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救援的清障车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548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6
一种基于救援的清障车装置和方法,包含有用于作为主体部件的清障车本体(1)、设置在清障车本体(1)上的起重机上装装置,通过清障车本体(1),实现了对出事故道路的车辆拖运清理,通过起重机上装装置,实现了对出事故道路的散落物搬运清理,因此实现了对出事故道路进行快速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救援的清障车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障车装置和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救援的清障车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清障车用于把受损车辆进行转运,从而保证道路畅通,因此清障车装置是一种重要的专用汽车,在现有的清障车装置中,还都是通过托盘或托吊架把受损车辆进行托起,由清障车对受损车辆进行运输,现在还没有一种基于救援的清障车装置和方法,实现对出事故道路进行快速清理。基于申请人的技术交底书和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专利技术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客体是一种基于救援的清障车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客体是一种基于救援的清障方法。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救援的清障车装置和方法,因此实现了对出事故道路进行快速清理。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救援的清障车装置,包含有用于作为主体部件的清障车本体、设置在清障车本体上的起重机上装装置。由于设计了清障车本体和起重机上装装置,通过清障车本体,实现了对出事故道路的车辆拖运清理,通过起重机上装装置,实现了对出事故道路的散落物搬运清理,因此实现了对出事故道路进行快速清理。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按照对出事故道路的散落物搬运清理的方式把清障车本体和起重机上装装置相互联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按照探伸臂进行吊起散落物搬运清理的方式把起重机上装装置与清障车本体联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起重机上装装置设置为包含有随车吊上装、回转支撑和支腿。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清障车本体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提升装置。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清障车本体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托盘、立柱和支撑架。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在清障车本体上分别设置有提升装置、回转支撑、支腿、立柱和支撑架,在回转支撑上设置有随车吊上装并且在立柱和支撑架上设置有托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清障车本体设置为单桥拖吊联体清障车并且清障车本体设置为包含有伸缩筒、挂环、托吊架、第一耳座和第二耳座并且在托吊架的前端头设置有挂孔体,伸缩筒的下节筒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挂环联接并且托吊架的上端端面后端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耳座和第二耳座联接,伸缩筒的下端头前端部设置为通过转动轴与第一耳座联接并且伸缩筒的下端头前端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二耳座联接,挂环或挂孔体分别设置为与提升装置联接并且清障车本体的上端端面后部设置为与提升装置联接,清障车本体的中间部分别设置为与回转支撑和支腿联接并且清障车本体的前端部分别设置为与立柱和支撑架联接,清障车本体的驾驶室的后端面部设置为与支撑架接触式联接并且清障车本体的驾驶室的前端面部设置为与立柱接触式联接,伸缩筒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筒并且挂环设置为P字形板状体,托吊架设置为U字形架状体并且第一耳座和第二耳座分别设置为双耳座,挂孔体设置为圆形孔状体。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提升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卷扬机、导向轮和挂钩并且卷扬机的底座设置为与清障车本体联接,导向轮通过转动轴与清障车本体联接并且卷扬机的钢丝绳设置为与导向轮接触式联接,卷扬机的钢丝绳端头设置为与挂钩联接并且导向轮设置为周边侧面具有凹槽的盘状体,挂钩设置为吊钩。