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R扩口承压双壁波纹管、承插部模具及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535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承插部模具,包括两个对称的呈半圆弧状的外壳,沿外壳的轴线方向分为内径不同的第一工作部和第二工作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承插部模具,通过设置其内部的内径不同,使得在挤出成型阶段,管材能够直接一体成型承插部,无需单独对管材进行扩口,节省了工序,且可以根据需要对承插部模具进行改造,使得成型的承口部内形成容纳密封圈的R口,在使用管材时,只需在管材的承插部处锯断,即得到了插口和带R口的承口,且在R口内设有密封圈,如此得到的管材在组装的时候快捷方便,并且承口与插口在生产时是一体成型的,能够有效保证承插处安装后的密封性,由此有效避免了波纹管接口处容易渗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带R扩口承压双壁波纹管、承插部模具及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波纹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色承压预制密封圈双壁波纹管、成型系统及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波纹管有一体成型波纹管和缠绕成型波纹管,一体成型波纹管有PVC波纹管、PE波纹管、PP-UH波纹管等,缠绕成型波纹管有钢带缠绕增强波纹管,PE缠绕波纹管,加筋缠绕波纹管等,但是承口都是采用密封圈安装在插口波纹管波槽内连接,对大口径波纹管来说,安装密封圈非常困难,如果安装不正容易渗漏,同时安装效率也比较低,同时安装在波槽内的密封圈管道落差超过20米以上,接口容易渗漏。申请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带R扩口承压双壁波纹管、承插部模具及成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承插部模具,包括两个对称的呈半圆弧状的外壳,在所述外壳上分别设有第一感应模块和第二感应模块,所述第一感应模块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二感应模块悬置于所述外壳的上方,沿所述外壳的轴线方向分为第一工作部和第二工作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插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的呈半圆弧状的外壳,在所述外壳上分别设有第一感应模块和第二感应模块,所述第一感应模块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二感应模块悬置于所述外壳的上方,沿所述外壳的轴线方向分为第一工作部和第二工作部,所述第一工作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工作部的内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插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的呈半圆弧状的外壳,在所述外壳上分别设有第一感应模块和第二感应模块,所述第一感应模块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二感应模块悬置于所述外壳的上方,沿所述外壳的轴线方向分为第一工作部和第二工作部,所述第一工作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工作部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插部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一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插部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上设有水冷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插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管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承插部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工作部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


6.一种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部件:
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承插部模具,用于管材的承插部成型;
波纹成型模具,用于管材的波纹部成型;
带内气出口的挤出机,用于挤出管材的原料;
牵引机,用于牵引已成型的管材;
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包括第一感应模块和第二感应模块,所述第一感应模块安装于所述承插部模具上,所述第二感应模块悬置于所述承插部模具的上方;
单片机控制器,用于控制成型系统联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双全郝洪波王贝贝陈定平肖德辉
申请(专利权)人:康泰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