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及其分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5987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34
在电池组中,将部件容易地从壳体分离。电池组具有壳体和部件。所述部件具有:底面;从所述底面朝向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凸出的粘接凸部;从所述底面朝向所述内表面凸出的第一引导凸部。所述第一引导凸部具有:沿着与所述内表面平行的一个方向观察时与所述粘接凸部重叠的第一部分;沿着所述一个方向观察时不与所述第一部分重叠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底面的凸出量为所述粘接凸部从所述底面的凸出量以上。所述第二部分具有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底面的凸出量从与所述粘接凸部的所述凸出量相比较小的值开始随着接近所述第一部分而增加直至达到所述粘接凸部的所述凸出量以上的值的倾斜部。所述粘接凸部的端面经由粘接剂粘接于所述内表面。接于所述内表面。接于所述内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组及其分解方法


[0001]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组。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从使用完毕的电池组的内部回收电池单元,并进行再利用的技术。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0289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多数情况下,电池组的内部的部件与壳体粘接。只要能够将部件从壳体适当地分离,就能够再利用部件、壳体。在本说明书中,提出一种能够容易地将粘接于壳体的部件从壳体分离的电池组。
[0005]本说明书公开的电池组具有壳体、以及被收纳在所述壳体内的部件。所述部件具有:底面;粘接凸部,其从所述底面朝向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凸出;以及第一引导凸部,其从所述底面朝向所述内表面凸出。所述第一引导凸部具有:第一部分,在沿着与所述内表面平行的一个方向观察时与所述粘接凸部重叠;以及第二部分,在沿着所述一个方向观察时不与所述第一部分重叠。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底面起的凸出量为所述粘接凸部从所述底面起的凸出量以上。所述第二部分具有倾斜部,在所述倾斜部中,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底面起的凸出量从与所述粘接凸部的所述凸出量相比较小的值开始,随着接近所述第一部分而增加,直至达到所述粘接凸部的所述凸出量以上的值。所述粘接凸部的端面经由粘接剂而被粘接于所述内表面。
[0006]该电池组中,在将部件从壳体分离时,在部件的底面与壳体的内表面之间插入线锯,并切断粘接剂。此时,如果线锯卡挂在底面与粘接凸部之间的落差处,则无法通过线锯切断粘接剂,此外,粘接凸部产生伤痕。但是,在本电池组中,由于引导凸部的倾斜部从与粘接凸部的凸出量相比较小的值开始增加至粘接凸部的凸出量以上的值,所以线锯通过倾斜部而被引导至粘接凸部的端面的位置(即,粘接剂的位置)。因此,能够防止线锯卡挂在底面与粘接凸部之间的落差处。因此,能够通过线锯容易地切削粘接剂,能够容易地将部件从壳体分离。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电池组的立体图。图2是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电池组的电路图。图4是接线盒和托盘的剖视图。图5是从底面侧观察接线盒的仰视图。图6是接线盒、托盘和冷却器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电池组的分解方法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电池组的分解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以下列述随后说明的电池组的技术要素。另外,以下的各技术要素各自独立地起作用。
[0009]在本说明书公开的一个示例的电池组中,也可以在所述第一引导凸部与所述粘接凸部之间的至少部分范围内设置间隔。
[0010]在该结构中,能够在电池组的制造工序中将粘接凸部粘接于壳体的内表面时,抑制粘接剂扩展至第一引导凸部的表面。由此,能够抑制粘接剂向不希望的位置溢出。
[0011]本说明书公开的一个示例的电池组,也可以还具有从所述底面朝向所述内表面凸出的第二引导凸部。所述粘接凸部也可以隔开间隔地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引导凸部也可以具有在沿着所述一个方向观察时与所述间隔重叠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的从所述底面起的凸出量也可以为所述粘接凸部的所述凸出量以上。
[0012]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线锯被多个粘接凸部之间的间隔卡挂。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将部件从壳体分离。
