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联聚乙烯电缆加速电老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411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联聚乙烯电缆加速电老化装置,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电老化单元,电老化单元包括支撑架、均压组件以及接地电极;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和至少两个立柱,支撑板由立板和平板组成,立柱固定安装于平板的下表面;均压组件包括连接件和均压件,连接件为中空结构,其上开设有引出口,连接件的两端端部分别与立板、均压件固定连接;接地电极穿设于平板上;待老化电缆试样的两端端部分别放置于两组电老化单元的连接件中,一端端部的电缆线芯由高压引出线穿过引出口与高压电源连接,试样的外屏蔽通过接地线与接地电极连接。该装置可直接对实际电缆进行电老化试验,由此获取电老化样本与实际电缆结构一致,有助于对电缆电老化行为的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联聚乙烯电缆加速电老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力电缆老化实验
,具体涉及一种交联聚乙烯电缆加速电老化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速度越来越快,电力电缆作为传送电能的通道,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量逐年递增。由于交联聚乙烯(XLPE)电力电缆具有优异的电机械性能,其在城市配电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国内目前最主要使用的电缆。在运行过程中,电缆会长期受到工作电压、过电压或过负荷的作用,绝缘的电老化情况严重,电缆绝缘性能下降,并可能进一步引起电缆故障,造成停电事故。因此,研究XLPE电缆绝缘在电场下的电老化行为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获取XLPE电缆电老化样本,通常是采用老化实验箱体进行电老化实验,配合老化实验箱体需采用XLPE薄片作为实验样本。XLPE薄片为取制备XLPE电缆的原粒料,直接置于在平板硫化机上并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热压成片而成。现有的老化实验箱虽然操作方便,但由于实验用XLPE薄片与实际电缆在结构、制作工艺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对XLPE薄片进行电老化实验无法完全真实反应电缆绝缘的电老化行为,因而对电老化行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综上所述,研发一项可直接使用实际电缆制备电老化样本的电老化装置,对于电老化行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交联聚乙烯电缆加速电老化装置,通过设置支撑架和均压组件对XLPE电缆试样进行夹持,再通过高压引出线将电缆线芯与高压电压连接对试样进行电老化试验,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高效地制备电缆电老化样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电老化单元,所述电老化单元包括支撑架、均压组件以及接地电极;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和至少两个立柱,所述支撑板由立板和平板组成且为L型一体化结构,立柱固定安装于平板的下表面;所述均压组件包括连接件和均压件,所述连接件为中空结构,其上开设有引出口,连接件的一端端部穿透立板且与立板固定连接,均压件与连接件的另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接地电极穿设于平板上;待老化电缆试样的两端端部分别放置于两组电老化单元的连接件中,其中一端端部的电缆线芯由高压引出线穿过引出口与高压电源连接,试样的电缆外屏蔽通过接地线与接地电极连接。上述交联聚乙烯电缆加速电老化装置,所述连接件的作用主要用于安放电缆线芯以及安装均压件,其具体的外型结构并没有特殊的限制,优选为中空杆状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部的直径,第一连接部与均压件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立板固定连接,引出口开设于立板和第一连接部之间的第二连接部上。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具有螺纹,连接件与立板通过螺纹连接,均压件与连接件通过螺纹连接。第一连接部的直径与均压件的尺寸有关,一般来说均压件的内径较大,为保证连接件与均压部位可靠连接,将第一连接部的直径设计为大于第二连接部直径。如此设计也更有助于电缆放置。上述交联聚乙烯电缆加速电老化装置,所述均压件主要用于均匀电缆试样两端带电部位的电场线,防止电场过度畸变,减少老化过程中的电晕放电。均压件通常为均压球或均压环。上述交联聚乙烯电缆加速电老化装置,立板和立柱的高度在满足高压端与接地电极电器绝缘距离的基础上,并没有特殊限制。考虑到制作成本和操作便捷度。一般情况下,立板高度不低于20cm,连接件安装于立板1/2以上高度。进一步地,立板的高度优选为60~100cm,连接件安装于立板的1/2~4/5高度处。所述立柱的高度优选为15~30cm。上述交联聚乙烯电缆加速电老化装置,支撑架和连接件均为绝缘材料制作,优选采用PVC塑料制成,PVC塑料具有优异的电器绝缘性能,且重量轻。上述交联聚乙烯电缆加速电老化装置,所述接地电极为带有螺纹的金属棒,并通过螺母固定于平板上。上述交联聚乙烯电缆加速电老化装置,立柱是对由立板和平板构成的支撑板结构起支撑作用,其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一般情况下设置2~4个为宜。