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转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200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汽车转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正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设置有防护凸起,所述开口与所述上壳体偏心设置,所述开口靠近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设置,所述开口内设置有集成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接插端头,所述集成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接插端头以及所述集成壳体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接插端头靠近所述开口一端设置,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集成壳体内形成若干插口腔,所述插口腔内设置有若干插针,所述插针从插口腔延伸至电路板的下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转接器
本技术属于汽车电子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转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载功能设备(如车载仪表、车载影响、导航仪器以及其他外接设备等)都被集成连接到汽车的车载控制器,从而为这些功能设备实现供电和传输信号,最终在汽车上实现输出相应功能效果。要实现车载功能设备与车载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现有最为普遍做法是:从功能设备的接口位置通过若干线束结构引接到多个分散的电源连接器上,多个电源连接器可以匹配不同类型的车载电源插头,最后将匹配的电源连接器与车载电源插头对插连接即可实现电源及信号连接。但采用这种线束连接方式,结构复杂,接线困难且布线繁琐,安装效率低,整个连接距离较长,所占用空间大,而且线束在行车过程中易晃动或脱离预定位置,安装稳定性差,影响产品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转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转接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正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设置有防护凸起,所述开口与所述上壳体偏心设置,所述开口靠近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设置,所述开口内设置有集成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接插端头,所述集成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接插端头以及所述集成壳体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接插端头靠近所述开口一端设置,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集成壳体内形成若干插口腔,所述插口腔内设置有若干插针,所述插针从插口腔延伸至电路板的下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插口腔与插口腔之间独立设置或所述插口腔与插口腔之间连通设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电路板上形成插孔,所述插孔适配插针设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的侧面上开设有串联接口,所述串联接口内设置有串联接头,所述串联接头与所述壳体设置的电路板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串联接口开设于所述上壳体的侧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下壳体的内开设有插销,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插销上,且所述下壳体内还设置有卡扣件,通过所述卡扣件将电路板进行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以及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接插端头以及集成壳体与所述第一电路板连接,所述串联接头与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集成壳体将原先采用线束的方式改为集成壳体,并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插口腔的布局以及插针的布局,并针对上述布局在电路板开设对应的插孔,实现电连接,优化了结构,降低了走线的繁琐。2-在壳体的侧面开设一个串联接口,可以实现多个转接器之间的串联,通过导线连接两个转接器的串联接口即可实现。3-通过插销以及卡扣件将电路板固定在下壳体内,提高了电路板在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4-采用双电路板的结构,然后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并且将不同的插件与不同的电路板进行连接,能够保证不同电路板之间的独立工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去除上壳体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集成壳体的插口腔、插针设计示意图;图5为图4设计下适配其电路板的插孔设计;图6为本技术一种集成壳体的插口腔、插针设计示意图;图7为图6设计下适配其电路板的插孔设计;图8为本技术一种集成壳体的插口腔、插针设计示意图;图9为图8设计下适配其电路板的插孔设计;图10为本技术一种集成壳体的插口腔、插针设计示意图;图11为图10设计下适配其电路板的插孔设计;附图标记,100、壳体;100a、上壳体;100b、下壳体;1、防护凸起;2、第一电路板;3、第二电路板;4、集成壳体;5、连接件;6、插口腔;7、插针;8、插孔;9、插销;10、卡扣件;11、串联接口;12、串联接头;13、接插端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参考图1-3,本技术为一种汽车转接器,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包括上壳体100a与下壳体100b,所述上壳体100a的正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设置有防护凸起1,所述开口与所述上壳体100a偏心设置,所述开口靠近所述上壳体100a的顶部设置,所述开口内设置有集成壳体4,所述下壳体100b的底部设置有接插端头13,所述集成壳体4的底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接插端头13以及所述集成壳体4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接插端头13靠近所述开口一端设置,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下壳体100b内,所述集成壳体4内形成若干插口腔6,所述插口腔6内设置有若干插针7,所述插针7从插口腔6延伸至电路板的下端。所述插口腔6与插口腔6之间独立设置或所述插口腔6与插口腔6之间连通设置,参考图1-2,插口腔A与插口腔B是相通的,插口腔C与插口腔A和B为独立的。所述电路板上形成插孔8,所述插孔8适配插针7设置,所述下壳体100b的内开设有插销9,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插销9上,且所述下壳体100b内还设置有卡扣件10,通过所述卡扣件10将电路板进行固定。所述壳体100的侧面上开设有串联接口11,所述串联接口11内设置有串联接头12,所述串联接头12与所述壳体100设置的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2以及第二电路板3,所述第一电路板2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设置有连接件5,所述接插端头13以及集成壳体4与所述第一电路板2连接,所述串联接头12与所述第二电路板3连接。所述串联接口11开设于所述上壳体100a的侧面,除此之外串联接口11的设置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开设的方式也可以是选择在下壳体100b上开设或者是部分在上壳体100a部分在下壳体100b。本技术通过设置集成壳体4将原先采用线束的方式改为集成壳体4,并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插口腔6的布局以及插针7的布局,并针对上述布局在电路板开设对应的插孔8,实现电连接,优化了结构,降低了走线的繁琐;在壳体100的侧面开设一个串联接口11,可以实现多个转接器之间的串联,通过导线连接两个转接器的串联接口11即可实现;通过插销9以及卡扣件10将电路板固定在下壳体100b内,提高了电路板在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采用双电路板的结构,然后通过连接件5进行连接,并且将不同的插件与不同的电路板进行连接,能够保证不同电路板之间的独立工作。基于上述方案,本技术设计了4中不同集成壳体以及电路板的方式,具体参考图4-11,图4-图5为一种设计;图6-7为一种;图8-9为一种,图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转接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正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设置有防护凸起,所述开口与所述上壳体偏心设置,所述开口靠近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设置,所述开口内设置有集成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接插端头,所述集成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接插端头以及所述集成壳体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接插端头靠近所述开口一端设置,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集成壳体内形成若干插口腔,所述插口腔内设置有若干插针,所述插针从插口腔延伸至电路板的下端,所述壳体的侧面上开设有串联接口,所述串联接口内设置有串联接头,所述串联接头与所述壳体设置的电路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转接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正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设置有防护凸起,所述开口与所述上壳体偏心设置,所述开口靠近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设置,所述开口内设置有集成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接插端头,所述集成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接插端头以及所述集成壳体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接插端头靠近所述开口一端设置,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集成壳体内形成若干插口腔,所述插口腔内设置有若干插针,所述插针从插口腔延伸至电路板的下端,所述壳体的侧面上开设有串联接口,所述串联接口内设置有串联接头,所述串联接头与所述壳体设置的电路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腔与插口腔之间独立设置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乐伟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