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挡风玻璃拆解自动化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116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挡风玻璃拆解自动化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涉及汽车拆解领域。该汽车挡风玻璃拆解自动化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包括切割机器人,所述切割机器人的输出端连接有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有人机界面。该汽车挡风玻璃拆解自动化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通过切割机器人、搬运机器人、中央处理器、人机界面、料架车和AGV小车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整个流程系统仅仅需要机器人进行操作,无需工人手动操作,且增加了自动化程度,加快了挡风玻璃拆解速率,同时也为玻璃切割过程的安全隐患进行消除,解决了现有的汽车挡风玻璃拆解过程中耗费人力过多,工作效率低,且拆解过程中还存在玻璃破碎伤到工人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挡风玻璃拆解自动化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拆解
,具体为一种汽车挡风玻璃拆解自动化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代汽车外型的发展与玻璃工艺的发展息息相关。早在40多年前,汽车前挡风玻璃已经采用单件式弯曲挡风玻璃,并逐渐抛弃了平面型的挡风玻璃,今天的汽车挡风玻璃一般都做成整体一幅式的大曲面型,上下左右都有一定的弧度。这种曲面玻璃不论从加工过程还是从装嵌的配合来看,都是一种技术要求十分高的产品,因为它涉及到车型、强度、隔热、装配等诸多问题,汽车在达到使用寿命后都需要进行报废处理,报废过程中就有对于挡风玻璃拆解的流程,现有的汽车挡风玻璃拆解过程中耗费人力过多,工作效率低,且拆解过程中还存在玻璃破碎伤到工人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挡风玻璃拆解自动化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的汽车挡风玻璃拆解过程中耗费人力过多,工作效率低,且拆解过程中还存在玻璃破碎伤到工人隐患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汽车挡风玻璃拆解自动化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包括切割机器人,所述切割机器人的输出端连接有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有人机界面,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搬运机器人,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料架车,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有AGV小车,中央处理器是电子设备的主要配件之一,电子设备中的核心配件,其功能主要是解释电子设备指令以及处理电子设备软件中的数据,中央处理器是电子设备中负责读取指令,对指令译码并执行指令的核心部件,中央处理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控制器、运算器,其中还包括高速缓冲存储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的总线,电子电子设备三大核心部件就是中央处理器、内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器的功效主要为处理指令、执行操作、控制时间、处理数据。进一步的,所述搬运机器人的输出端连接有红外检测模块。进一步的,所述切割机器人的输出端与红外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无线信号模块,无线信号模块可以利用无线网络将各个机器人数据进行传输,以便于中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另外也方便人机界面远程进行查看当前拆解工作情况。进一步的,所述无线信号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无线信号模块的内部包括WIFI信号模块、4G信号模块以及5G信号模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启用任意一种网络。进一步的,所述切割机器人的工作端设置有等离子切割枪,所述搬运机器人的工作端设置有真空端拾器,其中一个机器人利用激光切割沿着玻璃框周边进行切割玻璃外边框30mm内钢板副边,另一个机器人通过真空端拾器抓取和搬运玻璃到架车上,机器人选用日本川崎CX210L,切割机器人配置一套激光切割系统,用于前后风挡周边钢板的切割,机器人安装在底座上,切割机器人配置一套激光切割系统,激光切割机器人运行前,需人工将车辆所有易燃内饰件全部拆除,同时,该工位由甲方负责建设一套除尘房,切割完毕后的前后挡,由搬运机器人将前后风挡自动放至各自料框内,当料框内前后风挡达到设定的数量后,机器人发讯号至AGV小车,AGV小车自动搬运至库存区,同时,另外AGV小车输送空料框至等待工位,前后风挡玻璃达到库存区后,由人工进行化学或物理处理,进行玻璃胶的去除,同时去除玻璃周边的钢板副边,已达到整块玻璃的完整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挡风玻璃拆解自动化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汽车挡风玻璃拆解自动化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通过切割机器人、搬运机器人、中央处理器、人机界面、料架车和AGV小车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整个流程系统仅仅需要机器人进行操作,无需工人手动操作,且增加了自动化程度,加快了挡风玻璃拆解速率,同时也为玻璃切割过程的安全隐患进行消除,解决了现有的汽车挡风玻璃拆解过程中耗费人力过多,工作效率低,且拆解过程中还存在玻璃破碎伤到工人隐患的问题。