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生产加工用自动焊接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6587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生产加工用自动焊接机器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贯穿外壳的顶部并延伸至外壳的内腔,所述螺纹杆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外壳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箱体、旋转台、外壳、第一电机、螺纹杆、螺纹套、机器人本体、焊接头、传动杆、从动齿轮、第二电机和主动齿轮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金属生产用自动焊接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无法灵活的根据工件位置进行调节的问题,该装置能够避免人工进行调整,从而达到了更加便捷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生产加工用自动焊接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金属加工
,具体为一种金属生产加工用自动焊接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它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在工业、医学、农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对于焊接机器人来说,焊接机器人是从事焊接的工业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就是在工业机器人的末轴法兰装接焊钳或焊枪的,使之能进行焊接,切割或热喷涂,目前在金属生产加工中需要利用自动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作业,传统的焊接机器人在进行焊接时,由于需要根据工件的焊接位置更换位置,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将焊接机器人调整位置,从而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生产加工用自动焊接机器人,具备方便调节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焊接机器人在进行焊接时,由于需要根据工件的焊接位置更换位置,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将焊接机器人调整位置,从而使用起来不够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生产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生产加工用自动焊接机器人,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旋转台(2),所述旋转台(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3),所述外壳(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的底部贯穿外壳(3)的顶部并延伸至外壳(3)的内腔,所述螺纹杆(5)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外壳(3)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6),所述螺纹套(6)的前端延伸至外壳(3)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机器人本体(7),所述机器人本体(7)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焊接头(8),所述箱体(1)内腔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传动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生产加工用自动焊接机器人,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旋转台(2),所述旋转台(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3),所述外壳(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的底部贯穿外壳(3)的顶部并延伸至外壳(3)的内腔,所述螺纹杆(5)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外壳(3)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6),所述螺纹套(6)的前端延伸至外壳(3)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机器人本体(7),所述机器人本体(7)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焊接头(8),所述箱体(1)内腔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传动杆(9),所述传动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0),所述箱体(1)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2),所述主动齿轮(12)与从动齿轮(10)啮合,所述传动杆(9)的顶部贯穿至箱体(1)的外部并与旋转台(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生产加工用自动焊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内腔的两侧均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岗束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悦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