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三氯吡氧乙酸和吡草醚的小麦复合型除草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39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三氯吡氧乙酸和吡草醚的小麦复合型除草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1‑60%三氯吡氧乙酸、1‑30%吡草醚、3‑8%助剂,余量为载体。该种基于三氯吡氧乙酸和吡草醚的小麦复合型除草剂的剂型为可分散悬浮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中的一种,助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环氧大豆油、改性木质素磺酸钠、有机硅油和乙二醇的任意比混合物。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了吡草醚为触杀性的新型苯基吡唑类苗后除草剂这一点,弥补用于杂草苗后茎叶处理的麦田可用除草剂品种的稀缺,同时拓宽了除草剂的除草图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三氯吡氧乙酸和吡草醚的小麦复合型除草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三氯吡氧乙酸和吡草醚的小麦复合型除草剂。
技术介绍
小麦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同时,我国也是全球第一大小麦生产国。2019年我国小麦产量1.33亿吨,消费量为1.28亿吨,进口量400万吨,出口量110万吨。杂草危害是小麦栽培中面临的主要生物灾害之一,即使采取各种防控措施,麦田杂草危害直接导致的产量损失超过18%。目前通过使用除草剂除草仍然是我国麦田草害防控的最重要手段,麦田除草剂用量逐年加大,一方面造成杂草对除草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另一方面也逐年增加小麦种植户对麦田除草剂用药成本。此外,逐年累加的除草剂使用量,会使得农药残留引起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也会日益严重。一方面,我国麦田杂草对多种除草剂的抗性不断加重并成片暴发危害,需要新的除草剂品种投入使用。目前我国麦田已经明确报到抗性杂草涉及的除草剂以茎叶处理剂为主。如此一来,用于杂草苗后茎叶处理的麦田可用除草剂品种捉襟见肘。我们迫切需要更多的实用除草剂种类投入小麦生产中,高效、安全地解决草害问题的同时,延缓杂草对现有药剂暴发抗性。另一方面,化学农药减量使用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方向,不断研发高效、安全、低风险的除草剂品种替代用量大、残留高、安全风险高的除草剂品种既符合国家需求,也是市场发展趋势。三氯吡氧乙酸是吡啶氧羧酸类内吸传导型低毒除草剂,又称为盖灌能、绿草定。由植物的叶面和根系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到全株,造成其根、茎、叶畸形,储藏物质耗尽,维管束被栓塞或破裂,植株逐渐死亡。适用于森林造林前除草灭灌,维护防火线,扶育松树及林分改造,用于非耕地防除阔叶杂草和木本植物。三氯吡氧乙酸在土壤中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半衰期为30-46天。吡草醚为触杀性的新型苯基吡唑类苗后除草剂,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植物体内的原卟啉原氧化酶,并利用小麦及杂草对药吸收和沉积的差异所产生不同活性的代谢物,达到选择性地防治小麦地阔叶杂草的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三氯吡氧乙酸和吡草醚的小麦复合型除草剂,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三氯吡氧乙酸和吡草醚的小麦复合型除草剂,用以解决现有小麦除草剂使用量逐年增加,产品单一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一种基于三氯吡氧乙酸和吡草醚的小麦复合型除草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1-60%三氯吡氧乙酸、1-30%吡草醚、3-8%助剂,余量为载体。进一步地,该种基于三氯吡氧乙酸和吡草醚的小麦复合型除草剂的剂型为可分散悬浮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中的一种。载体可根据剂型选择去离子水、有机溶剂或填料中一种或几种任意比的混合物,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甲苯、乙醇、乙醇胺、丙醇、丁醇、乙二醇、乙二醇甲醚、丁醚、乙酸乙酯或乙腈中的一种或几种任意比的混合物,填料为硅藻土、膨润土、白炭黑、淀粉、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任意比的混合物。进一步地,助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环氧大豆油、改性木质素磺酸钠、有机硅油和乙二醇的任意比混合物。进一步地,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由以下步骤制成:步骤A:将碱木素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待碱木素完全溶解后,将碱木素溶液转移至带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三口烧瓶中,用氢氧化钠调节溶液的pH在9-11之间,并用水浴锅进行加热,将溶液温度加热至40-60℃,然后滴入过氧化氢,进行预氧化,10-20min后,加入无水亚硫酸钠和甲醛,加热使得反应体系的温度上升至反应温度,继续反应2-5h后,取反应液进行过滤,然后旋蒸,除去未反应的化合物,再进行干燥,得木质素磺酸钠;步骤B:将步骤A获得的木质素磺酸钠和去离子水进行混合,搅拌,直至步骤A获得的木质素磺酸钠完全溶解,再加入十二烷基胺,混合均匀后,将此溶液转移至带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三口烧瓶中,用氢氧化钠调节反应的溶液的pH在11.5-12.5之间,并用水浴锅进行加热,使得溶液温度升至60-80℃,然后缓慢滴加甲醇水溶液,滴加完全后继续反应2-4h,然后取出反应液,用氢氧化钠将反应液的pH调节至5-6之间,过滤,取沉淀,并用异丙醇抽提沉淀物,抽提2-3次,滤饼冷冻干燥获得改性木质素磺酸钠。