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撕膜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596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撕膜设备,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双面撕膜设备包括旋转台;旋转台上安装有若干组撕膜装置,撕膜装置包括成对设置的上撕膜结构和下撕膜结构;上撕膜结构与下撕膜结构之间设置有传送台,传送台形成有避让口;上撕膜结构包括上压辊和上旋转装置,下撕膜结构包括下压辊和下旋转装置,上压辊和下压辊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胶带;在进行撕膜作业时,上撕膜结构和下撕膜结构相向运动,通过上压辊上的胶带粘连板料的一侧薄膜,下压辊上的胶带通过避让口并粘连板料的另一侧薄膜,再分别令上旋转装置牵引胶带,下旋转装置牵引胶带,令薄膜从板料上分离,一次性完成对电池的双面撕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撕膜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池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双面撕膜设备。
技术介绍
电池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常用的重要零件,通常,电池上设有一层薄膜,该薄膜贴附在电池的上下两面,在使用电池前,需要将电池表面的薄膜撕去。过去通常采用人工撕膜,但人工撕膜存在着占用着劳动资源的问题,因此撕膜工艺的机械自动化是发展所趋。现有技术中的撕膜设备,采用单向加工的方式对电池进行双面撕膜,至少包括上料-第一面撕膜-翻面-第二面撕膜等工序,因此需要在各个工序之间上料手结构等运输装置进行运输,导致现有技术中的撕膜设备工序冗余,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撕膜设备,来解决目前撕膜设备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撕膜设备,包括旋转台;所述旋转台上安装有若干组撕膜装置,所述撕膜装置包括成对设置的上撕膜结构和下撕膜结构,所述上撕膜结构与所述下撕膜结构能相向运动;所述上撕膜结构与所述下撕膜结构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板料的传送台,所述传送台上形成有避让口;所述上撕膜结构包括上压辊,所述下撕膜结构包括下压辊,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的外侧壁上分别张紧有胶带;进行撕膜作业时,所述上撕膜结构和所述下撕膜结构受驱相向运动,使所述上压辊上的胶带粘连板料的一侧薄膜,使所述下压辊上的胶带通过所述避让口粘连板料的另一侧薄膜;所述上撕膜结构还包括用于牵引所述胶带的上旋转装置,所述下撕膜结构还包括用于牵引所述胶带的下旋转装置。r>可选地,所述旋转台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抓取板料并将板料放置于所述传送台上的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转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间隔地开设有多道拨槽,所述拨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轴的轴向垂直,且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多个用于夹取板料的上料手结构;所述旋转台上还安装有若干条沿远离所述旋转台的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拨条;所述第一拨条凸出于所述旋转台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拨块,所述第一拨块用于与所述拨槽的槽壁卡合连接,以带动所述上料手结构旋转。可选地,所述旋转台上还安装有若干条沿远离所述旋转台的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拨条,所述第二拨条凸出于所述旋转台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拨块;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上料手结构之间还安装有径向伸缩机构、转向机构与上料凸轮随动器,所述径向伸缩机构与所述转向机构用于当所述第二拨块与所述上料凸轮随动器卡合连接时保持所述上料手结构相对于所述传送台静止;所述上料手结构安装于所述转向机构的转动端部上;所述转向机构的转动固定端部安装于所述径向伸缩机构的伸缩端部上;所述径向伸缩机构的伸缩固定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上料凸轮随动器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固定端部上;所述上料凸轮随动器用于被所述第二拨块拨动,以保持所述上料手结构相对于所述撕膜工位静止。可选地,所述径向伸缩机构的伸缩固定端部包括导向轴,所述伸缩端部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导向轴上;所述伸缩端部与所述伸缩固定端部之间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部与所述伸缩固定端部抵接,所述压簧的另一端部与所述伸缩端部抵接。可选地,所述转向机构的转向固定端部包括与所述伸缩端部固定连接的直线轴承与扭簧安装座;所述直线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上料手结构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扭簧安装座上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扭簧安装座抵接,另一端与所述上料手结构抵接。可选地,所述上料凸轮随动器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凸轮块,两个所述凸轮块之间形成有供所述第二拨块插入的空隙。可选地,所述旋转台上还安装有凸轮顶升座,所述上撕膜结构还连接有一末端安装有撕膜凸轮随动器的联动杆;当所述第二拨块与所述上料凸轮随动器分离后,所述撕膜凸轮随动器与所述凸轮顶升座抵接,所述上撕膜结构被所述凸轮顶升座沿远离所述传送台的方向顶升。可选地,所述旋转台上还安装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上撕膜结构固定连接;当所述第二拨块与所述上料凸轮随动器分离后,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端上升,所述上撕膜结构沿远离所述传送台的方向上升。可选地,所述上料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输送板料的上料拉带;所述上料拉带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定位板料的定位块,所述上料拉带的另一侧有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的伸缩端用于将板料挤压于所述定位块上。