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点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561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转子焊接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转子点焊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固定有能够间歇转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能够同转子配合;工作台固定有焊接头,焊接头位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方;工作台侧壁固定有上模,上模的底端开有第一凹槽,工作台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输送转子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正下方设有竖直伸缩的第一伸缩机构,第一伸缩机构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同上模配合的下模,下模的顶部开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的空间能够容纳转子的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转子点焊装置,以解决转子在点焊过程操作步骤复杂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点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转子焊接的
,具体公开了转子点焊装置。
技术介绍
转子是发电机的转动部分,是发电机的重要组成部件。转子的磁轭通常由数片钢板冲片叠成,然后沿转子叠片的周向进行多道轴向焊接将其固定制成。目前焊接转子叠片常用的方法是通过人工利用一把焊枪焊进行多道焊接,完成一道焊接后,需要将焊枪转动一特定的角度进行下一道焊接,直至焊接完成。此种焊接方法焊接效率较低,且人工操作时焊接质量不稳定,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转子点焊装置,以解决转子在点焊过程操作步骤复杂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转子点焊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固定有能够间歇转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能够同转子配合;工作台固定有焊接头,焊接头位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方;工作台侧壁固定有上模,上模的底端开有第一凹槽,工作台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输送转子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正下方设有竖直伸缩的第一伸缩机构,第一伸缩机构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同上模配合的下模,下模的顶部开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的空间能够容纳转子的空间,工作台还固定连接有水平伸缩的第二伸缩机构,第二伸缩机构的伸缩端同转子的端部配合。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方案利用输送机构实现对转子进行批量运送。第一伸缩机构通过设置在输送机构的正下方以实现能够对转子进行竖直方向上的推送。在第一伸缩机构向上延伸的过程中,第一伸缩机构端部的下模将转子顶起,进而使下模实现支撑承载的技术效果。下模的第二凹槽实现对转子进行容纳,有效避免转子从下模脱落情况发生。在第一伸缩顶起下模的过程中,下膜能够同上模相抵触配合,进而使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以用来容纳转子。转子被第一伸缩机构提升后与第二伸缩机构处于同一水平面,接着利用水平伸缩的第二伸缩机构进行延伸,使第二伸缩机构的伸缩端相抵在转子的端部,并推动转子向驱动电机的方向靠近。转子被相抵在驱动电机后,驱动电机带动转子进行间歇转动,使转子能够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的空间内进行转动。每当转子转动一定的角度后,焊接头便对转子的叠片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第一伸缩机构的收缩使转子重新落入在输送机构上,实现对转子出料的功能。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能够自动化的实现对转子的输送、上料、固定以及驱动转子转动、多次焊接以及出料多个操作步骤。对转子的焊接过程实现完全自动化,有效提高对转子焊接的生产效率,简化了实际的人工操作步骤,降低人工制造成本,同时也有效提高焊接过程中的精准度。进一步,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对接形成的空腔为圆柱形结构空腔,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对接形成的空腔与驱动电机同轴。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限定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空腔的所在位置,以便于实现转子能够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在空腔内进行周向转动,有效降低相互之间的摩擦阻力。进一步,所述工作台还设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口朝向所述焊接头端部。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增设气泵,以便于在焊接头工作的状态下实现对转子焊接点的及时降温,有效提高转子焊接点的焊接质量,提高转子强度。进一步,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两组输送链,两组输送链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伸缩机构设于两组输送链之间空隙的正下方。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个平行的输送链,以实现对转子的轴向两端进行支撑。同时还能够利用两个平行的输送链相邻之间的间隙实现对第一伸缩机构的容纳,第一伸缩机构的伸缩端能够通过两个输送链之间的间隙抵触至转子的底部,以实现下模对转子托举的技术效果。进一步,每组输送链上沿周向设有若干支架座,所述支架座上开有用于支撑转子端部的第三凹槽。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增设支架座,以实现对转子轴端配合支撑的效果。并且还通过在支架座上开设第三凹槽,以便于对转子的端部进行稳定支撑。进一步,所述工作台顶部固定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开有滑道,所述滑道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驱动电机轴向,所述滑道上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二伸缩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侧壁。