[0013]本说明书公开的一个示例的电池组,也可以所述第二引导凸部具有在沿着所述一个方向观察时与所述间隔两侧的所述粘接凸部重叠的第四部分。各所述第四部分也可以具有倾斜部,在所述倾斜部中,所述第四部分从所述底面起的凸出量从与各个所述粘接凸部的所述凸出量相比较小的值开始,随着接近所述第三部分而增加,直至达到各个所述粘接凸部的所述凸出量以上的值。
[0014]根据该结构,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线锯被多个粘接凸部之间的间隔卡挂。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将部件从壳体分离。
[0015]本说明书公开的一个示例的电池组,也可以在所述第二引导凸部与所述粘接凸部之间的至少部分范围内设置间隔。
[0016]在该结构中,能够在电池组的制造工序中将粘接凸部粘接于壳体的内表面时,抑制粘接剂扩展至第二引导凸部的表面。由此,能够抑制粘接剂向不希望的位置溢出。
[0017]在本说明书公开的一个示例的电池组中,也可以在粘接有所述粘接凸部的范围内的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连接有冷却器。
[0018]根据该结构,能够有效地冷却部件。
[0019]本说明书公开的一个示例的电池组,也可以还具有被收纳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池单元。所述部件也可以为与所述电池单元连接的电路部件。
[0020]本说明书公开的一个示例的电池组的分解方法,具有通过线锯切削粘接剂的工序。
[0021]根据该方法,能够容易地将部件从壳体分离。
[0022]图1、2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电池组10的壳体11具有托盘12和罩部14。托盘12具有杯形状。托盘12的周缘部12a具有凸缘形状。罩部14具有帽形状。罩部14的周缘部14a具有凸缘形状。罩部14的周缘部14a与托盘12的周缘部12a连结。如图2所示,在壳体11的内部收纳有多个电池单元20和多个接线盒22a、22b。如图3所示,接线盒22a、22b包括与电池单元
20连接的配线、和安装于该配线上的继电器24。各电池单元20的电力经由接线盒22a、22b供给至壳体11的外部。另外,由于接线盒22a、22b相对于壳体11的安装构造大致相同,所以以下针对接线盒22a的安装构造进行说明。
[0023]如图4所示,接线盒22a设置于托盘12上。接线盒22a固定于托盘12的内表面12b。以下,将与托盘12的内表面12b垂直的方向称为z方向。此外,将与托盘12的内表面12b平行的一个方向称为x方向。此外,将与z方向及x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y方向。
[0024]如图4、5所示,接线盒22a在x方向上延伸而较长。接线盒22a具有底面30。底面30与托盘12的内表面12b相对。底面30是与托盘12的内表面12b平行的平面。在底面30设置有两个粘接凸部32a、32b和三个引导凸部41、42、44。另外,在图4、5中,为了便于观看附图,以点状阴影表示粘接凸部32a、32b,以斜线阴影表示粘接剂50。粘接凸部32a、32b、引导凸部41、42、44从底面30朝向托盘12的内表面12b凸出。
[0025]粘接凸部32a与粘接凸部32b在x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靠近接线盒22a的x方向的一侧端部38a的位置设置有粘接凸部32a,在靠近接线盒22a的x方向的另一侧端部38b的位置设置有粘接凸部32b。粘接凸部32a、32b分别以凸出量H32从底面30向下侧凸出。粘接凸部32a、32b的端面32z(下表面)与托盘12的内表面12b相对。在各端面32z上局部涂敷有粘接剂50。粘接剂50固接于端面32z,并且固接于托盘12的内表面12b。经由粘接剂50,粘接凸部32a、32b粘接于托盘12。
[0026]如图5所示,引导凸部41配置在接线盒22a的端部38a与粘接凸部32a之间。引导凸部41具有沿端部38a在y方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具有:壳体;以及被收纳在所述壳体内的部件,所述部件具有:底面;粘接凸部,其从所述底面朝向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凸出;以及第一引导凸部,其从所述底面朝向所述内表面凸出,所述第一引导凸部具有:第一部分,在沿着与所述内表面平行的一个方向观察时与所述粘接凸部重叠;以及第二部分,在沿着所述一个方向观察时不与所述第一部分重叠,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底面起的凸出量为所述粘接凸部从所述底面起的凸出量以上,所述第二部分具有倾斜部,在所述倾斜部中,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底面起的凸出量从与所述粘接凸部的所述凸出量相比较小的值开始,随着接近所述第一部分而增加,直至达到所述粘接凸部的所述凸出量以上的值,所述粘接凸部的端面经由粘接剂而被粘接于所述内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在所述第一引导凸部与所述粘接凸部之间的至少部分范围内设置有间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组,其中,还具有从所述底面朝向所述内表面凸出的第二引导凸部,所述粘接凸部隔开间隔地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引导凸部具有在沿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冲贺比吕志濑山怜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斯巴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