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撷取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7110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数据撷取方法,适用于一数据撷取系统含有一处理器、一北桥芯片、一PCI-Express的端点装置(endpoint  device)、直接内存存取缓冲区(DMA  buffer)以及一高速缓存用以存放数据,包括部分地回写及无效化(partial  write  back  and  inval  idate)高速缓存,其中高速缓存中被回写的数据存放至直接内存存取缓冲区;指示PCI-Express的端点装置使用一非监看处理技术(non-snoop  transaction),来读取直接内存存取缓冲区的数据;以及当北桥芯片接收到一非监看读取要求时,不监看处理器,而直接撷取直接内存存取缓冲区中的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资料撷取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持非监看(non-snoop)处理技术的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现在的计算机系统均具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单元,并且每一个处理器都会具有专属的高速缓存。高速缓存为一个小型、速度快、昂贵、零等待状态的内存,用来存放经常使用到的程序代码及数据。此外,高速缓存介接于相关的处理器与系统总线之间,用来桥接快速的处理器周期时间与慢速的内存存取时间。由于先进电子产品,对速度及频宽上的需求,一种非监看处理技术(non-snoop transaction)被提出,用以使北桥芯片,不须监看(snoop)处理器,而读取或写入主存储器的直接内存存取(direct memory access,DMA)缓冲器。非监看处理技术具有两大优点,处理器总线(CPU bus)可以让其它主控器使用,以及存取延迟(access latency)是可以被预期的。举例来说,在读取数据时,应用非监看处理技术的主控器,永远都是由主存储器(DRAM)读取数据,所以可预期为读取DRAM的延迟(read-DRAM-latency)。但使用监看处理技术(snoop transaction)的主控器,就有可能是读取DRAM的延迟(read-DRAM-latency)或是监视CPU的延迟(snoop-CPU-latency)。在写入数据时,应用非监看处理技术的主控器,都是将数据写入主存储器,例如通过回写(post write)技术。但使用监看处理技术的主控器,假如监视的结果为数据覆写(hit dirty),于是要等待CPUwrite back高速缓存,并且与北桥芯片的数据整合之后,再写入到主存储器。若监视的结果并非数据覆写(not hit dirty),当监看完成后,接着进行数据回写(post write)。传统上有数种方法,通过非监看处理技术(non-snoop transaction)用以使北桥芯片,不须监看(snoop)处理器(CPU),而读取或写入主存储器的DMA缓冲器。然而,传统方法不是效能不佳,就是会有高速缓存数据一致性的问题(cache coherency issue)。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改进非监视处理中的及时效能(realtime performance),同时维持高速缓存数据一致性。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撷取方法,适用于一数据撷取系统含有一处理器、一北桥芯片、一PCI-Express的端点装置(endpoint device)、直接内存存取缓冲区(DMA buffer)以及一高速缓存用以存放数据,包括部分地回写及无效化(partial write back and invalidate)高速缓存,其中高速缓存中被回写的数据存放至直接内存存取缓冲区;指示PCI express的端点装置使用一非监看处理技术(non-snoop transaction),来读取直接内存存取缓冲区的数据;以及当北桥芯片接收到一非监看读取要求时,不监看处理器,而直接撷取直接内存存取缓冲区中的数据。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数据撷取系统,包括一PCI-Express的端点装置;一北桥芯片,耦接PCI-Express的端点装置;一主存储器,耦接上述北桥芯片,具有至少一直接内存存取缓冲区;一高速缓存,用以储存数据;以及一处理器,程序化以将高速缓存中的部分数据,回写至直接内存存取缓冲区中,且无效化高速缓存中的上述部分数据,并指示PCI express的端点装置使用一非监看处理技术,来读取直接内存存取缓冲区的数据,使得北桥芯片接收到一非监看读取要求时,不须监看处理器,直接撷取直接内存存取缓冲区中的数据。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数据撷取系统,包括一高速缓存,用以储存数据;一处理器,耦接高速缓存;一PCI-Express的端点装置;一主存储器,具有至少一直接内存存取缓冲区;以及一北桥芯片,耦接PCI-Express的端点装置,用以致使处理器将高速缓存中的部分数据,回写至直接内存存取缓冲区中,且无效化高速缓存中的上述部分数据,并指示PCI-Express的端点装置使用一非监看处理技术,来读取直接内存存取缓冲区的数据,使得北桥芯片接收到一非监看读取要求时,不须监看处理器,直接撷取直接内存存取缓冲区中的数据。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数据撷取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数据撷取方法的流程图。附图符号说明10处理器;12高速缓存;13系统总线; 14北桥芯片;15内存总线; 16主存储器;18直接内存存取缓冲区;21PCI-Express link;20PCI-Express的端点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一般来说,当一处理器发出一读取要求,并且所要求的数据存在于其高速缓存中时,即发生一快取读取成功(cache read hit),微处理器可以不须存取主存储器,而由高速缓存中得到数据。若所要求的数据不存在于其高速缓存中时,即发生一快取读取失败(cache read miss),并且内存要求会被转发至系统,如同高速缓存不存在一样,当作由主存储器中撷取数据。在快取读取失败(cache read miss)发生时,由主存储器中撷取到的数据,由于统计上该笔数据会被处理器再存取的可能性,所以亦会被写入高速缓存中。同样地,当一处理器发出一写入要求时,(在一回写式高速缓存中时)写入的数据会被写入高速缓存中,而不须在系统总线上存取主存储器。这将可以增加处理器的效能且减少系统总线的使用,提供其它处理器及总线主控器更多的频宽。一个有效率的高速缓存系统会具有高成功率(hit rate),也就是在整个内存存取过程中,快取成功的比率高。当一快取系统具有高成功率,大部分的存取皆可作为零等待的服务。因此,远离于其区域性内存(local memory)操作的一处理器,会具有很低的“总线使用(bus utilization)”,这将会减少总线被处理器占用,使用其它总线主控器具有较多有效的频宽。此外,当处理器不须要控制总线时,它可以远离其区域性存储器操作,以增加计算机系统的效率。典型的快取系统有两种,分别为“全部写入式高速缓存系统(write-through cache system)”以及“回写式高速缓存系统(write-backcache system)”。在write-through cache系统中,来自处理器的写入数据会被写入到高速缓存中,也会马上被写入到主存储器中。如此可确保高速缓存中的数据,与主存储器中数据的一致性。然而,write-through cache系统的缺点在于为了每一次处理器的写入,都需要占用系统总线。在write-back cache系统中,来自处理器的写入数据只会被写入到高速缓存中,并且在其它装置要求该笔数据时,或是因为新数据要求而要被取代时,才会被写回到主存储器中。当处理器的写入数据只写入到高速缓存中时,存放在主存储器中对应地址上的数据,将被视为旧的、失效的。高速缓存的位置用以记住修改过的数据。在write-back cache系统中,在其它总线主控器在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撷取系统,包括:一高速缓存,用以储存数据;一处理器,耦接高速缓存;一PCI-Express的端点装置;一主存储器,具有至少一直接内存存取缓冲区;以及一北桥芯片,耦接上述PCI-Express的 端点装置,用以致使上述处理器将上述高速缓存中的部分数据,回写至上述直接内存存取缓冲区中,且无效化上述高速缓存中的上述部分数据,并指示上述PCI-Express的端点装置使用一非监看处理技术,来读取上述直接内存存取缓冲区的数据,使得上述北桥芯片接收到一非监看读取要求时,不须监看上述处理器,直接撷取上述直接内存存取缓冲区中的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宽瑞陈岷宏林瑞霖钟健平
申请(专利权)人: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