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速驱动轴的轻量化结构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2818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等速驱动轴的轻量化结构及其方法,它包括第一轴头、第二轴头、中间轴,所述第一轴头上设有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上设有第一焊面,所述第二轴头上设有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二焊接部上设有第二焊面,所述中间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焊接部、第四焊接部,所述第三焊接部上设有与第一焊面焊接的第三焊面,所述第四焊接部上设有与第二焊面焊接的第四焊面。包括以下步骤:a)对待焊的焊接面进行预处理;b)使用焊接夹具对其进行固定;c)电磁脉冲焊接d)后续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等速驱动轴的轻量化结构及其方法,焊接效果好、生产效率高,焊接后的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强,减震效果好,焊接后的整体质量小,焊接时间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等速驱动轴的轻量化结构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零件,特别是一种等速驱动轴的轻量化结构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外乘用车辆的动力越来越大,使等速万向节驱动轴总成的规格也随之变大,但为了满足各主机厂的轻量化、节能减排等要求,原本动力较小的车辆驱动轴为实心轴,现在动力加大后,较长的中间轴随着万向节的规格加大,所以对实现整体的轻量化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如图1所示,一般的驱动轴主要用摩擦焊技术将中间轴与轴头焊接在一起,但由于摩擦焊中不仅要求中间轴为易于焊接的材料,而且中间轴需要与轴头为同种材料,一般的轴头为钢材料,所以导致中间轴也为钢材料,故难以实现轻量化;并且驱动轴在摩擦焊后的翻边较为明显,若驱动轴的焊接的接合面较小,则会在接合面增大断裂的概率,若驱动轴焊接的接合面较大,则导致消耗的材料较多;驱动轴需要较高的精度、同轴度若采用摩擦焊的方式,则需要较高的成本,并且摩擦焊过程中会产生高温,高温可能会导致材料原有的性能发生改变;驱动轴若采用摩擦焊的方式其生产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等速驱动轴的轻量化结构,它包括第一轴头(1)、第二轴头(2)、中间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头(1)上设有第一焊接部(4),所述第一焊接部(4)上设有第一焊面(5),所述第二轴头(2)上设有第二焊接部(6),所述第二焊接部(6)上设有第二焊面(7),所述中间轴(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焊接部(9)、第四焊接部(10),所述第三焊接部(9)上设有与第一焊面(5)焊接的第三焊面(11),所述第四焊接部(10)上设有与第二焊面(7)焊接的第四焊面(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速驱动轴的轻量化结构,它包括第一轴头(1)、第二轴头(2)、中间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头(1)上设有第一焊接部(4),所述第一焊接部(4)上设有第一焊面(5),所述第二轴头(2)上设有第二焊接部(6),所述第二焊接部(6)上设有第二焊面(7),所述中间轴(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焊接部(9)、第四焊接部(10),所述第三焊接部(9)上设有与第一焊面(5)焊接的第三焊面(11),所述第四焊接部(10)上设有与第二焊面(7)焊接的第四焊面(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速驱动轴的轻量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部(4)与第二焊接部(6)均为凹槽,所述第一焊面(5)和第二焊面(7)均为凹槽的内表面,所述第三焊面(11)为第三焊接部(9)的外表面,所述第三焊接部(9)与中间轴(3)呈阶梯结构,所述第四焊面(12)为第四焊接部(10)的外表面,所述第四焊接部(10)与中间轴(3)呈阶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速驱动轴的轻量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面(5)为第一焊接部(4)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焊接部(4)与第一轴头(1)呈阶梯结构,所述第二焊面(7)为第二焊接部(6)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焊接部(6)与第二轴头(2)呈阶梯结构,第三焊接部(9)、第四焊接部(10)分别位于中间轴(3)的两端,所述第三焊面(11)、第四焊面(12)分别为第三焊接部(9)、第四焊接部(10)的内表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垒邹建文梅小飞许雪锋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宏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