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动物代谢后猪尿冻干粉中含游离态和扼合态沙丁胺醇标准物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4320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动物代谢后猪尿冻干粉中含游离态和扼合态沙丁胺醇标准物质及其制备方法。饲喂动物获得含游离态和扼合态沙丁胺醇浓度范围的猪尿原料,定值后冷冻干燥获得均匀性稳定性满足要求的猪尿冻干粉中含游离态和扼合态沙丁胺醇标准物质;加水复溶还原成液体,经混合生物酶酶解法前处理,液相色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动物代谢后猪尿冻干粉中含游离态和扼合态沙丁胺醇标准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兽药残留检测标准品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经动物代谢后猪尿冻干粉中含游离态和扼合态沙丁胺醇标准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沙丁胺醇是β2‑
受体激动剂类中的一种,也是被俗称“瘦肉精”一类物质中较早出现、最具典型的代表之一的有毒有害化合物,其特点为成本低、起效快,曾多次被曝光在动物养殖中违法违禁使用,给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重风险。沙丁胺醇一直被列入动物食品重点监测参数,目前针对于猪肉、猪肝等可食性动物组织及猪尿中沙丁胺醇残留测定方法较多,仪器方法通常用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 (LC

MS/MS)法,快速筛查方法一般用酶联免疫(ELISA)法和胶体金试纸条法。
[0003]但是由于对猪肉、猪肝等进入市场后的产品进行监测,存在着较强的滞后性,不仅难以及时追溯和追回,也难以对有问题的产品进行处理销毁,同时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针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控,动物尿液是一种具有方便、快捷、直接、低成本、可预警等突出优点的监测靶物质,可以在不必屠宰动物的前提下及时有效监测动物是否使用违禁物质,从而更有效的提升食品安全的监管能力,避免问题产品流入市场,还可以通过动物代谢等方法消除残留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具有极强的经济效益。
[0004]截止目前,无论是在养殖场、屠宰场普遍使用的ELISA法和试纸条法等快速筛查检测,还是在实验室使用LC
/>MS/MS等仪器法确证检测猪尿中沙丁胺醇的工作,都是通过临时添加沙丁胺醇标准溶液到保存时间很久的所谓“空白”猪尿中,模拟配制含有沙丁胺醇的猪尿阳性样品,作为质控样品或基质标准样品。但是通过人工外源添加“临时配制”得到的样品,如果对待测尿液不进行生物酶预处理,则现场采用常规的试剂盒或试纸条检测效果,往往不准确,导致出现假阴性结果。因此通过“临时配制”得到的模拟含有沙丁胺醇的所谓猪尿阳性样品,在食品安全监测工作中,特别是对实验条件不能满足严格的现场环境下进行检测,会严重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现场检测结果认为不超标的尿液样品,在实验室经酶解法前处理后进行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测试,结果有可能会超标。
[0005]对于现场快速筛查检测,无法用酶解前处理的情况下,为满足现场检测的需要,降低检测成本和检测时间,并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更准确、更适用的尿液基体标准品,用于校正检测和用于质量控制,从而会极大提高现场筛查猪尿中沙丁胺醇含量的准确性,有助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工作中对沙丁胺醇的准确、有效监控,规范快速筛查检测方法中市场产品的验证,科学评判确证检测中的仪器方法评价,提高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能力比对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实反映经动物代谢后猪尿基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良
好的、猪尿冻干粉中含游离态和扼合态沙丁胺醇标准物质。
[0007]本专利技术在长期检测、筛查中发现,同样的尿液样品,如果采用临时添加配制的标准品进行校准定值,现场快速检测和采用实验室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检测相比较,样品的检测结果会出现较大偏差,表现在现场快速检测条件下部分显示沙丁胺醇为阴性的样品,如果同时经过实验室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检测后,会显示沙丁胺醇阳性。专利技术人又尝试在实验室内,按照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方法中预先进行酶处理后的阳性尿液进行现场快速试剂盒方法检测,发现两种方法的结果又趋于一致。这说明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中加酶预处理待测尿液的步骤,是确保现场快速检测与实验室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检测结果准确性一致的关键因素。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研究后发现,是由于阳性尿液中同时含有游离态和扼合态的沙丁胺醇,而现有常用检测的标准物质是人工外源添加“临时配制”得到的猪尿中沙丁胺醇,这种临时配制的标准品中由于没有经过动物体内循环代谢过程,因此其内的沙丁胺醇全部处于游离态。在实验室用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检测中,因为使用了酶预处理,样品中的沙丁胺醇全部处于游离态,故对其检测结果没有影响;但在现场快速检测中,因为没有使用酶预处理,导致了现场快速检测结果比实验室检测结果偏低,容易出现假阴性结果。
[0008]因此,在现场快速筛查检测中不能再使用“临时配制”的标准品,而应该使用一种同时含游离态和扼合态的沙丁胺醇标准物质,方能在现场快速筛查检测中准确定值,否则会造成假阴性样品流入市场,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0009]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考虑通过人工饲喂屠宰前的动物(猪)代谢后获得含游离态和扼合态沙丁胺醇的猪尿,作为标准物质用于沙丁胺醇现场快速检测的校正标准品。经过了大量的摸索和数据对比后,发现经过本专利技术方法获得经动物代谢后含游离态和扼合态沙丁胺醇的猪尿作为标准物质,在现场快速检测中定值结果,与实验室仪器法检测结果一致,避免了使用临时添加配制的标准品出现的假阴性问题,其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获得多家实验室的联合定值。
[0010]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经动物代谢后猪尿冻干粉中含游离态和扼合态沙丁胺醇的制备方法,通过配制含有沙丁胺醇的饲料饲喂生猪,采集饲喂第72