可选地,所述传送台包括多根并排设置的第一传送辊和多根并排设置的第二传送辊,所述第一传送辊与所述第二传送辊之间间隔设置形成所述避让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面撕膜设备,在进行撕膜作业时,上撕膜结构和下撕膜结构相向运动,通过上压辊上的胶带粘连板料的一侧薄膜,下压辊上的胶带通过避让口并粘连板料的另一侧薄膜,再分别令上旋转装置牵引胶带,下旋转装置牵引胶带,令薄膜从板料上分离,一次性完成对电池的双面撕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撕膜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撕膜设备的撕膜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撕膜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撕膜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在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在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撕膜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撕膜设备的上料原理示意图。图示说明:1、旋转台;2、撕膜工位;21、上撕膜结构;211、上压辊;212、上旋转装置;213、上出胶滚轮;214、上收胶滚轮;215、上第一胶口;216、上第二胶口;217、驱动滚轮;22、下撕膜结构;221、下压辊;222、下旋转装置;23、传送台;24、第一拨条;241、第一拨块;25、第二拨条;251、第二拨块;3、上料装置;31、支撑轴;32、安装板;321、拨槽;33、上料手结构;341、导向轴;342、压簧;351、直线轴承;352、扭簧安装座;353、转轴;36、上料凸轮随动器;41、上料拉带;42、定位块;43、定位气缸;501、第一极限位置;502、第二极限位置;503、旋转台旋转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撕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台(1);所述旋转台(1)上安装有若干组撕膜装置,所述撕膜装置包括成对设置的上撕膜结构(21)和下撕膜结构(22),所述上撕膜结构(21)与所述下撕膜结构(22)能相向运动;/n所述上撕膜结构(21)与所述下撕膜结构(22)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板料的传送台(23),所述传送台(23)上形成有避让口;/n所述上撕膜结构(21)包括上压辊(211),所述下撕膜结构(22)包括下压辊(221),所述上压辊(211)和所述下压辊(221)的外侧壁上分别张紧有胶带;/n进行撕膜作业时,所述上撕膜结构(21)和所述下撕膜结构(22)受驱相向运动,使所述上压辊(211)上的胶带粘连板料的一侧薄膜,使所述下压辊(221)上的胶带通过所述避让口粘连板料的另一侧薄膜;/n所述上撕膜结构(21)还包括用于牵引所述胶带的上旋转装置(212),所述下撕膜结构(22)还包括用于牵引所述胶带的下旋转装置(2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撕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台(1);所述旋转台(1)上安装有若干组撕膜装置,所述撕膜装置包括成对设置的上撕膜结构(21)和下撕膜结构(22),所述上撕膜结构(21)与所述下撕膜结构(22)能相向运动;
所述上撕膜结构(21)与所述下撕膜结构(22)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板料的传送台(23),所述传送台(23)上形成有避让口;
所述上撕膜结构(21)包括上压辊(211),所述下撕膜结构(22)包括下压辊(221),所述上压辊(211)和所述下压辊(221)的外侧壁上分别张紧有胶带;
进行撕膜作业时,所述上撕膜结构(21)和所述下撕膜结构(22)受驱相向运动,使所述上压辊(211)上的胶带粘连板料的一侧薄膜,使所述下压辊(221)上的胶带通过所述避让口粘连板料的另一侧薄膜;
所述上撕膜结构(21)还包括用于牵引所述胶带的上旋转装置(212),所述下撕膜结构(22)还包括用于牵引所述胶带的下旋转装置(2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撕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台(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抓取板料并将板料放置于所述传送台(23)上的上料装置(3);
所述上料装置(3)包括支撑轴(31);所述支撑轴(31)上转动连接有安装板(32),所述安装板(32)上间隔地开设有多道拨槽(321),所述拨槽(3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轴(31)的轴向垂直,且所述安装板(32)上安装有多个用于夹取板料的上料手结构(33);
所述旋转台(1)上还安装有若干条沿远离所述旋转台(1)的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拨条(24);所述第一拨条(24)凸出于所述旋转台(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拨块(241),所述第一拨块(241)用于与所述拨槽的槽壁卡合连接,以带动所述上料手结构(33)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撕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台(1)上还安装有若干条沿远离所述旋转台(1)的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拨条(25),所述第二拨条(25)凸出于所述旋转台(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拨块(251);
所述安装板(32)与所述上料手结构(33)之间还安装有径向伸缩机构、转向机构与上料凸轮随动器(36),所述径向伸缩机构与所述转向机构用于当所述第二拨块(251)与所述上料凸轮随动器(36)卡合连接时保持所述上料手结构(33)相对于所述传送台(23)静止;
所述上料手结构(33)安装于所述转向机构的转动端部上;
所述转向机构的转动固定端部安装于所述径向伸缩机构的伸缩端部上;
所述径向伸缩机构的伸缩固定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32)上;
所述上料凸轮随动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启明周辉胡正米广辉杨维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工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