本专利技术设计了,随车吊上装设置为包含有基础臂、伸缩缸,伸缩臂和吊钩并且基础臂的下端头设置为与回转支撑联接,基础臂的上端头设置为通过转动轴与伸缩臂的外筒壳端头联接,伸缩臂的内筒壳端头设置为与吊钩联接并且伸缩缸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转动轴与伸缩臂的外筒壳侧面部联接,伸缩缸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转动轴与回转支撑联接并且基础臂设置为矩形筒状体,伸缩缸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并且伸缩缸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清障车本体的液压装置联接,伸缩臂设置为具有动力缸的伸缩筒并且吊钩设置为起重吊钩。本专利技术设计了,随车吊上装设置为包含有基础臂、吊钩和折叠臂并且基础臂的下端头设置为与回转支撑联接,基础臂的上端头设置为通过转动轴与折叠臂的内端头联接,折叠臂的外端头设置为与吊钩联接并且基础臂设置为矩形筒状体,折叠臂设置为具有动力缸的折叠筒并且吊钩设置为起重吊钩。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回转支撑设置为液压驱动回转支撑并且回转支撑的外圈设置为与清障车本体联接,回转支撑的内圈设置为与随车吊上装联接并且回转支撑的液压马达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清障车本体的液压装置联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支腿设置为液压支腿并且支腿设置为与清障车本体联接,支腿的顶升缸设置为与清障车本体的液压装置联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托盘设置为包含有架部、支撑耳部、盘部和挂耳部并且架部的前端头设置有吊装孔体,架部的下端端面前部设置为与支撑耳部联接并且架部的侧面后部设置为与挂耳部联接,架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盘部联接并且架部设置为与支撑架联接,支撑耳部设置为通过螺栓螺母与立柱联接并且挂耳部和吊装孔体分别设置为通过绳索与随车吊上装联接,架部设置为船形架状体并且支撑耳部和挂耳部分别设置为具有通孔体的板状体,盘部设置为U字形板状体并且吊装孔体设置为圆形孔状体,两个支撑耳部和两个挂耳部分别设置在架部上。本专利技术设计了,立柱设置为上端头具有通孔体的梁状体并且立柱的通孔体设置为通过螺栓螺母与托盘联接,立柱的下端头设置为与清障车本体联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支撑架设置为H形架状体并且支撑架的上端头横部与托盘联接,支撑架的下端头设置为与清障车本体联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清障车本体和提升装置与随车吊上装、回转支撑和支腿设置为按照起吊的方式分布并且清障车本体、提升装置、随车吊上装、回转支撑和支腿与托盘、立柱和支撑架设置为按照前配重的方式分布,清障车本体的中心线、提升装置的中心线、回转支撑的中心线、托盘的中心线和支撑架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立柱分别设置在托盘与清障车本体之间,两个支腿设置在清障车本体上。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救援的清障方法,其步骤是:由清障车本体实现了对出事故道路的车辆拖运清理,由起重机上装装置实现了对出事故道路的散落物搬运清理。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其步骤是:在出事故道路现场,把支腿处于伸长状态,使清障车本体处于离地支撑,通过吊钩和绳索与出事故道路现场的物体连接,通过伸缩臂,实现带动出事故道路现场的物体进行横向移动,通过伸缩缸,实现带动出事故道路现场的物体进行提升和降落,通过回转支撑,实现带动出事故道路现场的物体进行360°进行转动,实现对出事故道路现场的起重吊起清理,把架部放到出事故道路现场上,把挂钩与小型受损车辆连接,使卷扬机处于工作状态,卷扬机的钢丝绳通过导向轮的转动进行卷收,把小型受损车辆拖到盘部上,通过绳索把小型受损车辆固定在架部上,把绳索串在吊装孔体和挂耳部的通孔体中,把绳索与吊钩连接,通过伸缩缸、伸缩臂和回转支撑的联动,把架部放到支撑架上,把螺栓贯串在支撑耳部的通孔体和立柱的通孔体中,通过螺栓螺母,把支撑耳部和立柱连接在一起,使支腿处于收缩状态,通过清障车本体,把大型受损车辆通过绳索与吊钩连接,通过伸缩缸、伸缩臂和回转支撑的联动,把大型受损车辆提升,把托吊架放到大型受损车辆的前轮上,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救援的清障车装置和方法,其特征是:包含有用于作为主体部件的清障车本体(1)、设置在清障车本体(1)上的起重机上装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救援的清障车装置和方法,其特征是:包含有用于作为主体部件的清障车本体(1)、设置在清障车本体(1)上的起重机上装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救援的清障车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出事故道路的散落物搬运清理的方式把清障车本体(1)和起重机上装装置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救援的清障车装置,其特征是:按照探伸臂进行吊起散落物搬运清理的方式把起重机上装装置与清障车本体(1)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救援的清障车装置,其特征是:起重机上装装置设置为包含有随车吊上装(3)、回转支撑(4)和支腿(5),
