较为不便的问题,限位结构3由活动柱21、拉环22、第一弹簧23、限位块24和第一滑块29组成,限位块24固定连接在框架7的内侧,框架7靠近限位块2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20,活动柱21贯穿框架7,第一滑块29固定连接在活动柱21的一端,拉环22与第一滑块2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弹簧23套接在第一弹簧23的外侧,第一滑块29与第一滑槽20相适配,第一滑块29和限位块24分别设在转动板4的两侧,第一滑块29远离转动板4的一侧设有斜面,弹力结构6由第二滑槽25、第二弹簧26和第二滑块27组成,其中一个菱形柱11的两端均插在第二滑槽25中,另一个菱形柱11的两端均插在菱形槽15中,第二滑槽25开设在框架7的内侧,第二弹簧26和第二滑块27设在第二滑槽25中,第二弹簧26的一端与第二滑槽25的内侧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26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27固定连接,框架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垫块30,垫块30的底端与丝网2在同一平面内,通过设置转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加厚丝印网版,包括框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7)有两个,两个所述框架(7)对称分布,其中一个所述框架(7)的两侧内部均开设有插槽(8),另一个所述框架(7)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块(9),所述插块(9)与插槽(8)相适配,所述插槽(8)的一侧设有紧固螺钉(5),两个所述框架(7)相互远离的一侧一端均设有调节结构(1),两个所述框架(7)相互远离的一侧另一端均设有弹力结构(6),两个所述框架(7)相互远离的一侧两端均设有限位结构(3),两个所述框架(7)之间设有丝网(2)和转动板(4),所述丝网(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菱形柱(11),所述调节结构(1)由转动柱(14)、螺母(17)和螺栓(19)组成,所述转动柱(14)的中部开设有菱形槽(15),所述菱形槽(15)与菱形柱(11)相适配,所述螺栓(19)固定连接在转动柱(14)远离菱形槽(15)的一端中部,所述螺栓(19)远离转动柱(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方形头(13),所述螺栓(19)远离转动柱(14)的一端外侧设有螺母(17)和防滑垫片(18),所述螺母(17)与螺栓(19)相适配,所述限位结构(3)由活动柱(21)、拉环(22)、第一弹簧(23)、限位块(24)和第一滑块(29)组成,所述限位块(24)固定连接在框架(7)的内侧,所述框架(7)靠近限位块(2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20),所述活动柱(21)贯穿框架(7),所述第一滑块(29)固定连接在活动柱(21)的一端,所述拉环(22)与第一滑块(2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3)套接在第一弹簧(23)的外侧,所述第一滑块(29)与第一滑槽(20)相适配,所述弹力结构(6)由第二滑槽(25)、第二弹簧(26)和第二滑块(27)组成,所述第二滑槽(25)开设在框架(7)的内侧,所述第二弹簧(26)和第二滑块(27)设在第二滑槽(25)中,所述框架(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垫块(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加厚丝印网版,包括框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7)有两个,两个所述框架(7)对称分布,其中一个所述框架(7)的两侧内部均开设有插槽(8),另一个所述框架(7)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块(9),所述插块(9)与插槽(8)相适配,所述插槽(8)的一侧设有紧固螺钉(5),两个所述框架(7)相互远离的一侧一端均设有调节结构(1),两个所述框架(7)相互远离的一侧另一端均设有弹力结构(6),两个所述框架(7)相互远离的一侧两端均设有限位结构(3),两个所述框架(7)之间设有丝网(2)和转动板(4),所述丝网(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菱形柱(11),所述调节结构(1)由转动柱(14)、螺母(17)和螺栓(19)组成,所述转动柱(14)的中部开设有菱形槽(15),所述菱形槽(15)与菱形柱(11)相适配,所述螺栓(19)固定连接在转动柱(14)远离菱形槽(15)的一端中部,所述螺栓(19)远离转动柱(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方形头(13),所述螺栓(19)远离转动柱(14)的一端外侧设有螺母(17)和防滑垫片(18),所述螺母(17)与螺栓(19)相适配,所述限位结构(3)由活动柱(21)、拉环(22)、第一弹簧(23)、限位块(24)和第一滑块(29)组成,所述限位块(24)固定连接在框架(7)的内侧,所述框架(7)靠近限位块(2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20),所述活动柱(21)贯穿框架(7),所述第一滑块(29)固定连接在活动柱(21)的一端,所述拉环(22)与第一滑块(2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祖伟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润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