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承载板上开设滑道,以便于实现支撑板在水平方向上的自由滑动,进而实现对第二伸缩机构位置进行调节,以便于根据转子的轴向长度自由选择固定第二伸缩机构的所在位置。进一步,所述支撑板垂直于所述承载板。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限定支撑板与承载板的位置垂直关系,以便于实现对第二伸缩机构的稳定支撑。进一步,所述滑道为条形滑道。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条形结构的滑道,以便于实现支撑板的自由滑动。进一步,所述工作台在所述下模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三伸缩机构,所述第三伸缩机构的伸缩端固定有用于同所述下模侧壁配合的抵块。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增设第三伸缩机构,以实现从两侧对下模进行夹紧固定,有效提高下模支撑转子过程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工作台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自由端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处,所述定位块端部能够抵触至转子相邻叠片的间隙。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利用定位杆的定位块以便于插入至转子相邻叠片的间隙处,每当驱动电机转动,定位块便可以插入至下一个转子相邻叠片的间隙,进而使一个待焊接的垫片位置处朝向焊接头。通过定位块与转子相邻叠片的间隙插接配合,达到旋转角度定位的技术效果,确保转子每次转动的角度均保持一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转子点焊装置的侧视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处视角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工作台1、伺服电机2、配合块3、焊接头4、上模5、第一凹槽6、下模7、第二凹槽8、气泵9、导气管10、输送链11、支架座12、第三凹槽13、第一伸缩气缸14、承载板15、滑道16、支撑板17、第三伸缩气缸18、抵块19、第二伸缩气缸20、定位杆21、定位块22。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与附图2所示:转子点焊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底部螺栓固定有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的驱动轴平行于水平面,伺服电机2的驱动轴同轴键连接固定有配合块3,配合块3的端部开有同转子的轴端配合的键槽。工作台1的顶部还固定有焊接头4,焊接头4竖直朝向正下方,焊接头4位于配合块3的上方。工作台1的顶部还焊接固定有上模5,上模5的底部开有第一凹槽6,第一凹槽6的纵截面为半圆形结构。第一凹槽6的轴心与伺服电机2的转动轴同轴。工作台1的顶部还螺栓固定连接有气泵9,气泵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气管10,导气管10能够自由弯曲固定在任意姿态。导气管10的输出端朝向焊接头4的底部。工作台1的侧壁设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输送链11,每个输送链11呈闭环结构,且每个输送链11沿周向等间距阵列有若干支架座12,每个支架座12的顶端开设有用于支撑转子端部的第三凹槽13。两个输送链11之间空间的正下方螺栓固定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转子点焊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固定有能够间歇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能够同所述转子配合;所述工作台固定有焊接头,所述焊接头位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方;所述工作台侧壁固定有上模,所述上模的底端开有第一凹槽,所述工作台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输送转子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正下方设有竖直伸缩的第一伸缩机构,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同上模配合的下模,所述下模的顶部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的空间能够容纳转子的空间,所述工作台还固定连接有水平伸缩的第二伸缩机构,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伸缩端同转子的端部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转子点焊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固定有能够间歇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能够同所述转子配合;所述工作台固定有焊接头,所述焊接头位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方;所述工作台侧壁固定有上模,所述上模的底端开有第一凹槽,所述工作台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输送转子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正下方设有竖直伸缩的第一伸缩机构,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同上模配合的下模,所述下模的顶部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的空间能够容纳转子的空间,所述工作台还固定连接有水平伸缩的第二伸缩机构,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伸缩端同转子的端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对接形成的空腔为圆柱形结构空腔,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对接形成的空腔与驱动电机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还设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口朝向所述焊接头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两组输送链,两组输送链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伸缩机构设于两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章周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宝优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