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圆丝铜带的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626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圆丝铜带的导向装置,包括柜体、设于柜体上方的矫直组件以及设于柜体前侧的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第二缓冲组件设于第一缓冲组件的右侧,矫直组件包括输入组件和输出组件;输入组件设于第一缓冲组件的上方,输出组件设于第二缓冲组件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矫直组件能在圆丝铜带进入到辊压装置之前将其自动矫直以具备矫直功能,进而以有效避免圆丝铜带的辊压段发生扭曲变形,并保证两个相邻的辊压段之间的间距均符合要求,从而大幅降低加工不良率;同时还能根据圆丝铜带的外径调节输入组件的高度和多个第二矫直轮与多个第一矫直轮之间的间距以扩大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圆丝铜带的导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圆丝铜带的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圆丝铜带是光伏设备的制造中用来连通各个线路板块的常用连接件;圆丝铜带的加工需要依次经过辊压、退火、涂锡和冷却等步骤,圆丝铜带在经过辊压装置时需要借助导向装置来引导圆丝铜带进给和缓冲的作用,现有的导向装置缺少矫直功能,导致圆丝铜带很容易歪斜的进入到辊压装置中,进而导致圆丝铜带的辊压段扭曲变形或导致两个相邻的辊压段之间的间距不符合要求,从而导致加工不良率升高,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矫直功能以有效避免圆丝铜带的辊压段发生扭曲变形,并保证两个相邻的辊压段之间的间距均符合要求,从而大幅降低加工不良率,同时还扩大了适用范围的光伏圆丝铜带的导向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伏圆丝铜带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设于柜体上方的矫直组件以及设于柜体前侧的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二缓冲组件设于第一缓冲组件的右侧,所述矫直组件包括输入组件和输出组件;所述输入组件设于第一缓冲组件的上方,所述输出组件设于第二缓冲组件的上方,所述输入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背板、第一限位块、第一调节板、第一导轮和矫直模块;所述第一支撑板竖直固定在柜体的上侧,所述背板可活动的固定在第一支撑板的后侧并可竖向调节固定位置,所述第一限位块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均固定在背板的前侧并分别贴合在第一支撑板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调节板可活动的固定在第一支撑板的后侧并可竖向调节固定位置,所述第一导轮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一调节板上并设于第一支撑板的左侧,所述矫直模块设于背板的前侧并设于第一支撑板的右侧。进一步地,所述矫直模块包括压板、第二限位块、第一矫直轮、升降板、压条、第二矫直轮、挡块、弹簧、导向块、圆形块、手柄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块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均固定在背板的前侧,所述压板竖直固定在两个第二限位块的前侧,所述升降板可活动的设于压板、背板和两个第二限位块之间并可竖向滑移,所述压条固定在升降板的上侧,所述升降板的上侧开设有多个横向等间距分布的开口槽,每个所述开口槽中均从上往下依次设有一个导向块、一个弹簧和一个挡块,每个所述导向块的前侧均设有一个可转动的第二矫直轮,对应地,所述压板的前侧设有多个横向排布且可转动的第一矫直轮,多个所述第一矫直轮均设于多个第二矫直轮的下方,所述圆形块偏心且可转动的连接在升降板的前侧并设于压板的下方,所述手柄固定在圆形块的圆周侧面上,所述限位柱固定在升降板的前侧并与手柄相互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挡块固定在背板的前侧,所述导向块固定在压条的下侧。进一步地,所述挡块的上侧开设有第一沉孔,对应地,所述导向块的下侧开设有第二沉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插入在第一沉孔和第二沉孔中。进一步地,所述输出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二调节板、第二导轮和第三导轮,所述第二支撑板竖直固定在柜体的上侧,所述第三导轮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二支撑板的上端,所述第二调节板可活动的设于第二支撑板的上端并可横向调节固定位置,所述第二导轮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二调节板上并设于第三导轮的左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第一气撑杆、第一摆杆和第四导轮,所述第一气撑杆的固定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柜体的前侧,所述第一摆杆设于第一气撑杆的下方,所述第一气撑杆的伸缩端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一摆杆的中部,所述第四导轮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一摆杆的左端,所述第一摆杆的右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柜体的前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第五导轮、第二气撑杆、第二摆杆和第六导轮;所述第五导轮可转动的连接在柜体的前侧,所述第二气撑杆的固定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柜体的前侧并设于第五导轮的下方,所述第二摆杆设于第二气撑杆的下方;所述第六导轮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二摆杆的右端;所述第二摆杆的左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柜体的前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矫直组件能在圆丝铜带进入到辊压装置之前将其自动矫直以具备矫直功能,进而以有效避免圆丝铜带的辊压段发生扭曲变形,并保证两个相邻的辊压段之间的间距均符合要求,从而大幅降低加工不良率;同时还