2、该汽车挡风玻璃拆解自动化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通过在切割机器人和搬运机器人上设置红外检测模块,达到当有人员接近工作空间时,红外检测模块会将信息经过无线信号模块传输至中央处理器,又由中央处理器将此信息反馈至人机界面,操作人机界面的工人可以将切割机器人和搬运机器人进行停止工作,以免切割机器人和搬运机器人对于人员身体产生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搬运机器人和切割机器人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控制系统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无线信号模块示意图。其中,1切割机器人、2搬运机器人、3中央处理器、4人机界面、5无线信号模块、6红外检测模块、7料架车、8AGV小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挡风玻璃拆解自动化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包括切割机器人1,切割机器人1的输出端连接有中央处理器3,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有人机界面4,中央处理器3的输出端连接有搬运机器人2,切割机器人1的工作端设置有等离子切割枪,等离子切割枪是利用高温等离子电弧的热量使工件切口处的金属局部熔化,并借助高速等离子的动量排出熔融金属以形成割缝的加工方法,它因其切割速度快,切割精度高,切割条件容易设定,易于实现自动化、无人化作业和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相对较人工切割增加了安全,同时也增加了效率,搬运机器人2的工作端设置有真空端拾器,真空端拾器主要采用负压吸附将玻璃进行转移,增加了玻璃转移过程中的防脱落性能,真空端拾器如同吸盘,中央处理器3的输出端连接有料架车7,中央处理器3的输出端连接有AGV小车8,AGV小车8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航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航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工业应用中不需要驾驶员的搬运车,以可充电的蓄电池为其动力来源,一般可通过电脑来控制其行进路径以及行为,或利用电磁轨道来设立其行进路径,电磁轨道黏贴于地板上,无人搬运车则依靠电磁轨道所带来的讯息进行移动与动作,报废汽车拆解自动化线主要包括人工开门和扫码工位、车门拆解工位、两盖拆解工位和前后挡风玻璃拆解工位,从人工开门和扫码后,整条生产线实现了无人化流水作业,这既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生产效率。搬运机器人2的输出端连接有红外检测模块6,切割机器人1的输出端与红外检测模块6的输入端连接,红外检测模块6的输出端连接有无线信号模块5,无线信号模块5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3的输入端连接,无线信号模块5的内部包括WIFI信号模块、4G信号模块以及5G信号模块,一个机器人利用激光切割沿着玻璃框周边进行切割玻璃外边框30mm内钢板副边,另一个机器人通过真空端拾器抓取和搬运玻璃到架车上,机器人选用日本川崎CX210L,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挡风玻璃拆解自动化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包括切割机器人(1),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器人(1)的输出端连接有中央处理器(3),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有人机界面(4),所述中央处理器(3)的输出端连接有搬运机器人(2),所述中央处理器(3)的输出端连接有料架车(7),所述中央处理器(3)的输出端连接有AGV小车(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挡风玻璃拆解自动化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包括切割机器人(1),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器人(1)的输出端连接有中央处理器(3),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有人机界面(4),所述中央处理器(3)的输出端连接有搬运机器人(2),所述中央处理器(3)的输出端连接有料架车(7),所述中央处理器(3)的输出端连接有AGV小车(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挡风玻璃拆解自动化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机器人(2)的输出端连接有红外检测模块(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挡风玻璃拆解自动化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器人(1)的输出端与红外检测模块(6)的输入端连接。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辽燚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