进一步地,步骤A中,反应温度为85-100℃。进一步地,步骤A中,碱木素、去离子水、过氧化氢、无水亚硫酸钠、甲醛的加入质量比为20-40:90-100:2-4:1-2.5:8-20。进一步地,步骤B中,木质素磺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5-35%。进一步地,步骤B中,甲醇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5-40%。进一步地,步骤B中,木质素磺酸钠水溶液、十二烷基胺、甲醇水溶液加入的质量比为90-100:12-15:1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木质素磺酸钠的分子结构中存在酚羟基、醇羟基、磺酸基、羧基、共轭双键等活性基团,这些基团之间极性差异很大,都会对木质素磺酸钠的亲疏水性产生影响。木质素磺酸钠的亲疏水性,不仅影响了其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而且可能会决定其在农药颗粒表面上吸附作用力,对农药的分散性能好坏具有显著的影响。本专利技术利用了十二烷基胺与木质素磺酸钠的反应,形成了胺基木质素磺酸钠,在木质素磺酸钠的分子链中引入了十二烷基胺,增强了其疏水性,能够有效地吸附在农药颗粒表面,且木质素磺酸钠的分子结构中存在着酚羟基、醇羟基、磺酸基、羧基是亲水基团,使其能够很好地在水中分散,从而提高农药的分散性,较大程度的提高农药的药效;且木质素磺酸钠来源于造纸废液,价格便宜,且对植物没有毒害,可自然降解。2、本专利技术利用了三氯吡氧乙酸和吡草醚的二者复配小麦除草剂,增加了小麦除草剂的选择性,此外,吡草醚为触杀性的新型苯基吡唑类苗后除草剂,弥补用于杂草苗后茎叶处理的麦田可用除草剂品种的稀缺,且利用复配技术,减缓抗药性的产生,以及减小农药有效剂量,拓宽了除草剂的除草图谱。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基于三氯吡氧乙酸和吡草醚的小麦复合型除草剂,该除草剂的剂型为可分散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25%三氯吡氧乙酸、15%吡草醚、6%助剂,余量为丙醇。其中,助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环氧大豆油、改性木质素磺酸钠、有机硅油和乙二醇按照质量比0.5:0.5:1:1:1:1混合的混合物。其中,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由以下步骤制成:步骤A:将碱木素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待碱木素完全溶解后,将碱木素溶液转移至带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三口烧瓶中,用氢氧化钠调节溶液的pH为10,并用水浴锅进行加热,将溶液温度加热至40℃,然后滴入过氧化氢,进行预氧化,间隔15min后,加入无水亚硫酸钠和甲醛,加热使得反应体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三氯吡氧乙酸和吡草醚的小麦复合型除草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1-60%三氯吡氧乙酸、1-30%吡草醚、3-8%助剂,余量为载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氯吡氧乙酸和吡草醚的小麦复合型除草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1-60%三氯吡氧乙酸、1-30%吡草醚、3-8%助剂,余量为载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氯吡氧乙酸和吡草醚的小麦复合型除草剂,其特征在于,载体为去离子水、溶剂或填料中一种或几种任意比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三氯吡氧乙酸和吡草醚的小麦复合型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甲苯、乙醇、乙醇胺、丙醇、丁醇、乙二醇、乙二醇甲醚、丁醚、乙酸乙酯或乙腈中的一种或几种任意比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三氯吡氧乙酸和吡草醚的小麦复合型除草剂,其特征在于,填料为硅藻土、膨润土、白炭黑、淀粉、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任意比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氯吡氧乙酸和吡草醚的小麦复合型除草剂,其特征在于,助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环氧大豆油、改性木质素磺酸钠、有机硅油和乙二醇的任意比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三氯吡氧乙酸和吡草醚的小麦复合型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由以下步骤制成:
步骤A:将碱木素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待碱木素完全溶解后,用氢氧化钠调节溶液的pH在9-11之间,将溶液温度加热至40-60℃,然后滴入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言合陈琦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巨卓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