能根据圆丝铜带的外径调节输入组件的高度和多个第二矫直轮与多个第一矫直轮之间的间距以扩大适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右前侧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输出组件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输入组件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矫直模块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导向块、弹簧和挡块的连接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为了保持本技术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技术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光伏圆丝铜带的导向装置,包括柜体1、设于柜体1上方的矫直组件以及设于柜体1前侧的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第二缓冲组件设于第一缓冲组件的右侧,矫直组件包括输入组件10和输出组件9;输入组件10设于第一缓冲组件的上方,输出组件9设于第二缓冲组件的上方,输入组件10包括第一支撑板101、背板102、第一限位块103、第一调节板106、第一导轮105和矫直模块;第一支撑板101竖直固定在柜体1的上侧,背板102可活动的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01的后侧并可竖向调节固定位置,第一限位块103包括两个,两个第一限位块103均固定在背板102的前侧并分别贴合在第一支撑板101的上端左右两侧,第一调节板106可活动的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01的后侧并可竖向调节固定位置,第一导轮105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一调节板106上并设于第一支撑板101的左侧,矫直模块设于背板102的前侧并设于第一支撑板101的右侧;矫直模块包括压板107、第二限位块1012、第一矫直轮108、升降板109、压条1010、第二矫直轮104、挡块1016、弹簧1017、导向块1011、圆形块1013、手柄1014和限位柱1015;第二限位块1012包括两个,两个第二限位块1012均固定在背板102的前侧,压板107竖直固定在两个第二限位块1012的前侧,升降板109可活动的设于压板107、背板102和两个第二限位块1012之间并可竖向滑移,压条1010固定在升降板109的上侧,升降板109的上侧开设有多个横向等间距分布的开口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圆丝铜带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设于柜体上方的矫直组件以及设于柜体前侧的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二缓冲组件设于第一缓冲组件的右侧,所述矫直组件包括输入组件和输出组件;所述输入组件设于第一缓冲组件的上方,所述输出组件设于第二缓冲组件的上方,所述输入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背板、第一限位块、第一调节板、第一导轮和矫直模块;所述第一支撑板竖直固定在柜体的上侧,所述背板可活动的固定在第一支撑板的后侧并可竖向调节固定位置,所述第一限位块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均固定在背板的前侧并分别贴合在第一支撑板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调节板可活动的固定在第一支撑板的后侧并可竖向调节固定位置,所述第一导轮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一调节板上并设于第一支撑板的左侧,所述矫直模块设于背板的前侧并设于第一支撑板的右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圆丝铜带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设于柜体上方的矫直组件以及设于柜体前侧的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二缓冲组件设于第一缓冲组件的右侧,所述矫直组件包括输入组件和输出组件;所述输入组件设于第一缓冲组件的上方,所述输出组件设于第二缓冲组件的上方,所述输入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背板、第一限位块、第一调节板、第一导轮和矫直模块;所述第一支撑板竖直固定在柜体的上侧,所述背板可活动的固定在第一支撑板的后侧并可竖向调节固定位置,所述第一限位块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均固定在背板的前侧并分别贴合在第一支撑板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调节板可活动的固定在第一支撑板的后侧并可竖向调节固定位置,所述第一导轮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一调节板上并设于第一支撑板的左侧,所述矫直模块设于背板的前侧并设于第一支撑板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圆丝铜带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模块包括压板、第二限位块、第一矫直轮、升降板、压条、第二矫直轮、挡块、弹簧、导向块、圆形块、手柄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块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均固定在背板的前侧,所述压板竖直固定在两个第二限位块的前侧,所述升降板可活动的设于压板、背板和两个第二限位块之间并可竖向滑移,所述压条固定在升降板的上侧,所述升降板的上侧开设有多个横向等间距分布的开口槽,每个所述开口槽中均从上往下依次设有一个导向块、一个弹簧和一个挡块,每个所述导向块的前侧均设有一个可转动的第二矫直轮,对应地,所述压板的前侧设有多个横向排布且可转动的第一矫直轮,多个所述第一矫直轮均设于多个第二矫直轮的下方,所述圆形块偏心且可转动的连接在升降板的前侧并设于压板的下方,所述手柄固定在圆形块的圆周侧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益民邓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惠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宁波林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