96h之间的尿液,混匀;所述含有沙丁胺醇的饲料中沙丁胺醇的浓度为2

15mg/kg。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试验发现,由于生猪个体的差异和代谢程度的不同,过低或过高浓度的饲料,有可能会得到含有过低沙丁胺醇浓度(小于3ng/mL)或过高沙丁胺醇浓度(大于 50ng/mL)的猪尿基质。过低沙丁胺醇浓度的猪尿,会失去对快速筛查检测中胶体金试纸条的质量评价作用;过高沙丁胺醇浓度的猪尿,对后期标准物质的制备中需要用空白尿液进行稀释,会影响到经过动物代谢后得到尿液的真实比例。
[0011]优选地,采集饲喂第72

96小时之间的尿液。
[0012]优选地,所述含有沙丁胺醇的饲料中沙丁胺醇的浓度为7mg/kg。用于制备标准物质采集尿液的生猪数目不低于10头;所述生猪为出栏前2

4周的生猪。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申请人通过对12份样本得到的猪尿样品连续不间断的检测,发现具有普遍的如下规律,在饲喂3小时后,猪尿中即可测出含有沙丁胺醇;在3

72小时期间,猪尿中沙丁胺醇的浓度处于连续上升期;在72h后含量处于平稳。停止饲喂后,在3

48h 内处于迅速下降期;在48h后猪尿中沙丁胺醇含量处于缓慢下降和平稳期。通过对12份
平行样本连续检测得到的沙丁胺醇含量数据分析研究发现,连续饲喂一定浓度沙丁胺醇的饲料后,经过72h后得到的尿液混匀,其含量范围在3

30ng/mL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沙丁胺醇含量浓度,是因为两方面原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动物代谢后猪尿冻干粉中含游离态和扼合态沙丁胺醇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含有沙丁胺醇的饲料饲喂生猪,采集饲喂第72

96h之间的尿液,混匀;所述含有沙丁胺醇的饲料中沙丁胺醇的浓度为2

15mg/k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饲喂第72

96小时之间的尿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猪不低于10头,所述生猪为出栏前2

4周的生猪。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混匀后的尿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移入棕色样品瓶中,冷冻干燥至水分小于2%;和/或还包括对猪尿冻干粉标准物质进行均匀性检测、稳定性检测,进行定值和不确定度评估。5.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经动物代谢后的含游离态和扼合态沙丁胺醇猪尿冻干粉标准物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游离态和扼合态沙丁胺醇猪尿冻干粉标准物质,其特征在于,其中沙丁胺醇的游离态质量比占沙丁胺醇总量的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吉浩李建勋马康薛晓锋邢富国隋福顺卢培培赵玉乐徐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