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焙烧炉烟道连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50442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焙烧炉烟道连通结构。包括首层火道和烟道,首层火道与烟道通过下折式的连通通道相连通,烟道设在前墙砌体中部,连通通道包括上水平通道、竖向通道和下水通道,首层火道与上水平通道的入口连通,上不平通道的末端与竖向通道的入口连接,竖向通道的末端与下水平通道的入口连接,下水平通道的末端与烟道连接,烟道与烟道出口连接,挥发份集合总道设在首层火道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行,通过将连通通道下折的方式降低烟道顶部的高度,使得首层火道与挥发份集合总道之间的距离能够达到最小,提高了挥发份集合总道的温度,减少了挥发份的结焦状况,可以有效延缓挥发份集合总道的清理周期。以有效延缓挥发份集合总道的清理周期。以有效延缓挥发份集合总道的清理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焙烧炉烟道连通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焙烧炉烟道,尤其涉及一种炭素生产领域的焙烧炉烟道连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炭素生产领域,阳极焙烧工序主要使用的是敞开式环式焙烧炉,随着炉型结构的不断完善和生产工艺的持续优化,焙烧工序的吨产品能耗不断降低,现阶段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期。综合分析焙烧工序的热平衡状况,由于敞开式焙烧炉的周期性工作方式,导致了炉体耐火材料的蓄热损失占吨产品能耗的比重较大,在30%左右,因此如何节省这部分能量变成了焙烧工序发展的新方向。
[0003]新型焙烧炉是建立在上述诉求基础上,依据罐式煅烧炉连续作业的生产工艺,替代敞开式环式焙烧炉焙烧阳极炭块的新型节能装备。其主体结构形式依据罐式煅烧炉的结构进行设计,生产工艺是将阳极从炉体顶部加入至料箱中,阳极在料箱内被两侧火道加热进行焙烧,加热过程产生的挥发份经一种挥发份逸出砖汇集至挥发份集合总道内,在通过前、后墙内的一种挥发份竖道分流结构分配给对应的各层火道中作为燃料进行燃烧,减少天然气的使用量,降低焙烧的吨产品能耗。
[0004]进入火道的挥发份源于挥发份集合总道,在传统的罐式煅烧炉中,炉体顶部的挥发份集合总道中由于温度较低,会导致大量的挥发份凝结成固态物质附着在挥发份集合总道的墙壁上,因此必须要定期对挥发分集合总道进行清理,防止通道被堵塞。但是清理挥发份集合总道会影响加热炉的正常生产,造成产生下降。为了降低挥发份结焦的数量,减缓挥发份结焦的速度,减少因定期清理挥发份集合总道造成的产能降低,就需要尽可能大的提高挥发份集合总道的温度,这就要求挥发份集合总道与首层火道的距离应该在保证各功能区结构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
[0005]由于罐式煅烧炉烟道位于炉体底部,所以将火道排烟口与烟道直接相连通不会影响挥发份集合总道的位置,但是新型焙烧炉的烟道位于炉体顶部,因此如果仿照罐式煅烧炉烟道的连通结构,将火道排烟口与烟道直接相连,则由于烟道的特殊结构,会使得挥发份集合总道的高度被抬高,使得其内部温度降低,挥发份结焦严重,不利于生产的连续稳定运行。基于上述原因,必须设计一种新型焙烧炉烟道连通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焙烧炉烟道连通结构,目的是通过连通部位的结构变化,保证挥发份集合总道与首层火道之间的距离最小,减少挥发份的结焦情况,延长挥发份集合总道的清理周期,最终提高焙烧炉的产能。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焙烧炉烟道连通结构,包括首层火道和烟道,首层火道与烟道通过下折式的连通通道相连通,烟道设在前墙砌体中部,连通通道包括上水平通道、竖向通道和下水平通道,首层火道与上水平通道的入口连通,上水平通道
的末端与竖向通道的入口连接,竖向通道的末端与下水平通道的入口连接,下水平通道的末端与烟道连接,烟道与烟道出口连接,挥发份集合总道设在首层火道上方。
[0008]所述的竖向通道与上水平通道和下水平通道垂直。
[0009]所述的上水平通道的顶部用盖板砖砌筑。
[0010]所述的盖板砖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砌筑在上水平通道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砌体上。
[0011]所述的盖板砖砌筑的长度大于上水平通道的宽度。
[0012]所述的挥发份集合总道的高度高于烟道的高度。
[0013]所述的挥发份集合总道高于首层火道136-204mm。
[0014]本专利技术优点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行,通过将连通通道下折的方式降低烟道顶部的高度,使得首层火道与挥发份集合总道之间的距离能够达到最小,提高了挥发份集合总道的温度,减少了挥发份的结焦状况,可以有效延缓挥发份集合总道的清理周期,减小清理过程对生产带来的影响,实现焙烧炉的正常生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剖视图。
[0016]图中:1、盖板砖;2、连通通道;3、首层火道;4、挥发份集合总道;5、砌体;6、烟道;7、烟道出口;8、上水平通道;9、竖向通道;10、下水平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
[0018]如图所示,一种焙烧炉烟道连通结构,包括首层火道3和烟道6,首层火道3与烟道6通过下折式的连通通道2相连通,烟道6设在前墙砌体5中部,连通通道2包括上水平通道8、竖向通道9和下水平通道10,首层火道3与上水平通道8的入口连通,上水平通道8的末端与竖向通道9的入口连接,竖向通道9的末端与下水平通道10的入口连接,下水平通道10的末端与烟道6连接,烟道6与烟道出口7连接,挥发份集合总道4设在首层火道3上方。
[0019]所述的竖向通道9与上水平通道8和下水平通道10垂直。
[0020]所述的上水平通道8的顶部用盖板砖1砌筑。
[0021]所述的盖板砖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砌筑在上水平通道8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砌体5上。
[0022]所述的盖板砖1砌筑的长度大于上水平通道8的宽度。
[0023]所述的挥发份集合总道4的高度高于烟道6的高度。
[0024]所述的挥发份集合总道4高于首层火道136-204mm。
[0025]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高温烟气自第八层火道在自身浮力和烟道负压的作用下流入首层火道,首层火道3中的高温烟气流经下折式的连通通道2进入烟道6中,汇集在烟道6内的高温烟气最后经过烟道出口7进入外部烟道。通过将连通通道下折的方式降低烟道顶部的高度,使得首层火道与挥发份集合总道之间的距离能够达到最小,提高了挥发份集合总道的温度,减少了挥发份的结焦状况。
[0026]挥发份集合总道与首层火道相邻,在保证二者之间砌体结构的前提下,提高了挥
发分集合总道的温度,尽可能地降低并达到最小间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焙烧炉烟道连通结构,包括首层火道和烟道,其特征在于首层火道与烟道通过下折式的连通通道相连通,烟道设在前墙砌体中部,连通通道包括上水平通道、竖向通道和下水平通道,首层火道与上水平通道的入口连通,上水平通道的末端与竖向通道的入口连接,竖向通道的末端与下水平通道的入口连接,下水平通道的末端与烟道连接,烟道与烟道出口连接,挥发份集合总道设在首层火道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焙烧炉烟道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向通道与上水平通道和下水平通道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焙烧炉烟道连通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刘朝东周善红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