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3935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在膨胀展开时,防止安全气囊的下方侧滑动到乘员的大腿部上。另外,在膨胀展开时,抑制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偏离,而更确切地向规定位置膨胀展开。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设置在车辆座椅的靠背(SB)侧方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1)。其具备:安全气囊(12);以及,充气器(13),其设置在该安全气囊(12)内,接收来自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向折叠状态的所述安全气囊(12)供给气体。所述安全气囊(12)从上方至少具有保护乘员(P)的腹部(Pad)的第一保护部和保护乘员(P)的腰部(Phi)的第二保护部。在形成该安全气囊(12)的、与乘员(P)接触的一侧的基布面板(14a)的、包含所述第二保护部的该安全气囊(12)的下方区域内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分设置具有摩擦系数大于该基布面板(14a)的表面的防滑部分。的表面的防滑部分。的表面的防滑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例如车辆发生来自侧面的碰撞,以下称为侧面碰撞时,用以保护乘员的设置在车辆上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特别是设置在长条式座椅上时很有效。
[0002]以下,在本申请中,“上”、“上方”是指以正规状态就座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头部方向,“下”、“下方”是指同上的脚部方向。另外,“前”、“前方”是指以正规状态就座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正面侧的方向,“后”、“后方”是指同上的背面侧的方向。另外,“左右方向”是指以正规状态就座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右手和左手方向。

技术介绍

[0003]汽车车室内安装的车辆座椅中,有只供一个乘员乘坐的独立式座椅和供多个乘员乘坐的长条式座椅。其中,独立式座椅多被设置在前排即第1列的前座椅,长条式座椅多被设置在后排例如第2列的后座椅。
[0004]其中,当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设置在独立式座椅上时,该独立式座椅的侧面与侧门的内面之间存在空间。因此,例如发生侧面碰撞时,设置在独立式座椅的靠背以下称为靠背的侧方内部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并不会受到阻碍。
[0005]另一方面,当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设置在长条式座椅上时,该长条式座椅的座垫以下称为座垫的侧面与侧门和车身的内面之间的间隔狭窄,大多数情况下几乎没有间隙。
[0006]并且,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设置位置即便在就做在长条式座椅上的乘员的侧方,也由于轮罩等的存在,相较于设置在独立式座椅上的情况,不得不设置在车辆的前方侧的情况居多。
[0007]例如,在专利文献1、2中,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设置在后排长条式座椅的靠背和侧门或车身内面之间的轮罩的前方侧。
[0008]当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设置在上述位置上时,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几乎无法从长条式座椅的靠背的侧面和侧门或车身内面的空间钻入乘员的落座面下侧。
[0009]这样一来,安全气囊的下方侧无论如何都会朝着长条式座椅的座垫的落座面膨胀展开,从而在就坐在长条式座椅上的乘员的大腿部附近膨胀展开安全气囊的下方测。
[0010]当安全气囊1的下方侧1a在乘员P的大腿部附近膨胀展开时,所述大腿部Pfe和所述下方侧1a重叠的部分即图8(b)的S所示的斜线部就会发生滑动,如图9所示,安全气囊1的下方侧1a有可能会滑动到乘员P的大腿部Pfe上。另外,关于乘员的腰部Phi也可以适用同理,参照图8(c)的S所示的斜线部。
[0011]当安全气囊1的下方侧1a滑动到乘员P的大腿部Pfe上时,则无法约束乘员P的大腿部Pfe,因此无法发挥安全气囊原有的乘员保护功能。而且,因所述滑动,安全气囊1钻入乘员P的腹部Pab,有可能会对乘员P造成伤害。此外,在图8和图9中,BS指后排的长条式座椅,SD指侧门。另外,Pth指乘员P的胸部,Phi指乘员P的腰部,Phe指乘员P的头部。
[0012]现有技术文献
[0013]专利文献
[001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

52493号公报
[0015]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8

1000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当将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设置在长条式座椅的靠背与侧门或车身内面之间时,安全气囊的下方侧滑动到乘员的大腿部上,因而不能约束乘员的大腿部的问题。
[0018]解决问题的方法
[0019]本专利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为目的,例如在发生侧面碰撞安全气囊膨胀展开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安全气囊的下方侧滑动到乘员的大腿部上。在本专利技术中,乘员是指以World SID 50等为代表的侧面碰撞用假人。具体为World SID 50(World SID 50th Percentile Male Side Impact Dummy W50