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交联聚乙烯电缆加速电老化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交联聚乙烯电缆加速电老化装置,通过设置支撑架、均压组件和接地电极,可直接对实际电缆制成的试样进行电老化试验,由此获取电老化样本与实际电缆结构、制作工艺等一致,有助于对电缆电老化行为的研究。(2)本技术的电老化装置,使用时只需将试样两端放进连接件,利用连接件和支撑板实现对试样的固定,操作简单,即适用于短电缆样本的老化,也适用于长电缆样本的老化,实用性强。(3)本技术提供的电老化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拆卸,能够有效进行电缆的电老化试验,同时可采用多组该装置同时进行多组样本的电老化,高效获取多组老化样本,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行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交联聚乙烯电缆加速电老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交联聚乙烯电缆加速电老化装置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电老化单元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4是电老化单元的侧视图;图5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架;11、立板;12、平板;13、立柱;2、均压组件;21、连接件;22、均压件;23、引出口;3、接地电极;4、待老化电缆试样;5、高压引出线;6、高压电源;7、接地线。具体实施方式以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交联聚乙烯电缆加速电老化装置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电老化单元,电老化单元包括支撑架1、均压组件2以及接地电极3。如图3和图4所示,支撑架1包括支撑板和两个立柱13,支撑板由立板11和平板12组成且为L型一体化结构。两个立柱13固定安装于平板12的下表面。立板11的高度为60cm,于立板11的4/5高度处,开设有用于安装连接件21的螺纹孔。立柱13的高度为30cm。均压组件2包括连接件21和均压件22。如图5所示,连接件21整体呈中空杆状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部的直径。第一连接部具有外螺纹。第二连接部上于立板和第一连接部之间开设有引出口23,其端部具有外螺纹,该端部贯穿立板11且与立板11螺纹连接。引出口23位于立板11和第一连接部之间。均压件22为均压球,均压球与第一连接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接地电极3为带有螺纹的金属棒,穿设于平板12上,并通过螺母与平板12固定连接。支撑架1和连接件21均采用PVC塑料制成。如图2所示,待老化电缆试样4的两端端部分别放置于两组电老化单元的连接件21中,并通过支撑板一起对电缆试样进行支撑固定。其中一端端部的电缆线芯由高压引出线5穿过引出口23与高压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联聚乙烯电缆加速电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电老化单元,所述电老化单元包括支撑架(1)、均压组件(2)以及接地电极(3);所述支撑架(1)包括支撑板和至少两个立柱(13),所述支撑板由立板(11)和平板(12)组成且为L型一体化结构,立柱(13)固定安装于平板(12)的下表面;所述均压组件(2)包括连接件(21)和均压件(22),所述连接件(21)为中空结构,其上开设有引出口(23),连接件(21)的一端端部穿透立板(11)且与立板(11)固定连接,均压件(22)与连接件(21)的另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接地电极(3)穿设于平板(12)上;/n待老化电缆试样(4)的两端端部分别放置于两组电老化单元的连接件(21)中,其中一端端部的电缆线芯由高压引出线(5)穿过引出口(23)与高压电源(6)连接,试样的电缆外屏蔽通过接地线(7)与接地电极(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联聚乙烯电缆加速电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电老化单元,所述电老化单元包括支撑架(1)、均压组件(2)以及接地电极(3);所述支撑架(1)包括支撑板和至少两个立柱(13),所述支撑板由立板(11)和平板(12)组成且为L型一体化结构,立柱(13)固定安装于平板(12)的下表面;所述均压组件(2)包括连接件(21)和均压件(22),所述连接件(21)为中空结构,其上开设有引出口(23),连接件(21)的一端端部穿透立板(11)且与立板(11)固定连接,均压件(22)与连接件(21)的另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接地电极(3)穿设于平板(12)上;
待老化电缆试样(4)的两端端部分别放置于两组电老化单元的连接件(21)中,其中一端端部的电缆线芯由高压引出线(5)穿过引出口(23)与高压电源(6)连接,试样的电缆外屏蔽通过接地线(7)与接地电极(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联聚乙烯电缆加速电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部的直径,第一连接部与均压件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立板固定连接,引出口开设于立板和第一连接部之间的第二连接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智飞柳宝坤王娟黄静张恒玮
申请(专利权)人:尚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