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靠性高的底部测试接触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411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点胶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靠性高的底部测试接触治具,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测试座,且两个测试座之间具有间隔;所述测试座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的上端均朝向测试座的中间弯折并分别构成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第一过渡面、第二过渡面、测试座的顶面、测试座另外两个侧面中的其中一个侧面共同围成用于接触电感器的接触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测试座对称设置了两个,从而两个测试座的两个接触面构成类似喇叭口的位置关系,共同承载待测试产品。另一方面,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均是相对于测试座的底面倾斜,在作业的过程中即使有物料落到治具上,也可以顺着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下滑,不会停留在治具上,从而也不会影响测试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靠性高的底部测试接触治具
本技术涉及电感器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靠性高的底部测试接触治具。
技术介绍
电感器(Inductor)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电感器的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电感器具有一定的电感,它只阻碍电流的变化,电感器广泛运用于机械电气等各个领域。在电感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感器进行测试。在对电感器的产品部件进行测试的时候,需要将产品放置到治具上,使产品底部的电极与治具接触,而治具一般是具有接触电极的平面,同时该处平面的尺寸大于电极的宽度。然而,这样的设置使得治具在磨损之后,治具和电极出现不平整的接触,伤害电极,影响测试结果。另外,目前的测试过程中,产品或测试材料容易掉落在治具的表面治具,影响测试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靠性高的底部测试接触治具。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一种可靠性高的底部测试接触治具,用于在电感器测试时放置产品,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测试座,且两个测试座之间具有间隔;所述测试座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的上端均朝向测试座的中间弯折并分别构成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第一过渡面、第二过渡面、测试座的顶面、测试座另外两个侧面中的其中一个侧面共同围成用于接触电感器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相对于底面倾斜;所述测试座的顶面与底面平行;所述接触面的形状为四边形。进一步的,所述接触面与所述测试座的底面的夹角为4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渡面和所述测试座的底面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过渡进一步的,所述测试座的顶面形状为四边形。所述顶面形状为梯形。所述顶面形状为等腰梯形。进一步的,所述测试座的底面为矩形。进一步的,所述接触面的宽度等于所述电感器底部的宽度。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测试座的第一过渡面、第二过渡面、测试座的侧面和顶面共同围成了用于放置待测试产品的接触面,同时测试座对称设置了两个,从而两个测试座的两个接触面构成类似喇叭口的位置关系,共同承载待测试产品。另一方面,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均是相对于测试座的底面倾斜,在作业的过程中即使有物料落到治具上,也可以顺着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下滑,不会停留在治具上,从而也不会影响测试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靠性高的底部测试接触治具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测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有:测试座1、第一过渡面11、第二过渡面12、接触面13、产品2。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底部测试接触治具,用于在电感器测试时放置产品2,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测试座1,且两个测试座1之间具有间隔;所述测试座1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的上端均朝向测试座1的中间弯折并分别构成第一过渡面11和第二过渡面12,第一过渡面11、第二过渡面12、测试座1的顶面、测试座1另外两个侧面中的其中一个侧面共同围成用于接触电感器的接触面13,所述接触面13相对于底面倾斜;所述测试座1的顶面与底面平行;所述接触面13的形状为四边形,在本实施例中为矩形。具体地说,从图的角度看,前后两侧的侧面上端弯折分别形成第一过渡面11和第二过渡面12,从而顶面、前后两侧的侧面和右侧的侧面共同围成接触面13。因两个测试座1是对称设置的,所以两个测试座1的两个接触面13构成类似喇叭口的位置关系,产品2可放置在两个接触面13上(产品2底部的一侧与其中一个接触面13接触,产品2底部的另一侧与另一个接触面13接触)。本技术中,所述接触面13的宽度等于所述电感器底部的宽度。第一过渡面11和第二过渡面12是相对于测试座1的底面倾斜的,因此在作业的过程中即使有物料落到治具上,也可以顺着第一过渡面11和第二过渡面12下滑,不会停留在治具上,从而也不会影响测试作业。本技术中,所述接触面13与所述测试座1的底面的夹角为45°,具体实施时该角度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置。所述第一过渡面11和所述测试座1的底面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过渡面12和所述测试座1底面的夹角相等。所述测试座1的顶面形状为四边形,本实施例中顶面形状为梯形,更具体地说,所述顶面的形状是等腰梯形。所述测试座1的底面为矩形。实施例2一种可靠性高的底部测试接触治具,用于在电感器测试时放置电感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测试座1,且两个测试座1之间具有间隔;所述测试座1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的上端均朝向测试座1的中间弯折并分别构成第一过渡面11和第二过渡面12,第一过渡面11、第二过渡面12、测试座1的顶面、测试座1另外两个侧面中的其中一个侧面共同围成用于接触电感器的接触面13,所述接触面13相对于底面倾斜;所述测试座1的顶面与底面平行;所述接触面13的形状为四边形。具体地说,从图的角度看,前后两侧的侧面上端弯折分别形成第一过渡面11和第二过渡面12,从而顶面、前后两侧的侧面和右侧的侧面共同围成接触面13。因两个测试座1是对称设置的,所以两个测试座1的两个接触面13构成类似喇叭口的位置关系,产品2可放置在两个接触面13上(产品2底部的一侧与其中一个接触面13接触,产品2底部的另一侧与另一个接触面13接触)。本技术中,所述接触面13的宽度等于所述电感器底部的宽度。第一过渡面11和第二过渡面12是相对于测试座1的底面倾斜的,因此在作业的过程中即使有物料落到治具上,也可以顺着第一过渡面11和第二过渡面12下滑,不会停留在治具上,从而也不会影响测试作业。本技术中,所述接触面13与所述测试座1的底面的夹角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置。所述第一过渡面11和所述测试座1的底面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过渡面12和所述测试座1底面的夹角相等。所述测试座1的顶面形状为四边形,本实施例中顶面形状为梯形,更具体地说,所述顶面的形状是等腰梯形。所述测试座1的底面为矩形。本技术中测试座1的第一过渡面11、第二过渡面12、测试座1的侧面和顶面共同围成了用于放置待测试产品2的接触面13,同时测试座1对称设置了两个,从而两个测试座1的两个接触面13构成类似喇叭口的位置关系,共同承载待测试产品2。另一方面,第一过渡面11和第二过渡面12均是相对于测试座1的底面倾斜,在作业的过程中即使有物料落到治具上,也可以顺着第一过渡面11和第二过渡面12下滑,不会停留在治具上,从而也不会影响测试作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靠性高的底部测试接触治具,用于在电感器测试时放置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测试座,且两个测试座之间具有间隔;所述测试座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的上端均朝向测试座的中间弯折并分别构成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第一过渡面、第二过渡面、测试座的顶面、测试座另外两个侧面中的其中一个侧面共同围成用于接触电感器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相对于底面倾斜;所述测试座的顶面与底面平行;所述接触面的形状为四边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靠性高的底部测试接触治具,用于在电感器测试时放置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测试座,且两个测试座之间具有间隔;所述测试座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的上端均朝向测试座的中间弯折并分别构成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第一过渡面、第二过渡面、测试座的顶面、测试座另外两个侧面中的其中一个侧面共同围成用于接触电感器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相对于底面倾斜;所述测试座的顶面与底面平行;所述接触面的形状为四边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靠性高的底部测试接触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与所述测试座的底面的夹角为45°。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靠性高的底部测试接触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面和所述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德立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