或,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清障车本体(1)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提升装置(2),
或,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清障车本体(1)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托盘(6)、立柱(7)和支撑架(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救援的清障车装置,其特征是:在清障车本体(1)上分别设置有提升装置(2)、回转支撑(4)、支腿(5)、立柱(7)和支撑架(8),在回转支撑(4)上设置有随车吊上装(3)并且在立柱(7)和支撑架(8)上设置有托盘(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救援的清障车装置,其特征是:清障车本体(1)设置为单桥拖吊联体清障车并且清障车本体(1)设置为包含有伸缩筒(11)、挂环(12)、托吊架(13)、第一耳座(14)和第二耳座(15)并且在托吊架(13)的前端头设置有挂孔体(16),伸缩筒(11)的下节筒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挂环(12)联接并且托吊架(13)的上端端面后端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耳座(14)和第二耳座(15)联接,伸缩筒(11)的下端头前端部设置为通过转动轴与第一耳座(14)联接并且伸缩筒(11)的下端头前端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二耳座(15)联接,挂环(12)或挂孔体(16)分别设置为与提升装置(2)联接并且清障车本体(1)的上端端面后部设置为与提升装置(2)联接,清障车本体(1)的中间部分别设置为与回转支撑(4)和支腿(5)联接并且清障车本体(1)的前端部分别设置为与立柱(7)和支撑架(8)联接,清障车本体(1)的驾驶室的后端面部设置为与支撑架(8)接触式联接并且清障车本体(1)的驾驶室的前端面部设置为与立柱(7)接触式联接,伸缩筒(11)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筒并且挂环(12)设置为P字形板状体,托吊架(13)设置为U字形架状体并且第一耳座(14)和第二耳座(15)分别设置为双耳座,挂孔体(16)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救援的清障车装置,其特征是:提升装置(2)设置为包含有卷扬机(21)、导向轮(22)和挂钩(23)并且卷扬机(21)的底座设置为与清障车本体(1)联接,导向轮(22)通过转动轴与清障车本体(1)联接并且卷扬机(21)的钢丝绳设置为与导向轮(22)接触式联接,卷扬机(21)的钢丝绳端头设置为与挂钩(23)联接并且导向轮(22)设置为周边侧面具有凹槽的盘状体,挂钩(23)设置为吊钩,
或,随车吊上装(3)设置为包含有基础臂(31)、伸缩缸(32),伸缩臂(33)和吊钩(34)并且基础臂(31)的下端头设置为与回转支撑(4)联接,基础臂(31)的上端头设置为通过转动轴与伸缩臂(33)的外筒壳端头联接,伸缩臂(33)的内筒壳端头设置为与吊钩(34)联接并且伸缩缸(32)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转动轴与伸缩臂(33)的外筒壳侧面部联接,伸缩缸(32)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转动轴与回转支撑(4)联接并且基础臂(31)设置为矩形筒状体,伸缩缸(32)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并且伸缩缸(32)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清障车本体(1)的液压装置联接,伸缩臂(33)设置为具有动力缸的伸缩筒并且吊钩(34)设置为起重吊钩,
或,随车吊上装(3)设置为包含有基础臂(31)、吊钩(34)和折叠臂(35)并且基础臂(31)的下端头设置为与回转支撑(4)联接,基础臂(31)的上端头设置为通过转动轴与折叠臂(35)的内端头联接,折叠臂(35)的外端头设置为与吊钩(34)联接并且基础臂(31)设置为矩形筒状体,折叠臂(35)设置为具有动力缸的折叠筒并且吊钩(34)设置为起重吊钩,
或,回转支撑(4)设置为液压驱动回转支撑并且回转支撑(4)的外圈设置为与清障车本体(1)联接,回转支撑(4)的内圈设置为与随车吊上装(3)联接并且回转支撑(4)的液压马达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清障车本体(1)的液压装置联接,
或,支腿(5)设置为液压支腿并且支腿(5)设置为与清障车本体(1)联接,支腿(5)的顶升缸设置为与清障车本体(1)的液压装置联接,
或,托盘(6)设置为包含有架部(61)、支撑耳部(62)、盘部(63)和挂耳部(64)并且架部(61)的前端头设置有吊装孔体(65),架部(61)的下端端面前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道民高衍生胡彬陈芳芳张雯雯张政戴建成刘洪鹏丁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