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连无砟轨道及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7811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纵连无砟轨道及安装方法,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所述纵连无砟轨道包括底座板和多个轨道板组件,底座板为长条形结构,各轨道板组件均包括轨道板和四个固定件,多个轨道板沿底座板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对于任意一个轨道板组件,轨道板铺设在底座板上,四个固定件分别布置在轨道板的四个直角处,各固定件均包括呈L形布置的两块侧板,两个侧板均垂直于底座板,且两个侧板与底座板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两个侧板分别与轨道板的两个相邻的侧边相接触,以夹设轨道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纵连无砟轨道不仅有效避免温度力对轨道板的影响,还能保证各轨道板的横纵向上的稳定性,实现各轨道板的精确定位。实现各轨道板的精确定位。实现各轨道板的精确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纵连无砟轨道及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纵连无砟轨道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砟轨道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与传统有砟轨道相比,具有铺设精度高,平顺性好,少维修的特点。
[0003]纵连无砟轨道由于在纵向连续铺设,温度效应非常显著,高温季节轨道板内部积聚了巨大温度力无法释放,在轨道板纵向薄弱处易发生竖向上拱、材料挤溃的现象,严重时影响行车安全。相关技术中,为释放过大的温度力,可以将纵连无砟轨道单元化(即将多个轨道板间隔布置),可以有效消除轨道板因温度力过大而引起的竖向上拱、材料挤溃风险。
[0004]然而,轨道板之间间隔布置会使得其横纵向的稳定性大幅降低,从而降低纵连无砟轨道的稳定性,增加了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纵连无砟轨道及安装方法,其目的在于在轨道板间隔布置的基础上增大轨道板的稳定性,由此解决轨道板间隔布置时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纵连无砟轨道,所述纵连无砟轨道包括底座板和多个轨道板组件;
[0007]所述底座板为长条形结构,各所述轨道板组件均包括轨道板和四个固定件,多个所述轨道板沿所述底座板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对于任意一个所述轨道板组件,所述轨道板铺设在所述底座板上,四个所述固定件分别布置在所述轨道板的四个直角处,各所述固定件均包括呈L形布置的两块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均垂直于所述底座板,且两个所述侧板与所述底座板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与所述轨道板的两个相邻的侧边相接触,以夹设所述轨道板。
[0008]可选地,各所述固定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一个所述侧板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座板叠设在一起,且所述连接板上插装有多个用于连接所述底座板的膨胀螺栓。
[0009]可选地,各所述固定件还包括两个筋板,两个所述筋板平行间隔布置,各所述筋板均为三角形,且各所述筋板的两个直角边分别连接一个所述侧板和所述连接板。
[0010]可选地,所述固定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个侧边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连接在一起,且所述挡板与所述底座板平行间隔布置,以夹设相对应的所述轨道板。
[0011]可选地,各所述侧板朝向相对应的所述轨道板的板面垫设有橡胶垫层。
[0012]可选地,所述固定件为金属结构件。
[001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纵连无砟轨道的安装方法,所述安装方法基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无砟轨道,所述安装方法包括:
[0014]将地基上浇筑水泥,得到所述底座板;
[0015]在所述底座板上铺设多个所述轨道板,且多个所述轨道板沿所述底座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0016]在各所述轨道板的四个直角处分别安装所述固定件,以夹设相对应的所述轨道板。
[0017]可选地,所述在各所述轨道板的四个直角处分别安装所述固定件之前,所述安装方法还包括:
[0018]通过硫化工艺,在各所述侧板朝向相对应的所述轨道板的板面粘贴橡胶垫层。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20]对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纵连无砟轨道,多个轨道板沿底座板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可以使得相邻两个轨道板之间具有间隙,从而有效消除轨道板因温度力过大而引起的竖向上拱、材料挤溃风险。
[0021]进一步地,四个固定件分别布置在轨道板的四个直角处,各固定件均包括呈L形布置的两块侧板,两个侧板均垂直于底座板,且两个侧板与底座板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两个侧板分别于轨道板的两个相邻的侧边相接触,从而可以在轨道板的横纵向上对轨道板进行限位,进而提高各轨道板的安装稳定性,也就能够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能。
[0022]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纵连无砟轨道不仅有效避免温度力对轨道板的影响,还能保证各轨道板的横纵向上的稳定性,实现各轨道板的精确定位。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纵连无砟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件的第一视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件的第二视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纵连无砟轨道的安装方法的流程图。
[0028]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0029]1、底座板;2、轨道板组件;21、轨道板;22、固定件;221、侧板;222、连接板;2221、膨胀螺栓;223、筋板;224、挡板;225、橡胶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纵连无砟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纵连无砟轨道包括底座板1和多个轨道板组件2。
[0032]底座板1为长条形结构,各轨道板组件2均包括轨道板21和四个固定件22,多个轨道板21沿底座板1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对于任意一个轨道板组件2,轨道板21铺设在底座板1上,四个固定件22分别布置在轨道板21的四个直角处(见图2)。
[003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件的第一视图,如图3所示,各固定件22均包括呈L形布置的两块侧板221,两个侧板221均垂直于底座板1,且两个侧板221与底座板1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两个侧板221分别与轨道板21的两个相邻的侧边相接触,以夹设轨道板21。
[0034]对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纵连无砟轨道,多个轨道板21沿底座板1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可以使得相邻两个轨道板21之间具有间隙,从而有效消除轨道板21因温度力过大而引起的竖向上拱、材料挤溃风险。
[0035]进一步地,四个固定件22分别布置在轨道板21的四个直角处,各固定件22均包括呈L形布置的两块侧板221,两个侧板221均垂直于底座板1,且两个侧板221与底座板1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两个侧板221分别于轨道板21的两个相邻的侧边相接触,从而可以在轨道板21的横纵向上对轨道板21进行限位,进而提高各轨道板21的安装稳定性,也就能够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能。
[0036]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纵连无砟轨道不仅有效避免温度力对轨道板21的影响,还能保证各轨道板21的横纵向上的稳定性,实现各轨道板21的精确定位。
[0037]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件的第二视图,如图4所示,各固定件22还包括连接板222,连接板222与一个侧板221垂直连接,连接板222与底座板1叠设在一起,且连接板222上插装有多个用于连接底座板1的膨胀螺栓2221。
[003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连接板222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连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连无砟轨道包括底座板(1)和多个轨道板组件(2);所述底座板(1)为长条形结构,各所述轨道板组件(2)均包括轨道板(21)和四个固定件(22),多个所述轨道板(21)沿所述底座板(1)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对于任意一个所述轨道板组件(2),所述轨道板(21)铺设在所述底座板(1)上,四个所述固定件(22)分别布置在所述轨道板(21)的四个直角处,各所述固定件(22)均包括呈L形布置的两块侧板(221),两个所述侧板(221)均垂直于所述底座板(1),且两个所述侧板(221)与所述底座板(1)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侧板(221)分别与所述轨道板(21)的两个相邻的侧边相接触,以夹设所述轨道板(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连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固定件(22)还包括连接板(222),所述连接板(222)与一个所述侧板(221)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板(222)与所述底座板(1)叠设在一起,且所述连接板(222)上插装有多个用于连接所述底座板(1)的膨胀螺栓(22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纵连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固定件(22)还包括两个筋板(223),两个所述筋板(223)平行间隔布置,各所述筋板(223)均为三角形,且各所述筋板(223)的两个直角边分别连接一个所述侧板(221)和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立杨怀志朱彬刘学文赵虎徐鹏谭诗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