00000)、SID

IIs(SID

IIs Side Impact Dummy)和ES

2/ES

2re(ES

2/ES

2re Side Impact Dummy)等。
[0020]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设置在车辆座椅的靠背侧方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该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具备:安全气囊;以及,充气器,其设置在该安全气囊内,接收来自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向折叠状态的所述安全气囊供给气体。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安全气囊从上方至少具有保护乘员腹部的第一保护部和保护乘员腰部的第二保护部。并且,最主要的特征为,在形成该安全气囊的、与乘员接触的一侧的基布面板的、包含所述第二保护部的该安全气囊的下方区域内的上下方向中间部上,具有摩擦系数大于该基布面板的表面部的防滑部分。
[0022]在所述本专利技术中,在安全气囊膨胀展开时,与乘员接触的一侧的基布面板的包括第2保护部的该安全气囊的下方区域内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分的表面部,即使与就坐的乘员的大腿部的上侧重叠,也能够防止所述表面部在所述大腿部上滑动。因此,安全气囊的第2保护部不会滑动到乘员的大腿部上,并能够约束乘员大腿部向施加冲击的部位的移动。并且,第一保护部至少包含保护乘员腹部的部分,但也可以包含保护胸部、肩部甚至头部的部分。
[0023]本专利技术不仅在与乘员接触的一侧的基布面板的、包括第2保护部的安全气囊的下方区域内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分具有防滑部分,也可以在所述下方区域内的上下方向的上方部分具有防滑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该表面部与所述乘员的腰部重叠,该表面部也不会在所述腰部上滑动,所以能够约束乘员腰部向施加冲击的部位的移动。
[0024]另外,所述防滑部分优选设置成在安全气囊膨胀展开时至少位于车辆座椅的座垫侧部。在上述位置设置防滑部分,可以防止安全气囊的下部不慎被抬起到座垫的上部而无法保护乘员的大腿部至腰部。
[0025]当车辆用座椅为长条式座椅时,本专利技术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设置在该长条式座椅的靠背与侧门或车身内面之间的空间中。
[0026]另一方面,当车辆用座椅为在车宽方向上并排的多个独立式座椅时,本专利技术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设置在两个独立式座椅之间或者独立式座椅的侧门侧。
[0027]本专利技术将安全气囊分割为包括所述第二保护部的下部腔室和相当于所述第一保
护部的上部腔室,并优选将所述大摩擦系数的防滑部分设置在下部腔室中。这样,当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时,能够抑制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偏离,能够更确切地向规定位置膨胀展开。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例如实施树脂涂层或安装补丁的方法来增大防滑部分的摩擦系数。
[0029]本专利技术中,在收纳于上部腔室的充气器中设置有内管,该内管中设有当下部腔室达到规定压力时,防止下部腔室内的气体回流至上部腔室的止回阀,并优选将该内管导入至下部腔室中。这样的话,下部腔室内可以保持规定的压力,当安全气囊膨胀展开保护乘员时,可以确保对乘员的大腿部和腰部的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设置在车辆座椅的靠背的侧方,该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安全气囊;以及,充气器,其设置在该安全气囊内,接收来自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向折叠状态的所述安全气囊供给气体,所述安全气囊从上方至少具有保护乘员的腹部的第一保护部和保护乘员的腰部的第二保护部,并且,在形成该安全气囊的、与乘员接触的一侧的基布面板的、包含所述第二保护部的该安全气囊的下方区域内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分设置具有摩擦系数大于该基布面板的表面部的防滑部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不仅在与所述乘员接触的一侧的所述基布面板的、所述下方区域内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分,在所述下方区域内的上下方向的上方部分也具有防滑部分。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部分被设置为,在所述安全气囊膨胀展开时,至少包含从乘员的大腿部的最外侧突出的点的高度位置。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部分被设置为,在所述安全气囊膨胀展开时,至少位于所述车辆座椅的座垫侧部。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辆用座椅为长条式座椅时,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优斗山田笃
申请(专利权)人: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