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底盘车架结构及特种越野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633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底盘车架结构及特种越野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体化底盘车架结构与上装设备直接连接,降低了上装设备的安装高度,代替了上装设备通过副车架或栅格框架平台与底盘连接的结构,降低了整车重量;车架通过座圈连接板支架连接,座圈连接板上设有座圈,座圈连接板与座圈连接板支架和驻锄横梁总成连接,底盘车架一体化结构共同承受上装设备向下和向后的冲击载荷,耐冲击,支撑安装板提高了驻锄横梁总成的结构强度;该底盘车架结构提高了整车的机动性能。机动性能。机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底盘车架结构及特种越野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底盘车架结构及特种越野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越野车车载武器上装普遍采用副车架或栅格框架平台与底盘连接,通常主车架作为底盘各总成安装的基础,动力总成、驱动桥、电源、油箱等零部件直接或间接安装于主车架上,副车架或栅格框架平台作为上装设备的安装基体,其上焊接车载武器上装的安装底座,直接承受来自上装武器战术动作的冲击载荷。
[0003]主车架与副车架或栅格框架平台目前常用连接方式有焊接、螺接或者铆接三种,上装武器瞬时冲击载荷较大,对连接件、焊缝、焊点造成瞬时冲击,易产生疲劳和破坏,存在风险。此外,新一代的车载上装武器需满足精准打击的作战使用要求,对安装底座在战术动作期间的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副车架或栅格框架平台与底盘相连接无法满足在冲击载荷下的稳定性要求,易造成打击精度的下降。
[0004]此外副车架或栅格框架平台导致上装武器的安装位置较高,操作困难,同时底座质量大,造成整车质量的额外增加和质心的升高,影响整车机动性,不满足新形势下的作战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底盘车架结构及特种越野车,耐冲击,且解决了上装设备安装位置高、整车机动性能差的问题。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一体化底盘车架结构,包括:
[0008]车架,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车架平行设置,两个所述车架通过座圈连接板支架连接;<br/>[0009]驻锄横梁总成,所述驻锄横梁总成与两个所述车架的端部连接;
[0010]座圈连接板,安装于所述座圈连接板支架的上表面,且所述座圈连接板与所述驻锄横梁总成的上表面和所述车架连接;
[0011]座圈,安装于所述座圈连接板上,所述座圈用于固定上装设备;
[0012]支撑安装板,安装于所述驻锄横梁总成的下表面中部。
[0013]优选地,所述座圈连接板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一侧设有两个倾斜设置的第一连接架,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架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架的端部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支架本体的另一侧设有两个平行的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侧面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座圈连接板与所述支架本体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上表面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车架的外侧侧壁与所述驻锄横梁总成通过侧连接板连接,所述车架的下表面与所述驻锄横梁总成通过底连接板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侧连接板和所述底连接板均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驻锄横梁总成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侧连接板和所述底连接板均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所述车架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支撑安装板上沿周向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固定所述上装设备。
[0018]优选地,所述座圈的表面沿周向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固定所述上装设备。
[0019]优选地,所述驻锄横梁总成的两端设有驻锄吊耳,所述驻锄吊耳用于与上装驻锄连接。
[0020]优选地,所述驻锄横梁总成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连接有多个加强板,多个所述加强板形成多个三角形空间。
[0021]一种特种越野车,包括上述的一体化底盘车架结构。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提供的底盘车架结构与上装设备直接连接,降低了上装设备的安装高度,代替了上装设备通过副车架或栅格框架平台与底盘连接的结构,降低了整车重量;车架通过座圈连接板支架连接,座圈连接板上设有座圈,座圈连接板与座圈连接板支架和驻锄横梁总成连接,底盘车架一体化结构共同承受上装设备向下和向后的冲击载荷,耐冲击,支撑安装板提高了驻锄横梁总成的结构强度;该底盘车架结构提高了整车的机动性能。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底盘车架结构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底盘车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底盘车架局部结构的仰视图;
[002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座圈连接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驻锄横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
[0030]1、车架;
[0031]2、座圈连接板支架;21、支架本体;22、第一连接架;23、第二连接架;
[0032]3、驻锄横梁总成;31、驻锄吊耳;32、第一安装板;33、第二安装板;34、加强板;
[0033]4、座圈连接板;
[0034]5、座圈;51、第二安装孔;
[0035]6、支撑安装板;61、第一安装孔;
[0036]7、侧连接板;
[0037]8、底连接板;
[0038]9、前横梁;
[0039]10、中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4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43]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底盘车架结构,该底盘车架结构包括车架1、驻锄横梁总成3、座圈连接板4、座圈5和支撑安装板6,车架1设有两个,且两个车架1平行设置,两个车架1通过座圈连接板支架2连接,驻锄横梁总成3与两个车架1的端部连接,座圈连接板4安装于座圈连接板支架2的上表面,且座圈连接板4与驻锄横梁总成3的上表面和车架1连接,座圈5安装于座圈连接板4上,座圈5用于固定上装设备,支撑安装板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底盘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车架(1)平行设置,两个所述车架(1)通过座圈连接板支架(2)连接;驻锄横梁总成(3),所述驻锄横梁总成(3)与两个所述车架(1)的端部连接;座圈连接板(4),安装于所述座圈连接板支架(2)的上表面,且所述座圈连接板(4)与所述驻锄横梁总成(3)的上表面和所述车架(1)连接;座圈(5),安装于所述座圈连接板(4)上,所述座圈(5)用于固定上装设备;支撑安装板(6),安装于所述驻锄横梁总成(3)的下表面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底盘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圈连接板支架(2)包括支架本体(21),所述支架本体(21)的一侧设有两个倾斜设置的第一连接架(22),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架(2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架(22)的端部与所述车架(1)连接,所述支架本体(21)的另一侧设有两个平行的第二连接架(23),所述第二连接架(23)的侧面与所述车架(1)连接,所述座圈连接板(4)与所述支架本体(21)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连接架(23)的上表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底盘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外侧侧壁与所述驻锄横梁总成(3)通过侧连接板(7)连接,所述车架(1)的下表面与所述驻锄横梁总成(3)通过底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峰刘德俊李杰金勃潮赵明招李科伟张羽飞冷达明郐文远刘海洋翟美玉陈荣赵兴旺刘汝杰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